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迎來團圓夜,最美不過人家燈火

2020-12-20 中華網文化頻道

雖然比不上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但中秋燈節早在南宋時期便有了相關記載,南宋文人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中,記載著中秋時節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此舉多有燃燈助月色之意。

在古代,燈籠其主要作用是照明,也是幸福團圓的象徵。一支民謠說出了它的喜慶色彩和功能:「正月十五鬧花燈,五月端午掛紅燈,六月無風放天燈,七月十五蓮花燈,八月十五玉兔燈,九九重陽孔明燈。」

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多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遊嬉玩賞。

在一些地區,中秋節做燈籠有添丁之意。剛出嫁姑娘的娘家,會在中秋節這天給自己的姑娘送燈籠。這不僅是讓自己的姑娘前途光明,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還有一層意思是希望姑娘能夠為夫家不斷添丁。因為「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連綿不絕。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

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中華網文化綜合)


相關焦點

  • 惠州:花燈亮如晝 璀璨映團圓
    原標題:花燈亮如晝璀璨映團圓   西湖花燈亮,光明若晝;聞者蜂擁至,流連忘返。   2月1日,惠州西湖燈會正式亮燈,這是市民最期待的春節盛會,甚至有人說,沒有西湖燈會就少了年味。   燈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隋唐開始興盛,到了宋代則遍及民間,明清時期更是「花燈煙火照通宵,鑼鼓雜耍鬧達日」。
  • 人間燈火天上月,詩詞之中藏深情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在疫情籠罩之下,我們即將迎來傳統佳節——元宵,今年的元宵節也許少了些熱鬧,但是我們對平安健康的未來仍抱有信心,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會打贏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元宵,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春節正式結束的一夜,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的美景,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有「春到人間人似玉」的喜悅,有月圓人團圓的祝願...…還有甜甜圓圓的湯圓。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在這個特別的情感契機下,留下了代代傳唱的佳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的思緒,來品一品詩詞裡的元宵真情。
  • 劇情任務上元燈火夜答案
    「上元燈火夜,花市燈如晝」——大宋江湖喜迎上元佳節!汴京、杭州、三清山、自在門、幫會領地更換為元宵節主題風格場景,杭州西湖與汴京金明池兩地開始舉辦隆重的上元燈會,各地居民也開始談論元宵風俗。同時,還新增元宵節劇情任務【上元燈火夜】,可在青崖書首頁推薦或【任務-山雨欲來】中接取。在逆水寒ol這個元宵節任務中,當我們跟隨少女元笑來到杭州白堤上的花市時,遇到花燈攤主,他會讓我們猜一系列燈謎。
  • 千門燈火鬧元宵 昨日刺桐夜似晝
    昨天上午,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特地請來泉州無骨花燈非遺傳承人蔡柄漢之女蔡聰慧阿姨親自教大伙兒做花燈,就連外國朋友也來求教,瞧這繡球花燈,做得不錯吧。  閩南網2月24日訊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 正月十五元宵夜,燈市花如晝,最美不過人間之煙火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舊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夜,故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踏上旅途,走上工作崗位,大多人因此忽略了燈火闌珊的正月十五,如果偶爾想起,也只有在他鄉遙望故裡,如果天色好的話,晚上還可憑月寄相思,一壺濁酒澆鄉愁。 三十的旺火十五的燈。在湘西,大年三十燒旺火,正月十五點燈,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代代相傳的習俗!據說,三十夜的龍燈越玩越轉去,而這天,大家還要燒龍!
  • 元宵節丨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門燈火夜如年
    每逢此時,大街小巷,百裡燈火不絕,我們用滿街的燈火通明盡情狂歡,也誠心祈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每一天都如同這個夜晚一樣光明幸福。01元宵節:流傳久遠 火樹銀花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人們慶賀新春的延續。正月是一年之始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 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門燈火夜似晝 市民上海鬧元宵去處多多
    圖說:元宵花燈 網絡圖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將至,看花燈是元宵節最熱鬧、最喜慶的習俗,今年市民除了到豫園、莘莊等地看燈會,還可以在舞臺上、書場裡、景區中一覽戲曲裡的花燈元素。今天,上海戲曲廣播《九州百戲》節目帶領聽眾一起徜徉在琳琅滿目的花燈中,待到元宵佳節時,市民可通過網絡平臺重溫回顧。正月十五,上海評彈團為新老聽眾們準備了元宵評彈「大餐」,聽眾可以坐在鄉音書苑邊吃湯圓,邊聽評彈,新朋舊友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其中不僅有王錫欽、吳新伯、朱琳等表演的經典書目,高博文和陸錦花還將帶來非常應景的彈詞選曲《珍珠塔方卿看燈》。
