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門燈火夜似晝 市民上海鬧元宵去處多多

2020-12-20 新民晚報

圖說:元宵花燈 網絡圖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將至,看花燈是元宵節最熱鬧、最喜慶的習俗,今年市民除了到豫園、莘莊等地看燈會,還可以在舞臺上、書場裡、景區中一覽戲曲裡的花燈元素。

在傳統戲曲的舞臺上,觀燈題材的劇目細數起來有不少,如《夫妻觀燈》《姐妹觀燈》《兄弟觀燈》《主僕觀燈》等。滬劇裡就有《女看燈》和《男看燈》兩種。京劇《打龍袍》中燈官的數板「報燈名」膾炙人口,淮劇中也有一出非常有名的《瞎子觀燈》。今天,上海戲曲廣播《九州百戲》節目帶領聽眾一起徜徉在琳琅滿目的花燈中,待到元宵佳節時,市民可通過網絡平臺重溫回顧。

正月十五,上海評彈團為新老聽眾們準備了元宵評彈「大餐」,聽眾可以坐在鄉音書苑邊吃湯圓,邊聽評彈,新朋舊友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其中不僅有王錫欽、吳新伯、朱琳等表演的經典書目,高博文和陸錦花還將帶來非常應景的彈詞選曲《珍珠塔方卿看燈》。「今宵燈光月夜裡,無非賞月賞燈人」,月光和燈影兩大主題元素盡在其中。

在古代,元宵節是才子佳人偶遇成雙的好日子,戲曲舞臺上經常會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愛情故事。越劇裡表達愛情故事的劇目更是數不勝數。 元宵節前夕,上海越劇院將陸續演出《追魚》《碧玉簪》《王老虎搶親》以及尹袁版《紅樓夢》。

圖說:《追魚》裡的舞龍場景 上越供圖

春節期間,不少景區也推出了曲藝民俗主題活動。廣受市民期待的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今年以「金亥納福迎華誕改革開放再出發」為總主題,在黃金廣場、九曲橋廣場、華寶廣場打造了三大主題片區。主題燈為高達9米、憨態可掬的卡通財神豬,手捧福袋和金元寶向市民和遊客送上新春的祝福。莘莊燈會也將從2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莘城中央公園如期舉行,亮燈時間更是延長至晚上22時30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公園內部展示各式燈籠和主題花燈外,這股濃鬱的節日氣氛還將擴散至公園外圍及周邊,包括閔行區圖書館廣場、仲盛世界商城等。

圖說:豫園燈會美景 網絡圖

上海古猗園也將沿襲新春燈謎賀歲的傳統,在園內開展新春猜謎活動,明天古漪園還有元宵花燈DIY活動。此外,市民和遊客還可在楓涇古鎮的古戲臺欣賞到情景交融的戲曲節目,在嘉定檀園觀賞「老上海味道——童謠與遊藝」插畫展,重溫老上海的生活場景。檀園在元宵期間還將推出檀園猜燈謎和街頭藝術表演,大家可以置身其中感受歡樂的新春氛圍。今年的羅店元宵燈彩年會活動也延續著濃濃的傳統氣息,屆時,現場不僅有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羅店彩燈,還有元宵燈會、彩燈評選大賽、元宵文藝展演等多種活動。(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馬上評|過年要過文化年

元宵之前,都是新年。形式上是闔家團圓,團圓之後,一起做什麼呢?賞燈、猜謎、觀臘梅;遊園、書畫、拍合影……細想之下,均為「文化活動」。換言之,過年,就是一家人一起過文化生活。

眼下,凡是傳統佳節都會放假,也是倡導大家在調整作息的時候,儘量回歸傳統之美,回味家鄉之美。在上海,以上海閒話猜「謎謎子」、比啥人上海閒話講得好的「滬語大擂臺」,讓上海人沉浸在鄉音裡……那不僅僅是媽媽教會的話語,還有隨著時代變遷而更迭的回憶。例如,「螺螄殼裡做道場」原來經常指在居住面積較小的房子裡依然變著法過上美好生活。但是,如今,這句話不常用了——因為大家的居住面積都大幅提升,「螺螄殼」相當少見,自然也就不在裡面「做道場」了……

在非中心城區,民俗文化活動更加熱鬧,寶山、嘉定都有各自的鬧元宵盛會。「金豬納福,諸事圓成」為主題的民俗活動聽起來就喜氣洋洋。非遺展示、民俗技藝等展示的都是千百年來的文化家底。還有一些「新年俗」,依然聚焦文化。例如,大家都選擇在新春期間去劇院欣賞芭蕾舞《天鵝湖》;抑或到電影院去看《流浪星球》等國產大片……在快遞員銳減之際,網購相比平常數量減少,出門進行文化消費,感受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才是社交文化、禮儀之邦本來應有的模樣。(朱光)

