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呢,是很輕鬆的,而大學老師的壓力也相對來說是非常小的,因此很多人想成為大學老師,但是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要求才行,接下來就介紹下成為大學老師的基本要求吧!
1成為大學老師的基本要求
1、學歷要求
大學教師職稱大致是四個等級: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新任職的教師是助教(原則上不單獨授課),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學輔助工作後成為講師。之後就需要職稱考核,考核的標準一般是科研成果和教學成績等等。
如果成為一名輔導員,需要碩士研究生學歷;如果是要成為一名專科院校的教師,需要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如果是本科院校教師,需要知名大學博士研究生以上;如果是知名本科院校教師,在上一條基礎上,還需要海外經歷、留學背景和科研成果。
2、專業對口
大學雖然開設了很多門專業,很多學校即使學生的實力足夠強,畢業之後想要回到高校當老師由於專業原因也不可能被錄取。即使有的朋友考了相關的證件,希望到別的專業去當老師,可是高校一般只招收對口專業的學生,而且從事高校老師都會有一個科目規劃,若是在大學或者研究生期間學習的文學方面的專業,在大學裡就可以教授語文教育,古代文學等一系列與文學有關的課程。
2大學老師職稱區別
1、助教
助教,是大學教師職稱的最低等級,是高等學校教員老師中職稱低於講師的一種初級職稱,助教原則上不能單獨授課,或不能教授全部一門學科的課程,應跟隨講師或教授批改作業,輔助其教學。
2、講師
講師,是高等學校中職別次於副教授的教師。講師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
講師任職一般基本條件:
①大學專科畢業以上,擔任助理講師職務四年以上,能擔任培訓教員工作;
②能勝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和全部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教學效果好;
③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
3、副教授
副教授,專業技術職務之一,高等學校教師的學銜或職務名稱之一。一般來說,可以衡量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多為大學教師,僅次於教授。
1960年3月5日,國務院頒發的《關於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及其確定與提升辦法的暫行規定》,規定講師提升為副教授的業務條件是:
①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績優良;
②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知識和比較豐富的實際經驗,在一定的業務範圍內,能夠密切聯繫實際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並取得顯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者在生產技術方面有較大的貢獻,或者在業務技能上有較高的造詣;
③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副教授的主要職責是擔任某些學科的講授,和教授共同指導或單獨指導學位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等工作。歐美一些國家的大學規定副教授必須在一定年限內作出教學和科學研究上的成就,方可升任教授,否則離任改就其他工作。
4、教授
教授,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3大學老師待遇怎麼樣
1、目前對於普通博士畢業生(入校後按照講師職稱兌現待遇),國內二本以上高校的普遍薪酬水平在年薪8-15萬之間,同時給予1-8萬的安家費和2-8萬的科研啟動金;
2、對於比較優秀或稀缺專業博士畢業生(入校後兌現副教授待遇或有其他補貼),國內二本以上高校的普遍薪酬水平在10-20萬之間,同時給予3-15萬的安家費和3-15萬的科研啟動金;
3、對於特別優秀或稀缺專業博士畢業生、部分海外博士後(入校後兌現副教授職稱甚至教授職稱或待遇),國內二本以上高校的普遍薪酬在20-50萬之間,安家費在5-20萬之間,科研啟動金在5-50萬之間。
4、至於入校後的職業發展,則主要看博士生自己的努力了。一般就學校而言,是希望新進博士能夠在3-4年內評上副教授的。一旦能評上副教授,則博士的待遇自動會向上晉升一級,即普通博士可以達到比較優秀博士的薪酬水平,比較優秀博士可以達到特別優秀博士的薪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