  • 古人元宵節詩詞精選,最美的人間燈火!
    農曆裡正月為元月,然而古人稱夜晚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此句來自宋代詩人歐陽修所寫的《生查子·元夕》,可翻譯為: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這是首相思詞,追憶去年元夜歡會的往事。
  • 花好月圓元宵夜,良宵美景慶團圓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曆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於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
  •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群發簡訊祝福語,元宵節快樂,說說鬧花燈的祝福句子大全
    19、元宵吃湯圓,幸福又團圓,正月十五夜,月兒分外圓,佳節送祝福,花好人團圓,賞燈人歡快,湯圓味道鮮,事事都如意,狗年好夢圓。20、一年一度的彩燈,一年一度的湯圓,一年一度的元宵,願你被甜言蜜語籠罩,被祝福擋道,被吉祥甜蜜擁抱,開心元宵,快樂元宵,幸福元宵!
  • 今日元宵節最真誠的祝福送上 祝你合家團圓喜事連連
    今日元宵節最真誠的祝福送上 祝你合家團圓喜事連連時間:2020-02-08 08: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元宵節最真誠的祝福送上 祝你合家團圓喜事連連 開機喜事到 向你問個好 今天是2020年2月8日 今天正月十五 正是中國傳統節日 元 宵 節 我要第一個為你送上祝福
  • 春到人間人似月 千門燈火夜嬋娟 ——唐、宋、元、明、清代詠元宵節詩詞賞析
    《上元夜》是唐代詩人崔液創作的的七絕組詩。詩共六首,描寫當時京城長安元宵賞燈的繁華景象。這是六首中的第一首。元夜,即上元之夜,也稱元夕、元宵,是最為熱鬧的節日:天上一輪圓月冉冉升起,地上萬盞燈火一派通明,星月燈燭,交相輝映,更有歌舞笙樂,神燈佛火,雲車火樹,珠翠管弦,正如唐代詩人張祜在《正月十五夜燈》中寫的: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 扒一扒古典名著裡元宵花燈,辛棄疾那句名言也跟這日子有關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被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是一個熱鬧、團圓、喜樂的節日。元宵節主要的習俗有吃湯圓、放煙花等等,但要說起最重要的活動,那必須是「鬧花燈」了。「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自古以來,花燈便是這一節日不可或缺的視覺符號,華燈競處,正是一年好風光。
  • 花燈如晝元宵夜,你可願等我在燈火闌珊處
    第二年元宵節之夜,張生赴約而去果然見到一輛掛鴛鴦燈的車,車裡端坐一絕美佳人,對張生說:「願見去年相約之媒。」張生趕緊掏出信物香帕,佳人笑道:「京輦人物極多,惟君得之,豈非天賜爾我姻緣耶?」於是兩人牽手而去,遠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滿姻緣。
  • 元宵節裡-鬧花燈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之為「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因晚上家家戶戶張燈、玩燈,故又稱「燈節」。《隋書》、《東京夢華錄》、《紅樓夢》中對此多有描寫。古人過節,非常講究,主要是祭祀和團聚,是非常隆重和神聖的事情,不像現在過節,娛樂和世俗的成分太多,張燈結彩與燈紅酒綠演化成一種消耗性的展覽方式,與感官享樂融為一體。
  • 夜太美,圍觀最美夜景,但最美的夜景永遠在你身邊——你家鄉的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要帶著滿腔憧憬和熱愛走進,因為,這裡的夜太美。有人說再美的城市燈火,也美不過天賜的滿天繁星。茶卡鹽湖號稱中國版的「天空之境」,這裡有中國最美的星空。站在鹽湖邊上,腳邊星空閃爍。這裡是追尋美麗星空的最好去處,在純淨的鹽湖邊,仰望無垠的星空。
  • 新春佳節元宵夜 泰禾大院裡萬家燈火溫暖一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作為春節最後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用流光溢彩的月圓之夜為春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皓月高懸,彩燈萬盞, 3月3日—4日,泰禾·北京金府大院裡舉辦元宵節活動,帶來京城最炫的元宵大戲。
  • 古今燈火盛維揚(上)
    雙球滾地燈是小朋友的最愛,相比於只能提著或舉著的花燈,可以推著滾動,而雙球也會隨著前行而轉動,橫生妙趣。蓮花燈和走馬燈則絕對是「奢侈」品,一般都是掛在門廳內欣賞,都不捨得提出去。最開心的莫過於提著自己的花燈,小心翼翼地護著火光,走街串巷,遇到小夥伴們再交流一番。然而古代的鬧花燈的景象會是如何,且從古詩文中一一尋來。元宵節到了,又到賞燈時。
  • 2019廣州越秀公園花燈會時間 1月25日-2月24日(圖)
    小編從越秀公園官微獲悉,廣州市越秀公園或將於2019年1月25日至2月24日舉辦「大美中國最美廣州」2019年越秀花燈。燈組規模大、數量多、系列性強,亮化覆蓋面廣。  2019廣州越秀公園花燈會  越秀燈會時間:2019年1月25日-2月24日  公園開放時間:6:00-22:00  每晚亮燈時間:18:30-22:00
  • 邢臺東龐社區「佩奇」花燈迎新春
    為了迎接「金豬年」,喬礦生一家四代齊聚一堂,動手製作花燈。據喬礦生介紹,東龐社區居民大多是礦上職工。他的老家在石家莊,1984年為了工作需要,舉家搬遷到該社區,這一住就是35年。剛到住進社區時,春節礦上曾組織過製作花燈比賽,對所有製作的花燈進行展覽,正月十五的時候評獎。喬礦生說,不知什麼原因,製作花燈的活動斷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