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將藉機器人和工業應用迎來新增長

2020-12-12 RFID世界網

    有相關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展望未來五年,高端慣性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5%。未來,高端慣性系統市場迎來許多新機遇,包括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自動/無人駕駛汽車、船舶、飛機和無人機、結構監測、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和微型衛星等。

  未來五年,高端慣性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5%。圖為11月份Yole公布的最新相關數據。

  一直以來,國防和航空航天都是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的中堅力量,今天也是如此。雖然在2010年的時候,國防、航空航天等應用出現了大幅度的放緩。但在過去的兩年裡,得益於地緣政治風險的增加,航空業務的復興以及新興應用的出現,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也出現了復甦。特別是在2015年之後,隨著中國購買力的不斷增加,這一市場更是收益匪淺。

  換言之,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正從艱難時期回復過來,甚至於從長期來看,將會進入一個擁有更高市場容量的繁榮時期。從長遠來看,推動慣性傳感器市場發展的主要有以下兩個趨勢:機器人和工業應用。

  據11月份國外著名統計機構Yole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高端慣性系統市場已經超過30億美元,國防佔據36%市場份額,商用航空航天佔據33%市場份額,海事、航海、工業佔據剩餘的31%市場份額。展望未來五年,高端慣性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

  Yole統計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國防、商業航天等工業領域的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正從艱難時期回復過來。

  工業和機器人中的高端傳感器

  消費類的慣性傳感器一般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中,但是其準確度卻是差強人意。而工業系統中的慣性傳感器則不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工業物聯網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設備效率等方面帶來的巨大好處,工業物聯網已經成為驅動市場增長的關鍵要素。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到2027年全球工業物聯網設備、軟體和服務將突破1兆美元大關。但是,具體來看,工業系統中的慣性傳感器都是為追求資源效率,臨界精確度以及提升安全性而設計的。

  尤其是,傳感器是工業4.0時代的重要角色,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採用傳感器採集數據,進一步去挖掘數據的價值,通過數據分析提升設備效率,預測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減少停機損失,讓工廠更貼近市場需求。工業傳感器的應用場景非常多,除了生產線的需求外,無人駕駛還是服務機器人、AR技術,都需要這樣的傳感器。

  各種應用新機遇將使高端慣性系統市場保持長期增長。資料圖

  高端慣性傳感系統市場新機遇

  高端慣性系統市場迎來許多新機遇,包括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自動/無人駕駛汽車、船舶、飛機和無人機、結構監測、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和微型衛星等。預計這些應用,將使得高端慣性系統市場保持長期增長。很多慣性傳感器廠商都在探尋這些新機遇,並與終端用戶積極合作,以了解這些應用對慣性系統的精度、體積、屏蔽、成本等方面要求。

  目前,上述很多新興應用都在研發和原型設計階段,所以需求和標準正處於定義中,並且會影響市場多年。機器人時代正在到來,許多傳感器在該領域競爭。慣性傳感器體系具有優勢,必將參與到這場機器人革命之中。

