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在組織上入黨,只是一個驛站,而不是終點;在思想上完全入黨,是不懈追求和艱辛跋涉的終生目標,而加強黨性修養,嚴格自律,重視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正是思想上入黨的必由之路。
黨性作為一個政黨固有的本質特性,是衡量黨員立場和覺悟的根本準繩,也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劉少奇指出:「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了黨員的黨性,廣大黨員增強了黨性,才能真正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提高黨的戰鬥力。每個黨員的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不僅決定著自己黨性覺悟的高低,還直接影響著黨的性質和戰鬥力。
我們黨歷來重視黨性問題。早在1941年1月,我們黨就提出要加強全黨的「黨性教育和黨性學習,決不可輕視這個絕大的問題」。同年7月,發出《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專門強調增強黨性鍛鍊的重要性,列舉缺乏黨性的種種表現,提出糾正違反黨性傾向的具體辦法。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始終重視開展全黨普遍的教育整頓,保證了黨的戰鬥力凝聚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先後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加強。
歷史實踐證明,重視黨性教育,加強黨性修養,開展黨性實踐,是我們黨依靠自身力量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重要法寶,是廣大共產黨員始終保持堅強黨性的根本途徑。
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公報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是黨員正心修身的必修課。」黨的歷史表明,注重黨性教育,是我們黨的一個突出特點和優良傳統。一個人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從一名普通黨員成長為一名黨的領導幹部,必須不斷克服隨環境和地位的變化而產生的不良思想意識,必須鍥而不捨地磨礪自己的黨性心性。黨性觀念的樹立與改造,離不開組織的教育、管理與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幹部教育培訓中,理論教育是根本,知識教育是基礎,黨性教育是關鍵。要更加突出黨性教育,幫助幹部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的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堅持黨的工人階級性質,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又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黨的行動指南,實事求是地研究、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黨的紀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勇於正視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敢於同一切錯誤思想和不良傾向作鬥爭。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決定了黨性教育的主要內容。
加強黨性教育的基本要求,即教育廣大黨員必須維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信念,堅定對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政治定力,嚴明政治紀律、堅持黨的領導,永葆共產黨員政治上的堅定,思想和行動上的先進性。使廣大黨員幹部在團結和帶領周圍群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奮鬥中,展現出共產黨員所具備的遠大理想,堅定信仰;對黨忠誠,嚴守紀律;艱苦奮鬥,銳意進取;樂於奉獻,一心為公;道德高尚,清正廉潔;勇挑重擔,甘於吃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構成共產黨員黨性基本要素的優秀品質。
嚴以修身,加強黨性修養
黨性修養,又稱為黨性鍛鍊,有三層含義:第一層,黨性修養是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或者叫自我修煉、自我完善;第二層,黨性修養是對黨的性質、理論、宗旨、奮鬥目標、組織原則等本質屬性的深刻理解、內化和踐行;第三層,黨性修養是黨員在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過程中,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在動態中實現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不斷開創實踐和認識新境界的過程。
黨員的黨性不是自發形成的,也不是組織上入黨就可以保持終身的,只有經過長期接受黨性教育、自覺進行黨性修養,在加強黨性實踐中才能不斷養成和堅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周恩來曾說:「每個黨員從加入共產黨起,就應該有這麼一個認識:準備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加強黨性修養的過程,就是黨員在黨的組織中、在參與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中,自覺用黨章要求、用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要求進行自我改造和提高及自我完善的過程。
無數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告訴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強化黨性意識,要求共產黨員必須自覺地在實踐中進行自我修養和刻苦學習,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把黨性修養視為黨員政治生命全過程中須臾不可放鬆的政治任務。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在組織上入黨,只是一個驛站,而不是終點;在思想上完全入黨,是不懈追求和艱辛跋涉的終生目標,而加強黨性修養,嚴格自律,重視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正是思想上入黨的必由之路。
加強黨性修養,就是要加強理論修養,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加強政治修養,增強政治信念的堅定性、政治立場的原則性、政治鑑別的敏銳性、政治忠誠的可靠性;要加強道德修養,不斷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錘鍊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強紀律修養,增強紀律觀念,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強作風修養,做到執政為民有新舉措、求真務實有新要求、廉潔從政有新成效。通過加強黨性修養,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不斷「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
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開展黨性實踐
嚴格黨內生活是廣大黨員錘鍊黨性、改進作風的重要途徑。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須參加革命的實踐,決不能離開革命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不斷增強。」黨章中明確規定,每一個共產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黨的其他組織,參加組織生活,遵守黨員的義務和紀律,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的特殊黨員。從黨員的個體角度講,積極主動地參加黨內生活,自覺接受黨組織的嚴格管理和其他黨員的監督,既是黨章對每個黨員規定的義務,又是黨員幹部自覺進行黨性鍛鍊和提高黨性修養的根本途徑。
堅強的黨性,更是要體現在共產黨員的行動上。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錘鍊和實踐著黨性。馬克思主義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它的實踐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說絕不能把黨性實踐停留在口頭上。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楊善洲、谷文昌等人,就是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中的突出代表。攻堅克難、抗洪搶險,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共產黨員衝鋒在前;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挺身而出。
我們重溫1941年《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對廣大共產黨員增強黨性、開展黨性實踐提出的要求,那就是:每一個共產黨員,要為全黨的統一性、集中性和服從中央領導而鬥爭;要展開反對分散主義、獨立主義、個人主義的鬥爭;要堅決與陽奉陰違的兩面性作鬥爭,並且要徹底肅清這種現象;要及時糾正和不縱容錯誤的發展,如果發現了錯誤,要正面地、坦白地、誠懇地提出批評;要團結互助,愛護幹部,幫助他們在政治上進步;要為服從紀律和服從組織而鬥爭;要克服自滿自足、自私自利的觀念;要忠實樸素,埋頭苦幹,實事求是;要把理論與實踐、工作與學習聯繫起來,配合起來;要每個黨員都參加一定的黨的組織生活。這些要求,對我們來講,現在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仍是我們開展黨性實踐的努力方向。
(《刊授黨校》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