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嬰兒哭啼,二是學遊戲......」楊丞琳這首《年輪說》在抖音火起來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首歌寫的是什麼意思,《年輪說》是楊丞琳專輯的主打歌,由吳青峰作詞,他以楊丞琳的成長軌跡為靈感而創作,想將該曲獻給「在愛情裡死過又活回來的人」。
「在愛情中死過又活過來」就是這首歌的主旨。
從歌詞來看,「回憶這把刀,切開我身體」,猶如切開一顆大樹,暴露了它的年輪,「一圈是你」、「一圈是我」,這都是「成長的痕跡」。
高潮部分,「一是嬰兒哭啼,二是學遊戲,三是青春物語,四是碰巧遇見你。」可以說囊括了主角的前半生,嬰兒出生發出的第一個聲音是哭啼,這是她人生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就是小朋友長大的過程,三是到了青春期,然後碰巧遇見了那個他。「了解這個你,沉迷(愛上)這個你」,成長的「年輪」仿佛因為遇見他而停止了。
但後來,「他」不見了,離開了你,十是寂寞夜裡,百是懷了疑。千是掙扎夢醒,萬是鐵心離開你。「寂寞夜裡,懷疑,掙扎夢醒,鐵心離開」,這是一個覺醒的過程。我愛你,但我不會因為失去你,而徹底放棄自己,我還要繼續面對我的生活。所以,「經歷這個你,活成這個我。」
吳青峰的歌詞寫得很好,用以文藝的筆法去描繪成長的軌跡,對數字的運用顯得很巧妙,巧妙地勾畫出了一個人成長的軌跡,字句精簡卻都能切中要害。
不過《年輪說》作為主打歌稍顯薄弱,不具備主打的氣質、特色,旋律略顯普通,慢熱性太強,後來這首歌的編曲重新製作了以後(楊丞琳的演唱會,也就是抖音那一版),可以說是將這首歌做了一個升華,只可惜網上大多數都是原版慢熱的節奏,不能很直接的打動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