  同時,目前國內在高端傳感器領域的缺口非常大,同時也意味著將有一塊巨大的蛋糕等著傳感器廠商們去分,國產傳感器產業任重而道遠。

1

相關焦點

  • 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高端慣性傳感器是上述系統中用於導航、穩定及其它用途的關鍵組件之一。高端慣性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及其組合,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更複雜的結構,例如姿態航向參考系統或導航系統,其中可能包括磁力計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器。 2019年,Yole預估全球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規模約達32.4億美元,並且這仍然是一個應用很廣且高度分散的市場。
  • 淺談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淺談高端慣性傳感器技術的未來運用市場 佚名 發表於 2020-03-08 12:41:00 機器人和工業應用驅動,激發市場對高端慣性傳感器的濃厚興趣
  • 利用MEMS 慣性傳感器改善控制
    工業控制應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某種形式的指向或轉向設備對這些應用十分有用。傾斜或角度檢測常常是此類應用的核心任務,在最簡單的範例中,機械氣泡傳感器便可滿足需要。然而,在明確傳感器需求之前,需要分析最終系統的完整運動動力學特性、環境、壽命周期和可靠性預期。
  • 工業機器人中哪一分支將迎來併購潮?發展趨勢是什麼?
    日前,據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連續2個月出現正增長,為低迷一年多的全球機器人行業傳達出利好信號。隨工業機器人應用行業細分化加劇,市場對其需求有望回升。據ABIResearch公司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未來10年,所有機器人子行業都將實現巨大的增長,預計到2030年,市場將達到2770億美元總值,且不會出現平均分配增長現象。目前,作為工業機器人分支之一的移動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搬運、上下物料、倉儲等,隨其應用範圍不斷拓展,預計2022年,移動機器人成為以往工業機器人中發展最迅猛的機器人。
  • Xsens慣性傳感器為全自主航空飛行機器人實現自主避障和冗餘控制
    Xsens慣性傳感器為全自主航空飛行機器人實現自主避障和冗餘糾錯控制自主控制系統實驗室公司(Autonomous Control Systems Laboratory Ltd.應用的案例包括:工廠、隧道及基礎設施的檢測,輻射監測和災難偵查,農業高光譜觀察,農作物噴霧,航空攝影及攝像。除了為建設、調查、工業及農業領域提供快速解決方案,ACSL公司和MINISURVEYOR聯盟也計劃通過合作研發,推出全新的技術來預測客戶的未來需求,並希望成為推廣創新、多功能解決方案的先鋒。
  • 工業領域應用的傳感器有哪些分類
    在國內,傳感器市場的增長速度也持續加快,預計2020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突破1800億元。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的傳感器生產企業,逐漸分散擴大,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瀋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傳感器市場全球化的升溫似乎揭示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工業物聯網風雲漸起之時,更加帶動了數據收集者——傳感器的發展。
  • 機器人傳感器的類別及應用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510.htm  機器人產業近年來發展很快,2012年全球產量為16萬臺,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機器人市場已比較成熟,已處於平增長階段。其機器人密度(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韓國為347臺,日本為339臺,法國為261臺,而我國為10臺(有統計數據稱為21臺, 僅供參考)。
  • 【開講】深迪/富芮坤解讀MEMS慣性傳感器與藍牙穿戴應用之路
    MEMS傳感器用於慣性傳感方面主要有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及其相關變形產品。市場上以TWS耳機為代表的藍牙穿戴設備將會越來越多應用MEMS傳感器相關的部件和技術,那麼這兩者之間是如何進行有機結合呢?
  • 盤點工業機器人常見的六種傳感器類型
    12月14日,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孫峰在安徽蕪湖舉行的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上表示,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同比增長了21.7%;今年1到10月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量達到56604
  • 自主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卡諾普布局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
    具體到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市場,GGII(高工機器人)數據顯示,用於搬運碼垛、焊接、噴塗、裝配及拋光打磨等操作的機器人佔比約為93.82%。裝配應用佔比受3C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影響,延續下滑態勢;焊接和噴塗應用受到汽車行業下行的影響,均呈不同程度的下滑,碼垛與拋光打磨領域有小幅增長。
  • 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迎來黃金時代3C領域應用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
    本文從工業機器人的行業機遇和挑戰兩個部分講述一些個人的思考。 工業機器人發展迎來黃金時代 從產業趨勢上看,13年以來年複合增長超過20%;人力成本上升、政策引導都在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從資本環境上看,17、18年工業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頻發;在行業應用中,判斷3C領域會迎來一輪爆發。
  • 精密裝配技術在微型產品製造領域的應用一:慣性傳感器裝配線
    何為慣性傳感器?飛行員在空中無法依賴視覺和感覺分辨何為水平方向,而要依賴飛行儀表。在此時,人類易受到空間定向障礙的影響,必須藉助外部幫助才能實現良好的定位,慣性傳感器為我們提供了解決方案。慣性傳感器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慣性傳感器(IMU)
    其原理是採用慣性定律實現的,這些傳感器從超小型的的MEMS傳感器,到測量精度非常高的雷射陀螺,無論尺寸只有幾個毫米的MEMS傳感器,到直徑幾近半米的光纖器件採用的都是這一原理。最基礎的慣性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和角速度計(陀螺儀),他們是慣性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影響慣性系統性能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陀螺儀其漂移對慣導系統的位置誤差增長的影響是時間的三次方函數。
  • 劉宇:振動慣性傳感技術應用的拓荒者
    劉宇在實驗室潛心鑽研      他長期在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一線工作,在科研育人及科學研究與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白手起家,從零開始,聚焦哥氏振動陀螺新原理、新技術和新應用,通過持續攻關,形成了一條從振動陀螺理論到器件、單元(微系統)和系統的完整創新鏈,並實現了國防、工業和民用的產品鏈,為國家國防建設、國家重大工程和國家應急救援特種應用貢獻了智慧
  • cmos圖像傳感器結構_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cmos圖像傳感器始於「拍照和錄像應用」,盛行於「移動市場」,最近幾年,又受到高附加值下遊市場的驅動。那麼,未來哪些將成為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增長領域呢?消費類、無人機、機器人還是VR?   cmos圖像傳感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等優勢,在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佔有率達到90%。
  • CMOS圖像傳感器在全球安防和汽車市場的表現
    自從蘋果在2007年推出iPhone之後,智慧型手機就成為了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市場的重要營收來源,在手機和消費者推動下的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CIS)產業也毫不例外。日本廠商索尼甚至憑藉在CIS上面的表現,一改以往的頹勢,開啟了新一輪增長,國內也湧現了格科微、比亞迪、思比科和思特威等一系列CIS廠商,市場也在快速增長。
  • 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我國自2013年起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但高端機器人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國產工業機器人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且僅佔市場份額的30%左右。從產業鏈來看,產業附加值高的上遊幾乎被日本和德國企業壟斷,產業鏈中遊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而我國主要集中在下遊集成應用環節。
  • 工業機器人拖動逆動力學!
    在「工業 4.0」 和 「中國製造 2025」的背景下,為了適應現代工業快速多變的特點以及滿足日益增長的複雜性要求,機器人不僅要能長期穩定地完成重複工作,還要具備智能化、網絡化、開放性、人機友好性的特點。作為工業機器人繼續發展與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示教技術正在向利於快速示教編程和增強人機協作能力的方向發展。
  • 2017年陀螺儀傳感器的市場如何,未來國內有哪些廠商將會異軍突起?
    據著名市場研究顧問機構 Yole Development 的最新預測:陀螺儀傳感器市場幾乎被國際巨頭瓜分,國內98%靠進口,MEMS陀螺儀、加速度計和IMU的銷售額在2013年將達到45億美元的規模,在消費類應用市場的年增長率達到了27%,陀螺儀傳感器除了應用在傳統的國防和航天外,商用航天航空領域和工業設備領域也逐漸成為其主流市場,2014年的高性能陀螺儀傳感器市場規模推測為13.7億美元
  • ADI突破性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ADIS16355
    由於採用ADI公司的iMEMS運動信號處理技術, ADIS16355慣性測量裝置(IMU)允許工業設計人員首次在系統中使用高級運動分析與導航航跡推算功能,因為以前這個功能主要用於軍事、宇航以及其他高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