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生辦構成作品展 美院教授給她的想像力打90分

2020-12-20 上遊新聞

12-20 15:34:4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重慶八中宏帆初級中學初二44班學生王星予,這兩天成了藝術明星。在教學樓一樓圓弧展覽室成列著30多副王星予的繪畫作品,展臺上還擺放著不少的藝術品,都是她用樹枝、石頭、砂礫、魚皮手工打造的。

學校師生們尋覓著海報《念·觀》來到畫展現場,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衝擊力,讓人震撼,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構成作品真是太奇妙了!」

13歲女孩開構成作品展

構成作品對普通中學生來說是一種陌生的事物,很多人從未聽說過,更沒有看過,觸摸過。

教了十多年中學美術課的溫培老師說:「像王星予13歲這個年紀,畫漫畫的,畫水彩的,出寫實作品的小孩我見過一些,但搞構成,並有如此見解的初二學生我還是第一次碰到。」

驚嘆於王星予的作品,溫培老師和她一起策劃了這次校園畫展。

王星予熱情招呼著來觀展的同學,給大家講起了自己的創作故事。

《點線始終》系列由6幅作品構成。王星予說,創作這個系列前,她腦子裡先冒出了一個詞語「疊加」,於是用筆在紙上畫了一些點,再用直尺畫了一些線,線和線交接處又出現了一些點,點一點相連又增加了一些線,如此層層疊疊,出現了很多面,再把不同的面用顏色來分出層次,差不多三個小時就能畫一幅。

畫室裡的作品主題都很前衛,有用樂譜為基底畫的《音與形》,有像數學幾何題一樣的求解分布圖《不為求解》,還有的作品叫《立方體的幻想》、《神經元與疾病》、《丁酉2016》。

作品有個性也有自己的風格

很多同學一開始完全看不懂王星予的畫,但聽了她的創作經歷,發自肺腑地佩服她:「畫得很有個性,也有自己的風格。」

王星宇闡釋了她對構成的認識和《念·觀》系列的看法。所謂構成,便是點、線、面的組合,一切事物皆可以從一個「點」發展,擴散。我喜歡點、線、面單純的表達,或許這種表達並不直接,但正是這種純粹又理性的構成方式,既暗合了某一事物的特徵,又能引發觀者對自身的追問,對世界的求索。

觀,即畫畫的構成;念,即思考的融入。對色彩、圖形的配搭,對線條的處理以及對元素的提煉 ,是一個從生疏到成熟的成長過程,同時又加入了不同的風格。「我的每一個作品都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在那些看似無常的構成下,蘊藏著不同觀念的思考。」王星宇說,在創造這些作品時,她喜歡在自然中提煉元素。行走造大大小小、縱橫錯雜的空間,從另一個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聯繫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其實,創造過程是無窮無盡的探索,我會繼續創作構成感的作品,創造出自己的風格,讓藝術融歸於生活,來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思考方法。

美院教授給她想像力打90分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郝大鵬今天(20日)也來到畫展現場,看了王星宇的作品,郝大鵬教授說,構成畫需要對物的認識水平很高,一般大學裡專業美術課才會涉及相關知識,現有的中學美術課很少會講授,「但這個13歲的初中生卻自己對構成造型進行了不錯的探索。看得出來這個孩子喜歡觀察物象,愛動腦子,空間想像力很豐富。如果她是我的學生,這些作品我給她想像力打90分。」

郝大鵬教授認為,這個孩子在藝術的道路上走下去大有前途。

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畫畫

班主任胡波老師說,王星予不僅在藝術上出類拔萃,學習也很優秀,是個全面發展的初中生。這學期,王星予獲得了學校的最高榮譽獎「宏帆之星」。剛入校時,全班民主徵集班徽設計,王星予的作品以最高票數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可,每次班級黑板報她也是老師最得力的助手。

在媽媽眼裡,女兒從小就喜歡帶著不一樣的眼光去發現身邊的美好,家裡吃魚,她會覺得魚皮是藝術品,看場電影,她會覺得電影票是藝術品,海邊漫步,她會撿來各種石頭、貝殼打磨成藝術品。

