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畢業了,就沒有怎麼在接觸英語了,那麼還有什麼辦法怎樣學習可以不讓英語荒廢掉呢?
對於這個可以說是對於走過英語學習路的學生都帶走普遍性的問題,我做以下幾點回答:
一、先「正名」
「不讓英語荒廢掉呢」是一種生活化的語言表述,用專業的說法,就叫:如何保持自己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終身學習。
所以,我就專門談談如何保持自己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終身學習也有問題。
二、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耗費十年八年的不可逆的時間生命,英語「畢業即失業」?
其一:一個人一生能有幾個十年八年做一件事情,最後「無功而返」?
是什麼造成我們英語學習「畢業即荒廢」?用在美國打工的話說,就是:手聽嘴就聽,一天不幹活就一天沒飯吃?
說到底,就是我們在學校學習的英語,從小學,高中,再到大學,從來就不是為了訓練我們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從保持英語學習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能力的考慮,也不是為了培養這樣的英語能力而對我們的學生進行英語教育。當「考試」,或者「應試」這個當時被設定為最重要目標在畢業之後突然「消失」時,我們的英語學習也隨之突然有一種「走到斷頭路」的感覺。沒有了目標和方向,「荒廢」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換言之,既然當初你已經選定了「英語只為應試考試學」,今天你也應該挺身為這種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目標承擔責任。
其二:我國的英語「應試教育」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為了讓學生英語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能力而開設的。
最典型的特徵,一個就是學英語只為那些本來就是不想讓你及格的考試而努力。學習英語不是為了讓你「學會」,掌握英語,而是為了怎樣讓你考試「不及格」:淘汰制。
其二,也是最大弊端,這麼些年來,所有的英語教育教學都是典型的把英語學成中文的行為。不管你英語學了多少年,中文永遠是你學英語,讀英文,理解英語,翻譯英語,記憶英語和表達英語時「唯一」的語言。而不是用同樣漫長的英語學習歲月,讓你的英語最終學成了英語,也就是用英語學英語,把英語學成,用英語讀英語,用英語理解英語,用英語翻譯英語,用英語記憶英語和用英語表達英語。
而這樣的英語能力訓練和學習,中國實行的4-50年的英語教育,至今也沒有制定出一套體統完整的教育理念和訓練實踐體系來,所有的「教育學家」,那些遊戲的制定者,都是「近親繁殖」,一代一代的從前輩早已經設定得完美的現有體系中不費腦神「拿來主義」。
因此,從一個一開始就錯誤的前提出發,最後導出的也只能是錯誤的結論。大家辛辛苦苦為英語付出十年八年之後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英語最後也沒有在「課停英語就停」之後獲得英語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能力,也就不足為奇。
而且,這個「苦」估計要吃的還得有幾代人的時間。
在簡單分析為什麼英語「畢業就荒廢」的一些原因之後,辦法是什麼?出路在哪裡?
另起爐灶,從頭再來,吃二遍苦,遭二茬罪恐怕是在所難免。
「網際網路+」時代,必須樹立起英語不學則已,要學就必須把英語學成英語的全新理念和實踐方法。唯有如此,英語才不會因為畢業而荒廢,不會學來學去卻始終沒有得到英語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哈哈,話到此,只能點到為止。不多言。悟者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