就在前幾天,忙碌了一天的科大大正要上床享受甜美睡眠時,突然收到了一位媽媽發來的圖片,看完以後,科大大頓時睡意全無。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圖片中是她家寶寶的牙齒,一口牙幾乎都出現了齲齒,大門牙已經爛掉一半。
看到圖片的科大大那叫一個痛心疾首!
要知道,奶瓶不及時戒掉,危害簡直太太太太大了:
不僅會得齲齒,還容易導致牙齒畸形,臉不對稱,引發中耳炎等可怕問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麼奶瓶到底多大就該戒除?娃死活戒不掉怎麼辦?
寶寶健康的守護大使科大大上線全面支招!快拿出小本本來記重點啦!
1
變胖變醜又遭罪:戒奶瓶比想像中重要!
奶瓶作為娃出生後的親密夥伴,不僅讓娃吃到了香噴噴的口糧,還在很多時候成了寶寶的安撫物,這麼好的神器,為啥非得急吼吼的戒掉?
因為奶瓶不戒,危害太大了☟
➤ 讓娃遭罪
增加患奶瓶齲的風險,躺著喝奶喝水時容易嗆著,還容易患中耳炎。
➤ 讓娃變笨
奶瓶佔據口腔空間,讓娃的上下頜閉不準,影響口腔的肌肉發育和說話發音。而且總吃奶瓶裡的流質食物會影響娃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 讓娃變胖
寶寶用慣了奶瓶會把它當做依賴,不知不覺會吃過量的奶,從而養成小胖墩。
而且喝奶過多會佔用其他營養素的攝入,時間長了會讓寶寶缺鐵。
➤ 讓娃變醜
長時間用奶瓶會擠壓門牙,導致嘴唇變形,牙不整齊,臉不對稱,導致難看的地包天。
……
又不健康,又毀顏值,你問寶寶喝了個啥?喝了個寂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麼問題來了,啥時候戒奶瓶最合適?
科大大友情提醒——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研究:寶寶在1周歲後要開始停止使用奶瓶,到了18個月大後則要完全戒除奶瓶。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當然,10個孩子裡頭大概有9個都沒按照規定的年齡戒除奶瓶,科大大不得不提醒:越晚越難戒。
所以只要你看到了這篇文章,就可以馬上著手給娃戒奶瓶了!
那奶瓶又該怎麼戒呢?科大大出招了☟
2
3大戲精套路,沒有戒不掉的奶瓶!
很多人以為養娃是個力氣活,錯,養娃是個技術活。
對付寶寶,要學會當戲精,用套路。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了戒奶瓶,科大大也總結了3大戲精套路,包教包會!
套路一:敞口杯瘋狂刷存在感!
讓娃戒奶瓶的終極目標是要學會使用敞口杯!
所以首先要讓敞口杯刷足存在感,讓娃無法忽視,愛上敞口杯。
具體怎麼操作呢?
➤ 從6個月開始,家長可以拿著造型奇特,色彩鮮豔的杯子故意在娃面前喝水,吸引娃的注意。
➤ 再大一點,可以邀請寶寶來嘗嘗自己杯子裡的水,並且多用語言引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1歲左右,可以引導寶寶用敞口杯嘗試喝奶喝水,讓他自己挑選一個喜歡的杯子,並且在上面寫上「寶寶的」、「爸爸的」、「媽媽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套路二:奶瓶消失
讓敞口杯瘋狂刷存在感的同時,要學會讓奶瓶越來越少的出現在娃的面前。
這項任務需要配合家長精湛的「演技」。
具體怎麼操作呢?
➤ 寶寶喝完奶後,悄悄的拿走奶瓶,如果寶寶問起,你可以說:奶瓶完成了它今天的使命,飛走啦!
這樣由整天抱著奶瓶過渡到只有喝奶時才用奶瓶。
➤ 1歲以後可以在寶寶的奶中兌點水,減輕奶的味道。
套路三:聰明父母都會留「後路」
很多寶寶通過前兩個步驟,仍然不能接受敞口杯,戒掉奶瓶,這時候我們必須留個「後路」——使用「過渡杯」。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推薦用鴨嘴杯當過渡杯,最好選擇有手柄的鴨嘴杯,方便寶寶抓握,不容易撒。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隨著娃長大,喝奶次數會逐漸減少,這時就可以用鴨嘴杯來代替奶瓶。
當寶寶疑惑為什麼要用這個杯子時,你可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吸管杯,警惕上癮!
為啥沒有推薦用吸管杯作為過渡杯呢?
因為吸管杯用多了也會上癮!
吸管杯的危害:
➤ 吸管杯和奶瓶一樣,也會由於長時間被嘴含著,而導致寶寶上下牙難以閉合,影響牙齒發育,從而影響寶寶說話和發音。
➤ 而且吸管杯由於結構過於複雜,有清潔死角,容易滋生細菌。
所以科大大建議在給娃用吸管杯時要注意下面這幾個要點:
➤ 除了喝水,不要用吸管杯喝其他液體(比如奶、果汁等)。
➤ 寶寶剛開始用吸管杯的時候,可以先用吸管裡有十字口的款式,防止寶寶嗆咳。
➤ 出門可以用吸管杯,但在家最好用敞口杯。
好了,今天的科普內容就到這裡了,家長們趕緊發揮戲精爸媽優勢,給娃操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