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癌症患者越來越多,你是不是聽到過這樣一些傳聞:XX 家裡好幾個人得癌症,或者一家人全都是癌症。聽完是不是覺得後背發涼,心裡慌慌:家族裡有人得癌,是不是就可能遺傳到自己身上?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
01癌症從何而來?在知道癌症是否會遺傳之前,我們要先搞懂癌症從何而來?絕大多數癌症是由自身機體細胞癌變而來的,其病因複雜,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那麼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呢?
內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
所以,必須承認的是,癌症確實有遺傳的可能性。
02遺傳機率有多大?
那麼在以上各種因素中,遺傳因素導致的癌症,多不多呢?北歐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對於 44788 對雙胞胎和他們的醫學檔案的調研分析。由於雙胞胎的遺傳基因相同,如果一個患癌而另一個未患癌則可認為癌;症不是遺傳因素引起的。
結果顯示,由於遺傳因素導致的病例僅佔 30%,而環境因素造成的佔 70%。仔細分析發現,常見癌症和遺傳的關係密切程度不同:乳腺癌 27%、結腸癌35%、前列腺癌 42%。在同卵雙胞胎中如果一人患乳腺癌或前列腺癌,另一個在 75 歲前患同樣癌症的比例分別是 11% 和 18%。在異卵雙胞胎(他們的遺傳基因至少有 50% 是相同的)則分別為 3% 和 9%。通俗講,真正直接遺傳的癌症只是少數不常見的癌症,其完全由基因決定,患者往往有家族史,發病年齡早,多為雙側性或多發性,如兒童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大部分癌症雖然與遺傳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會直接遺傳給下一代,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癌症「易感性」。例如,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如果抑癌基因 BRCA-1 出現突變,其後代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就會比正常人高,但並不意味著其後代一定患癌。
03哪些癌症有明顯遺傳易感性?研究表明,目前遺傳易感性比較明顯的癌症有胃癌、腸癌、肝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甲狀腺癌等。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此類癌的話,近親患癌的機率也就比較大,需要高度重視。
胃癌胃癌的發生與遺傳有很大關係,有 5%~10% 是屬於遺傳性胃癌,特別是瀰漫型胃癌,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兩代人至少有兩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齡小於 50 歲,所有患者均為瀰漫型,就可能是遺傳性胃癌
腸癌20%~30% 腸癌患者有家族史90% 以上的腸癌是腸息肉演變而來,最典型的就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主要表現為大腸中有數萬個腺瘤性息肉如果家裡有一位直系親屬患家族性腸息肉病,那麼全家人就必須到醫院進行結腸鏡檢查篩查
肝癌肝癌的發生往往容易出現家族聚集性,主要在於B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特別是攜帶B肝病毒的母親,其後代發生肝癌的機率較高此外,中國是肝炎大國,70%-80% 的肝癌患者有B肝病史,15%-25% 的有C肝病史,這就會形成我們常說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演變過程。
乳腺癌乳腺癌的遺傳傾向不言而喻,安吉麗娜·朱莉就是典型的例子,她的母親、外祖母、小姨都罹患乳腺癌。如果家族中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癌的風險增加 3 倍如果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癌率將增加 7 倍。現已知的與乳腺癌密切相關的突變基因有 BRCA-1、BRCA-2、p53、PTEN 等
肺癌在肺鱗癌患者中,35.8% 的患者有家族史;在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達 58.3%眾所周知,吸菸與肺癌密切相關。如果家族中有一位近親患肺癌,而本人又吸菸(或二手菸),則其患肺癌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 14 倍
鼻咽癌鼻咽癌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種族易感性、地區聚集性和家族傾向性主要見於黃種人,少見於白種人;發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處(或僑居國外),其後裔仍有較高的發病率在我國主要發生於南方五省,即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江西,佔當地頭頸部惡性腫瘤的首位,而東南亞國家也是高發區
甲狀腺癌臨床中發現,如果家族中一級親屬中有 3 例或 3 例以上患甲狀腺癌,那麼這個家族具有遺傳性的概率會超過 94%
04做好這些,防患於未然
癌症的遺傳並不可怕,如果直系親屬中 2~3 人患同一種癌症,需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傾向,必須每年進行全面體檢,有條件者可以進行基因檢測。除了基因突變帶來的遺傳因素之外,其實在同一家族中出現多例癌症患者,還可能是因為相似的不良生活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通過合理的生活飲食習慣預防癌症的 5 條建議:避免動物脂肪;
增加粗纖維;
減少肉食;
增加新鮮蔬菜、水果;
避免肥胖。
通俗講,就是戒菸、限制飲酒、食物多樣化、少吃醃製食品、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同時注意環境保護、鑑別環境中致癌和促癌劑、加強職業防護等。
總體上來說,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家族中如果有患癌史也不必過度擔心,記得保持定期的防癌篩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如果你實在是擔心,可以找醫生進行諮詢。
來源腫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