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通過全新60-GHz傳感器產品組合為全球工業市場解鎖毫米波技術

2020-12-16 美通社

超高解析度的單晶片毫米波傳感器可實現尖端智能自主運行

北京2018年11月8日電 /美通社/ -- 為了全球工業應用中推進毫米波(mmWave)傳感器技術,德州儀器(TI)近日宣布推出用於工業系統的超高解析度單晶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60-GHz傳感器產品系列。IWR6x 毫米波傳感器通過晶片內嵌處理單元支持工業自動化應用,可提供實時決策和信號處理。最新的60-GHz毫米波傳感器將成為首款包含「AOP天線封裝」在內的封裝產品,克服了與射頻(RF)設計相關的傳統挑戰,同時將尺寸縮小到75%,降低了總成本。

TI通過全新60-GHz傳感器產品組合為全球工業市場解鎖毫米波技術

 

藉助60-GHz毫米波傳感器,全球工程師可以將毫米波技術集成到各種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和樓宇自動化設計中,同時利用ISM頻段進行廣泛部署。高解析度的IWR6x傳感器專為工業應用而設計,可提供高達4 GHz的超寬帶寬,能夠以高於24-GHz窄帶解決方案16倍的精度感測物體和運動。有關產品詳細信息,敬請訪問 http://www.ti.com.cn/iwr6x-pr-cn 。

IWR6x傳感器的主要特性和優勢

  • 尖端的智能自主技術:集成的處理功能使傳感器能夠減少誤報並做出實時決策,從而無需在許多系統中使用外置微控制器或處理器。
  • 超高解析度感測:超寬帶毫米波傳感器能夠感測到物體、人以及非常細微的運動(如:呼吸和打字),其解析度是24-GHz傳感器的 16 倍。
  • 針對工業自動化進行了優化:毫米波技術擴展了樓宇和工廠自動化功能,實現了更智能的人員計數、運動感測、機器人技術、安全防護和生命體徵監控等。
  • 提高系統精度:60-GHz毫米波傳感器可在緊湊的空間,在各種照明和環境條件下,以及透過玻璃、塑料和石膏板等材料進行工作,提高了現有系統的精度。
  • 簡化工業設計:藉助包括「AOP天線封裝」、可擴展的軟體平臺、特定應用算法和多種參考設計,設計人員可以立即開始工作。

供貨情況

11月12日起,預發布IWR6843 ,可通過TI商店直接購買。IWR6843模塊化開發平臺(IWR6843-STARTER-BDL),額外天線模塊(IWR6843ISK)現已均可售。