媽媽說,王星宇從幼兒園開始學畫畫,現在進入初中了,學習時間變得緊張很多興趣都中止了學習,但每周王星宇都要堅持畫畫,「能看到孩子做喜歡的事,我們做父母的很欣慰。儘管對文化學習會有一些影響,但我們會一直支持女兒的興趣發展。」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 攝影 楊新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爆破:記「爆破」清華美院優秀學生作品展
    美院「爆破」優秀學生作品展剛剛結束,展覽期間正是清華園春意盎然之時。「爆破」展便如春風般給美院帶來一陣神清氣爽,也給清華園增添更多藝術的芬芳。展覽在美術學院學生藝術中心舉行,由美院學生藝術協會(以下簡稱「藝協」)承辦,共展出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96幅優秀作品。
  • 湖北美院教授作品被溫州畫家剽竊出版,賠償金僅與維權費持平
    湖北美院教授作品被溫州畫家剽竊出版,賠償金僅與維權費持平 餘皓/楚天都市報 2017-12-10 15:09
  • 中央美院附中畢業作品展:文化使者「從這兒出發」
    中央美術學院附中AIP(國際藝術課程)2013年畢業作品展《從這兒出發》今天舉行,曾是文革後第一屆中央美院附中學生的馬剛校長表示,希望這批即將踏上藝術留學之旅的學生們,能夠把民族特有的東西帶到國外,成為文化使者和火種,將來在國際上產生影響。 《從這兒出發》學生作品展是AIP國際藝術課程七年多發展的一個印證,也是對中央美院附中60年校慶的獻禮。
  • 清華美院第一次研究生畢業作品展拉開2019屆畢業展大幕
    開幕式現場2018年12月5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9屆第一次碩士研究生畢業作品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1號廳舉行。導師代表、清華美院雕塑系教授許正龍講話魯曉波在致辭中說:「本次畢業作品展共展出了來自6個系的23名碩士研究生的近150件創作、設計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高興的看到不同專業的同學們良好的專業素養、研創能力和國際視野。即將步入社會的他們,擁有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和人文情懷。人才培養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根本任務。
  • 源同流異 「五代同堂」 首屆廣州美院海南校友美術作品展精彩紛呈
        12月8日,由廣州美術學院(以下簡稱廣州美院)校友會指導,廣州美術學院校友會海南分會、海南大學美術設計學院主辦的「源同流異 ——首屆廣州美院海南校友美術作品展」在海南大學美術設計學院美術館開幕。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攝影,100多幅/件體裁豐富的精選作品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展。
  • 他們是國內最具收藏增值潛力的藝術家——八大美院教授及其作品
    以傳承中國書畫為使命的九鼎國粹書畫院,籤約了許多來自八大美院的教授畫家。作為美院教授,他們將對時代的思考融入到美術學院深厚的學術傳統和藝術創作之中,開闊視野,深入生活,積極實踐,推動藝術走向社會,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 天津美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天津美術網訊 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的「版上行—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將於12月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將展出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17位藝術家的百餘幅作品,為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最新創作的一次集中展示。
  • 清華美院「畢業拍」拉開2018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序幕
    開幕式由清華美院教務辦公室主任原博主持,參展本科生所在系負責人、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指導教師及本科生3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曾成鋼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四年來,同學們從一個個對藝術有著懵懂熱愛的青澀少年,逐漸成長為在藝術與設計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的青年。
