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試成績公布後,分數不低(或排名較高)的考生已聯繫導師,期望複試擬錄取後有機會進入該導師課題組學習。
2.24或25日,不少考生在文中評論或私信小西,部分導師回信態度不夠明確。
作為考生,肯定希望看到「指標已滿,建議選擇其他導師」、「歡迎報考,認真準備複試」等回復。但是,每年都有導師會進一步了解後給出答案。
剛好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回覆,小西做個分享:
導師回覆郵件問是否了解其研究方向,學院官網查無信息,我該如何回答?
事實上,學院網站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啦,高校不少學院網站已成為擺設,僅用於發公告或通知,其中師資隊伍的導師信息長期不更新。
導師回復這個問題,說明其研究方向是交叉領域,或比較冷門,了解清楚是對彼此負責。你郵件中是否只簡單提一句「XX老師,我對您的研究方向感興趣,期待能在您的指導下開展課題研究」?
不管如何解讀,起碼導師對你信息感興趣,已回覆郵件並期望進一步了解你。導師詢問你對其研究領域的理解是一種考驗,應當儘快認真回復。此時,小西建議:
1.搜索其他平臺信息。
理工類導師的話,XX重點實驗室、創新群體、課題組等平臺信息別錯過。在這類平臺,導師個人信息較為完善,尤其是有在研項目、近5年已發表論文等關鍵信息。
2.找尋導師在讀研究生。
大四在讀,對之前同樣報考該院校已錄取的學長學姐有過了解。就算不是一個導師,也可以請其推薦該導師在讀研究生來諮詢。或者,發動身邊同學、朋友幫忙找找也行。
3.檢索導師文章,別錯過英文論文。
重點查看論文摘要、發表期刊等了解導師研究方向。之前,有導師考察複試考生文獻閱讀,直接讓學生當面閱讀一篇文獻,1小時後講給她聽(不容易的)。
4.閱讀導師指導的研究生學位論文。
在哪裡查研究生學位論文,不用我多講吧。用院校+導師的關鍵詞檢索不難,大四在做畢設或畢業論文一樣需要。相比單篇文章,學位論文更能反饋導師研究內容。
注意,有個細節非常重要!
不要簡單地複製粘貼文章中的少量內容來回復導師,試著用你的專業基礎解讀。結合導師在研課題、發表論文,談談你對該方向的理解、興趣帶點或展望。
不要怕說得淺,此時你並沒有導師懂得多。只要回答不是太出格,自己力爭做好,導師基本都會認可。
若是跨專業考生,多學科交叉的優勢要體現。導師在招學生時,一樣需要其他專業學生,如環境工程土壤修複方向招生物學本科生。
同時,就該方向下載精讀幾篇頂尖期刊的文章,尤其是綜述類的,收穫不會小。不管是郵件溝通,與導師面談,或是複試的面試環節,精讀文獻後聊起來更有話題。
最後,我想說別焦慮,你已經開了個好頭,加油!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