相關焦點

  • 無錫惠山古鎮二泉映月燈光秀「千門燈火夜似晝」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孫權 攝如今的惠山古鎮,一到夜晚就變成了彩燈的「海洋」。 孫權 攝惠山古鎮的知名景點錫惠公園人頭攢動。 孫權 攝「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2月14日晚,一場結合「聲光電」三種元素的「二泉映月民樂燈光秀」在惠山古鎮上演。演出現場,漫天燈光融合經典民樂,呈現了一出「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美麗夜景。
  • 千門燈火鬧元宵 昨日刺桐夜似晝
    閩南網2月24日訊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這樣美妙的詩句用來形容元宵的泉州,再合適不過!昨晚,元宵燈會幾個展區一入夜便熙熙攘攘,特別是主展區新門街一時間成為花燈和人的「海洋」。  精緻典雅、璀璨奪目,花燈師傅們的一件件傑作是不是讓你有點眼花繚亂了呢?數百盞花燈中,哪一盞是你心中的最愛,哪一盞又堪稱經典?
  • 放夜賞燈千門為晝
    今晚,全國各地定也會如古代一樣,「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憶古思燈,去古代觀觀燈。    元宵節亦稱燈節,中國之燈節習俗,源遠流長。漢代時,帝王提倡佛法,敕令元宵用盛大的燈火祭神敬佛,此為元宵放燈之始。而後,由宮禁漸傳至民間,每到元宵節,便燈火滿市井,燃燈盛況愈來愈壯觀和隆重。
  • 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節裡三湘醉
    2月22日晚,吉首市馬頸坳鎮,村民在開展鋼火燒龍鬧元宵活動。「燒龍」是湘西苗民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傳統活動,已有300多年歷史。 姚方 攝隊員們的高超技藝,贏得市民的陣陣歡呼。楊萬裡 攝  2月22日,2016年長沙火宮殿大廟會「火猴鬧元宵」民俗巡遊在天心區太平街舉行,200人的方陣巡遊古街,蚌殼精、彩龍船、串地燈等傳統民俗精彩紛呈。
  • 私享日曆丨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6]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裡,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 正月十五元宵夜,燈市花如晝,最美不過人間之煙火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舊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夜,故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踏上旅途,走上工作崗位,大多人因此忽略了燈火闌珊的正月十五,如果偶爾想起,也只有在他鄉遙望故裡,如果天色好的話,晚上還可憑月寄相思,一壺濁酒澆鄉愁。 三十的旺火十五的燈。在湘西,大年三十燒旺火,正月十五點燈,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代代相傳的習俗!據說,三十夜的龍燈越玩越轉去,而這天,大家還要燒龍!
  • 新春佳節元宵夜 泰禾大院裡萬家燈火溫暖一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作為春節最後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用流光溢彩的月圓之夜為春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皓月高懸,彩燈萬盞, 3月3日—4日,泰禾·北京金府大院裡舉辦元宵節活動,帶來京城最炫的元宵大戲。
  • 元宵節丨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門燈火夜如年
    每逢此時,大街小巷,百裡燈火不絕,我們用滿街的燈火通明盡情狂歡,也誠心祈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每一天都如同這個夜晚一樣光明幸福。01元宵節:流傳久遠 火樹銀花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人們慶賀新春的延續。正月是一年之始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 桐鄉去哪「鬧元宵」?最全遊玩攻略在這裡!
    「一曲笙歌春如海
  • 元宵佳節,最美燈火裡的詩意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又一年元宵佳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借著醉人的月光,抒發著千年不變的情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元宵佳作,至今讀來依然唇齒留香,趣味無窮。不論是「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唯美而傷感的詩情畫意,還是「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略帶哲理的傷感故事,流傳於千百年。昔日的古人皆成為時間的過客,一一離我們遠去,但那些落諸於筆端的文字,卻承載著他們的體溫和靈魂,有了永久的生命力,一代代傳唱下來,在光陰的長河中致遠而彌香。
  •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 春到人間人似月 千門燈火夜嬋娟 ——唐、宋、元、明、清代詠元宵節詩詞賞析
    春到人間人似月 千門燈火夜嬋娟——唐、宋、元、明、清代詠元宵節詩詞賞析川   雪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人稱「元」,是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 「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 溢彩燈海靚晉江 人頭攢動鬧元宵
    ­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門燈火夜如年。昨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當晚不少市民到五店市傳統街區、世紀公園、安海等各賞燈點觀看花燈。­  流光溢彩的花燈扮靚了晉江,摩肩接踵的人流增添了佳節氛圍。晉江市有關部門也做足預案和安排,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