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營養要點:
斷奶日齡比斷奶體重更重要
要滿足剛斷奶仔豬的營養,關鍵要看日齡,而不僅僅是斷奶仔豬的體重,斷奶仔豬的日齡比體重更為重要。如果飼餵不正確,在斷奶後3到4天內小豬將會開始變瘦,體重下降。因此要根據斷奶仔豬的日齡和體重給仔豬提供適合的料量,並提供適當的斷奶仔豬料以提供更均衡的營養,確保滿足仔豬的營養需求。具體營養需求見下圖。
此外,要確保剛斷奶仔豬能夠採食到飼料,可以考慮給斷奶仔豬使用墊子或平底料盆,並至少維持飼餵器裝有一半的飼料,以便剛斷奶仔豬容易採食飼料,還要保持飼餵器潔淨。
關於飲水方面,要確保適當的水流量(750-1000ml/min)和水嘴高度。水嘴高度隨著豬身高增長可以上下調節,保持在豬肩部上方5-8釐米的位置。
斷奶仔豬的環境與健康:注意通風保暖
豬出生時潮溼寒冷,飢餓,並伴隨母源抗體下降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要著重解決這些問題。若天氣寒冷,則需要注意通風率,可以通過輔助加熱保溫。
保育豬舍建議採用塑料地板,仔豬更加舒適,並減少腿部擦傷。但塑料地板的缺點是只能給保育豬使用,並且難以清潔消毒。斷奶到育肥階段可以採用水泥漏縫地板,其可以用於從斷奶仔豬開始整個成長階段,但有可能會增加創傷和相關疼痛。
斷奶到育肥餵食器,乾料餵食儘量10頭豬一個料槽,管式餵食器儘量11頭豬一個料槽,乾濕料餵食則建議12頭豬一個料槽。
飲水方面,杯式飲水器可以減少水的浪費,但不能調整高度。而乳頭式飲水器可以降低安裝成本,但會增加清糞的成本和抗生素使用。水嘴上有水滴可以刺激斷奶豬飲水。建議每欄至少設置2個飲水器。
斷奶仔豬的免疫管理:
做好環境管理的同時做好疫苗免疫
斷奶仔豬會因為母源抗體濃度的下降而免疫力降低,因此要重點做好注射環境管理,定期清掃、清洗、消毒和乾燥豬舍,可以防止舒適墊。第1周時豬舍溫度保持在28℃左右,第2周到第4周每周降低1.5℃。
此外還要重點做好PCV2、豬肺炎支原體、豬藍耳的預防接種免疫和防控。這三種病通常都是在斷奶時或斷奶後3周(國內通常為斷奶時或3周齡左右)進行免疫。其中PCV2分次單針注射免疫,豬藍耳單針免疫。具體請遵循獸醫建議。
總而言之,斷奶仔豬的管理最好是培養一個日常工作習慣,檢查所有水嘴水流是否合適,檢查所有飼餵器是否需要調整,診斷和治療病豬。安樂死所有患慢性病和表現不良的豬。如果豬場有水錶,則記錄豬群飲水情況,可以起到豬群疾病的早期警示作用。如果有記錄儀,則記錄耗料時間,記錄溫度並隨豬群需要而設置適宜溫度。
此外,還可以添加部分保健性添加劑。
版權聲明:本文章部分來源網絡僅供養豬人參考學習,不構成商用投資意見。若有不妥,請及時聯繫我們,也可聯繫小編微信「kksw1038」或郵箱564317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