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發表於 2020-04-23 11:13:40

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在2019年全速發展。在國防領域,由於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政府支出增加,導致世界排名前六位的國防承包商營收大幅增長了12%。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估計,2018年全球國防和軍事支出約為1.8萬億美元,美國則達到了創紀錄的7600億美元。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稱,航空航天產業也在蓬勃發展,商用飛機大量交付,預計到2038年將交付39000架新飛機。

高端慣性傳感器是上述系統中用於導航、穩定及其它用途的關鍵組件之一。高端慣性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及其組合,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更複雜的結構,例如姿態航向參考系統或導航系統,其中可能包括磁力計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器。

2019年,Yole預估全球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規模約達32.4億美元,並且這仍然是一個應用很廣且高度分散的市場。其中,國防和軍事應用約佔40%,商用航空航天應用約佔26%。其它高度依賴慣性傳感器的市場還包括商業海事和工業應用,分別佔據18%和16%的市場份額。國防和軍事、商業航空航天以及海事應用,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以3~4%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成長,相比之下,工業應用領域最具前景,預計複合年增長率將超過10%。到2025年,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規模有可能將達到40億美元的裡程碑。

長遠來看,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將由我們之前預測並期待已久的工業應用驅動,例如:自主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工業物聯網(IIoT)以及微型衛星等,它們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些領域的新晉廠商大多具有不同的背景,但都會在產品中應用慣性傳感技術。在這些大批量應用中,系統集成製造商可選的技術有很多,良好的成本、尺寸、重量和功耗(C-SWAP)優勢,可能使基於MEMS陀螺儀、光纖陀螺儀(FOG)和半球諧振陀螺儀(HRG)的慣性傳感系統受益。

各種陀螺儀的性能及應用

在此背景下,全球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在2019~2025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接近4.7%,一直以來比較穩定的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看起來前景光明。

慣性傳感器市場經歷了幾個技術發展階段。事實上,從首次應用到逐漸成熟的近20年技術周期中,市場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最早出現的是機械陀螺儀,然後是環形雷射陀螺儀(RLG)和光纖陀螺儀(FOG)。