了解IWR6x傳感器產品組合的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MEMS傳感器技術,汽車必不可少,全球TOP20中國卻排名最後
    2016年全球汽車傳感器市場達到225億美元的規模。預計2020年將達到309億美元,2015~2020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72%。並且MEMS技術汽車傳感器逐步取代傳統的傳感器,成為汽車傳感器的主流。
  • 從晶片到產品,國產毫米波雷達產業鏈全面梳理!
    其中前三種雷達,都是通過對回波的檢測,與發射信號相比較,得到脈衝或相位的差值,從而計算出發射與接收信號的時間差。EE4esmc與其他各類車載傳感器產品相比,毫米波雷達的探測性能穩定,不易受探測對象表面形狀、顏色以及大氣流的影響,具有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在雨、雪、霧等環境下也能較好運行。不過,它的成本與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比起來相對較高,同時行人的反射波較弱,難以探測。
  • 79GHz-MMIC 技術的高穩定性雷達
    79GHz-MMIC 技術的高穩定性,增加高度維信息的處理,實現四維分辨。該產品採用多發多收+角度超分辨技術(MIMO+ASR)技術,進一步提高距離和角度的分辨能力,可對±60°、80m範圍內目標進行更高精度的探測。
  • 同樣採用AoP集成天線的60GHz毫米波雷達,他們的產品差別在哪裡?
    毫米波雷達集成天線隨著60GHz頻段開始在毫米波雷達領域流行,給毫米波雷達帶來一個新的技術科普,AOP(Antenna on Package,封裝天線),也有的公司稱AiP,不管稱呼如何,都是把天線和高頻電路封裝在一顆小小的晶片上面。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其中前三種雷達,都是通過對回波的檢測,與發射信號相比較,得到脈衝或相位的差值,從而計算出發射與接收信號的時間差。 與其他各類車載傳感器產品相比,毫米波雷達的探測性能穩定,不易受探測對象表面形狀、顏色以及大氣流的影響,具有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在雨、雪、霧等環境下也能較好運行。不過,它的成本與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比起來相對較高,同時行人的反射波較弱,難以探測。
  • 2020年全球傳感器行業收購案一覽
    艾邁斯半導體歡迎歐司朗全球員工的加入,並共同期待成功的整合。 AMS是蘋果公司的臉部識別技術傳感器供應商,2018年銷售額達14億歐元,而歐司朗是汽車照明領域全球市場和技術的領導者,收購將助力AMS開拓汽車電子及物流網市場。
  • 國產傳感器異軍突起,看「凌波微步」如何走好毫米波雷達之路
    在這一波技術熱潮推動下,毫米波雷達雖然沒有雷射雷達那麼頻頻搶眼出鏡,但卻與行車安全密不可分。據了解,目前汽車行業裡,毫米波雷達技術主要由大陸、博世、德爾福等傳統零部件巨頭所壟斷,很多中高端汽車都已開始配備。但隨著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無人機、智慧交通等激增出的新興市場和多元化應用場景,國內創業者其實也迎來了足夠寬裕的創新空間和發展機會。
  • 高通發布驍龍888移動平臺 支持全球毫米波和Sub-6GHz主要頻段
    12月2日消息,昨日晚間,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以線上的形式拉開帷幕。峰會首日,高通公司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級驍龍移動平臺——驍龍888。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總監Lekha Motiwala分享了全新旗艦移動平臺的關鍵特性。
  • 安森美:2021年將聚焦汽車、工業和雲電源,及物聯網市場
    他同時強調,對安森美來說,安森美希望成為電源、模擬、傳感器和聯接方案的可靠供應商,促成高能效電子的創新。並表示,將聚焦於為汽車、工業及雲電源,以及物聯網市場,為全球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汽車市場的布局 在汽車領域,安森美實現了全面的傳感器產品和解決方案布局,包括圖像傳感器、雷達、雷射雷達,以及超聲波傳感器等產品和解決方案。
  • 高通5G基帶實現毫米波與Sub-6GHz聚合 二者能同時在網
    毫米波是一種高頻段的電磁波,通常頻段為30 - 300 GHz,往往也包含24 GHz以上頻段。這種波長為毫米級的電磁波,為5G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時延,進而為各種新型應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
  • 淺談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在2019年全速發展。高端慣性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及其組合,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更複雜的結構,例如姿態航向參考系統或導航系統,其中可能包括磁力計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器。 2019年,Yole預估全球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規模約達32.4億美元,並且這仍然是一個應用很廣且高度分散的市場。其中,國防和軍事應用約佔40%,商用航空航天應用約佔26%。
  • 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在2019年全速發展。高端慣性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及其組合,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更複雜的結構,例如姿態航向參考系統或導航系統,其中可能包括磁力計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器。 2019年,Yole預估全球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規模約達32.4億美元,並且這仍然是一個應用很廣且高度分散的市場。其中,國防和軍事應用約佔40%,商用航空航天應用約佔26%。
  • 2020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預測及重點企業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並稱現代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各國都極為重視傳感器製造產業的發展,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近年來,全球傳感器市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隨著經濟環境的持續好轉,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將不斷增多。
  • 毫米波技術演進,刷新5G應用想像力
    尤其當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到第5代,智能終端的使用量持續猛增,人們在手機上看視頻、分享照片、玩雲遊戲,企業通過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來創造萬物互聯的場景。這也意味著,電磁波要承載且傳輸比以往多得多的數據,若在原有頻譜資源上做文章,無異於針尖上跳舞。因此,挖掘新的頻譜資源就被認為是邁向5G之路的關鍵之舉。
  • 2017年全球傳感器市場及排名前十的企業
    2016~2022 年,預計全球TOP 10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運動傳感器、指紋傳感器、液位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磁場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光傳感器)市場預計將保持高速增長,驅動全球TOP 10傳感器市場增長的因素包括:傳感器正朝著尺寸更小、更智能且成本更低的方向發展;傳感器微型化趨勢;物聯網、增強現實以及M2M(機器與機器的互聯)平臺的興起;終端用戶不斷邁向智能生活
  • 德州儀器(TI)今日推出全新降壓-升壓轉換器系列產品
    北京2019年10月8日 /美通社/ -- 德州儀器(TI)今日推出了全新的降壓-升壓轉換器系列,包括四款高效、低靜態電流(IQ)的降壓-升壓轉換器,其優勢在於採用更少外部組件的微型封裝設計,打造出較小的解決方案尺寸。
  • 外商統治、國牌崛起,誰將主導車載傳感器的千億市場?
    Mobileye為整車廠提供「車載攝像頭+算法+視覺處理晶片」的整體解決方案,2019年手握全球26個車企45個合作項目,並新獲得22款車型的超1600萬輛訂單,市場滲透率超過70%。 而在毫米波雷達領域,由於軟硬體關鍵技術被外商壟斷,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主要由博世、法雷奧、海拉、大陸、德爾福、電裝等國際巨頭廠商主導。
  • 24GHz產品獲明年SOP訂單,蘇州豪米波布局下一代雷達技術
    都說車載毫米波雷達領域是紅海,蘇州豪米波技術有限公司是如何選擇細分領域切入市場的?毫米波雷達能夠實現上述ADAS功能,並且被大家公認為是未來自動駕駛車上不可缺少的傳感器。國內做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創業公司壓力很大。因為毫米波雷達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主要由博世、德爾福、大陸、Autoliv這些國外零部件供應商提供,無論在成本、性能還是批量製造方面,他們都經驗豐富,最後可以直接給到主機廠一個高性價比的產品。國內公司要想在毫米波雷達領域獲得前裝訂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自主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卡諾普布局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
    成立於2012年的卡諾普保持持續增長,通過五年時間做到國產機器人出貨量第一。 作為中國有影響力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品牌,自2017年起開始轉型,依託掌握核心的電控技術,卡諾普機器人產品線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2018年,卡諾普的控制器在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中更是佔據半壁江山。
  • 工業網際網路為傳感器企業帶來巨大市場_跨領域集成化合作成趨勢
    賽迪顧問日前發布的《2018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演進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達到4709.1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領先於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市場。 工業網際網路為傳感器企業帶來巨大市場 參照工業2.0、3.0、4.0,人工智慧1.0、2.0等階段劃分,工業網際網路可分成三個階段:工業網際網路1.0,通過建設以IP技術為基礎的網絡連接體系,實現工廠IT網絡與OT網絡的連接,工廠外部企業與上下遊、智能產品、用戶的網絡聯通;工業網際網路2.0,通過工業數據採集技術,實現產品、設備、原材料、產業鏈等詳細數據的上傳和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