陀螺儀未來的性能趨勢

另一方面,矽基MEMS陀螺儀已經在高端慣性系統市場完成首秀。儘管矽基MEMS陀螺儀主要用於消費類和其它低端商業領域,但它們具有較低的C-SWAP。矽基MEMS陀螺儀正在不斷改進,並擠佔了很多FOG的工業應用和一些被認為高端的戰術級應用(零偏穩定性為1~10°/h)。不過,矽基MEMS陀螺儀在要求零偏穩定性低於1°/h的其它應用中仍然還不夠成熟。在10到20年的時間範圍內,矽基MEMS陀螺儀是否能夠突破性能枷鎖?lw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淺談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淺談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佚名 發表於 2020-03-08 12:41:00 機器人和工業應用驅動,激發市場對高端慣性傳感器的濃厚興趣
  • 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將藉機器人和工業應用迎來新增長
    有相關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展望未來五年,高端慣性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5%。未來,高端慣性系統市場迎來許多新機遇,包括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自動/無人駕駛汽車、船舶、飛機和無人機、結構監測、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和微型衛星等。
  • 2017年陀螺儀傳感器的市場如何,未來國內有哪些廠商將會異軍突起?
    陀螺儀傳感器原本是運用到直升機模型上的,已經被廣泛運用於手機這類移動便攜設備上(IPHONE的三軸陀螺儀技術)。 陀螺儀傳感器市場和方案廠商有哪些?而中國未來將是消費類電子、汽車工業以及其產業鏈的中心和全球最大的市場。
  • 慣性傳感器(IMU)
    近兩年來,車聯網、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成為了汽車行業的熱點話題,未來汽車一定是朝著安全、可靠及舒適的方向發展。而這一切背後的發展都離不開傳感器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用途越來越廣的慣性傳感器——IMU。
  • 利用MEMS 慣性傳感器改善控制
    圖1 當今的慣性傳感器能夠檢測多種運動類型如果系統的運動相對而言為靜態,簡單的角度傳感器可能就足夠了,但實際的技術決策取決於響應時間、衝擊和震動、尺寸、整個使用壽命期間的性能漂移。此外,許多系統涉及到多種類型的運動(如旋轉和加速度等),而且往往在多個軸上工作,這就需要考慮將多種類型的傳感器結合在一起。一旦知道正確的傳感器類型和技術後,挑戰便轉移到了解和最終補償傳感器對環境(溫度、震動、衝擊、安裝位置、時間和其他變量)的反應。
  • 導航系統中的慣性技術
    未來的主要目標是降低器件的成本、體積/重量和功耗等,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 材料和工藝:生產廠商採用低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和批量處理技術,選用矽片、石英、或結合光電材料(如鈮酸鋰)等新型材料,製造慣性傳感器。 ② 成本:包括產品自身成本和操作維護費用。
  •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打開APP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發表於 2019-09-12 14:41:57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   慣性傳感器是一種傳感器,主要是檢測和測量加速度、傾斜、衝擊、振動、旋轉和多自由度(DoF)運動,是解決導航、定向和運動載體控制的重要部件。
  • Xsens慣性傳感器為全自主航空飛行機器人實現自主避障和冗餘控制
    ,簡稱ACSL)開發了MINISURVEYOR自主航空無人機,可運用於物流、航空攝影和災難偵查。並且,ACSL公司還創立了覆蓋銷售、市場營銷、維護和其他服務的MINISURVEYOR聯盟,來全面展示首個「日本製造」無人機的精神。
  • 什麼是慣性傳感器它是如何工作的
    APP敏感權限的獲取、智能音箱麥克風收集用戶語音,現在更加高級的是,不需要任何權限,只需要一部手機,甚至是一臺帶慣性傳感器的設備就能竊取到用戶的語音內容。由於手機的揚聲器和加速度計等傳感器是安裝在統一的主板上,所以可以直接利用手機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來採集手機揚聲器發出的震動信號,實現語音竊聽。據悉,這種竊聽方式的識別率可達90%。最重要的是這種竊聽方式並不違反當前監管部門的規定。 什麼是慣性傳感器?
  • 劉宇:振動慣性傳感技術應用的拓荒者
    探索慣性陀螺新技術  從業以來,劉宇從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出發,選擇了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振動慣性陀螺技術方向進行研究,並持之以恆堅持了17年。  在最開始對振動陀螺儀研發的那幾年,面對國外對我國在慣性技術領域的封鎖,劉宇從零開始,從材料和結構設計起步,潛心研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振動陀螺核心技術,帶出了一批經得起考驗,有高度愛國情懷和科研熱情的科研團隊。
  • 不可小看的新型智能慣性傳感器
    MEMS傳感器正在湧入市場,這些傳感器成本效益高,易於集成在場景感知解決方案中,提供有關其所處場景的重要信息。這種多用途感測技術有許多用例:MEMS傳感器在穿戴物聯網設備中用於檢測用戶活動和手勢;工業MEMS傳感器在工廠維護和故障預測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助於提高工廠生產效率;MEMS對車輛安全性和自動駕駛發展至關重要。
  • 精密裝配技術在微型產品製造領域的應用一:慣性傳感器裝配線
    何為慣性傳感器?飛行員在空中無法依賴視覺和感覺分辨何為水平方向,而要依賴飛行儀表。在此時,人類易受到空間定向障礙的影響,必須藉助外部幫助才能實現良好的定位,慣性傳感器為我們提供了解決方案。慣性傳感器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開講】深迪/富芮坤解讀MEMS慣性傳感器與藍牙穿戴應用之路
    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硬體基礎,傳感器在耳機的應用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TWS耳機功能的豐富和升級,其將會更加智能而且用途也更加廣泛,它通過語音加速感應器、光學傳感器,麥克風等部件實現自動感應和控制、語音增強、快速配對等,同時也可以實現諸如心率檢測、氣壓檢測等功能。
  • 慣性傳感器在車輛穩定系統中應用
    慣性傳感器在車輛穩定系統中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10-11-16 18:28:04  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安全愈加顯的重要。
  • ADI推出全集成式慣性組合傳感器系列 ADXC150x
    (ADI),今日宣布推出全集成式慣性組合傳感器系列 ADXC150x,該系列傳感器集行業領先的抗衝擊性、抗震性、一流的可靠性、精度於一身,尺寸更加小巧。單臺設備集成四自由度,使系統設計人員可以縮減當今汽車安全系統所需的電子控制單元(ECU)的尺寸。
  • Xsens全新MTi 600系列工業級慣性傳感器單元正式量產
    全新系列體積細小卻達到工業級性能,並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為中檔慣性運動傳感器市場帶來突破。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9/404969.htm此外,包含一個即插即用模板和傳感器模塊的全新MTi 600系列開發套裝現在僅以449歐元發售。
  • Bosch Sensortec看好傳感器未來,為可穿戴、AR/VR及IoT推產品
    ③這樣的使用又升華變成不只是單純做計步或者動作識別使用,同時在感測使用者使用的環境有什麼樣特殊的狀況,例如在山上,具有比較高的溫度和溼度還是附近有什麼特殊氣體,即感知使用者的環境,需要更多的智能傳感器演進,而不只是慣性傳感器、加速傳感器,更需要像環境類的傳感器去感受到周邊的情況。
  • cmos圖像傳感器結構_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cmos圖像傳感器始於「拍照和錄像應用」,盛行於「移動市場」,最近幾年,又受到高附加值下遊市場的驅動。那麼,未來哪些將成為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增長領域呢?消費類、無人機、機器人還是VR?   cmos圖像傳感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等優勢,在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佔有率達到90%。
  • 氣體傳感器市場分析及優缺點
    目前,無論是氣體的類型檢測,還是濃度檢測,它們的市場需求都比較大。氣體傳感器是高新技術科研的重點發展方向,那麼我國現狀的氣體傳感器市場發展趨勢如何?   氣體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多為朝陽產業,市場需求具有良好成長性及可持續性。未來,伴隨我國電子元件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內優秀企業的快速成長,電子元件的國產化替代有望加速,其價格將隨著我國企業的介入呈現加速下降的趨勢。
  • ADI突破性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ADIS16355
    由於採用ADI公司的iMEMS運動信號處理技術, ADIS16355慣性測量裝置(IMU)允許工業設計人員首次在系統中使用高級運動分析與導航航跡推算功能,因為以前這個功能主要用於軍事、宇航以及其他高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