  • 中國美院優秀畢業作品展今天落幕 最火的畫是《湖畔大學》
    這是美院一年一度畢業展的最高潮:優秀畢業作品展以及博物館之夜。當天,美院的美術館一直開放到晚上10點半。  看到這個場面,上周在浙江24小時APP上報名參觀畢業展的讀者就要大呼「幸運」了。因為,其他觀眾都要排幾十分鐘的隊才能進場,他們不但有VIP通道,我們還請了本屆畢業展的金獎獲得者、油畫系第一工作室大四畢業生翟莫梵做導覽。翟同學的金獎畫作《湖畔大學》,也是展覽中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
  • 天津美院·臺灣藝大教師作品交流展啟幕
    天津美院·臺灣藝大教師作品交流展啟幕 2015-12-20 15:04:43·臺灣藝大教師作品交流展」20日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天津美術學院院長鄧國源在致開幕詞時指出,天津美院和臺灣藝大自籤訂友好校際關係以來,兩校的合作發展迅速,互派學生、教師互訪、舉辦教師交流展等不同的交流項目為兩校的合作發展、共同提升教學水平乃至兩岸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臺灣藝術大學美術館館長劉俊蘭受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先生的委託,代表臺灣藝術大學致辭。
  • 《藝展中國》詩虹繪畫作品展
    色彩與生命的交響文/趙玉昌2009年在中央美院見過畫家詩虹,她在美院時的作品也大都見過,我曾寫過這樣的感慨:「百分之百的繪畫,沒有任何摻雜。心血先流到筆端化作色彩,然後色彩交響在畫布,是至誠至熱的過程。」
  • 英傑硬石藝術博物館攜清華美院老教授展「重陽聚丹青」
    ,開館之際特舉辦了「重陽聚丹青」——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離退休老同志造型藝術作品展及「巖石的密碼」--李英傑硬石藝術作品展。北京英傑硬石藝術博物館、奧加美術館館長李英傑在開幕式上致答謝詞開館之際特舉辦「重陽聚丹青」清華美院離退休老同志造型藝術作品展及「巖石的密碼」李英傑硬石藝術作品展
  • 2017清華美院研究生畢業展推薦:梁佳卿
    2、2017年3月,斷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2014級藝術碩士7人作品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    3、2016年10月,油畫作品《家鄉人兒——建設者》入選「學院本色2016——中外美術院校學生作品展」。    4、2016年7月,油畫作品《家鄉人兒——棋牌樂》入選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寫實展)。
  • 在林風眠與蔡元培初遇之地,中國美院開啟90年校慶首展
    12月2日,法國斯特拉斯堡萊茵宮,中國美術學院與法國萊茵高等藝術學院在此共同舉辦「致敬2018」系列活動,由此也拉開了中國美院90周年校慶的序幕。斯特拉斯堡萊茵宮外景1928年春,受蔡元培聘任,28歲的林風眠在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院前身),擔任院長及教授,聘請潘天壽、吳大朋、林文錚、王代之、劉既漂、李金髮以及法國畫家克羅多等為教授。
  • 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全國美院院長邀請展作品選登
    展覽名稱︱Exhibition Name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全國美院院長邀請展展覽時間︱Exhibition Date2020年9月28日-10月30日20年來,大眾報業集團憑藉「報網端微」多個平臺,和省內外藝術家保持著穩定而密切的關係,也曾在各個發展節點推出了如「全國美協主席作品展」「全國畫院院長邀請展」等影響深遠的全國性大展、好展。適逢集團成立20周年的重大日子,又策劃推出了「全國美院院長展」。此次展覽有著很強的學術性。
  • 初二女生三科不及格 申請留級卻被拒
    初二女生三科不及格 申請留級卻被拒        按學籍,張先生的女兒小雨新學期將升讀初三年級,可她上學期期末的考試成績讓一家人對初三望而卻步。昨日,小雨的媽媽愁眉苦臉地告訴重慶晨報記者,女兒初二期末的成績很不理想,數學、英語和物理三科不及格,最差的只有30來分,離及格線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說明小雨初二的知識根本沒有過關。」
  • 中國美院畢業作品展部分作品被盜 學生抱怨安保力量不夠
    中國美院畢業作品展部分作品被盜 學生抱怨安保力量不夠 2016-06-05 08:59:22從5月底開始到今天撤展,一周多的時間內,中國美院學生把自己的畢業設計向社會展出,遺憾的是,展出期間,多件畢業生作品就遭到了觀眾損壞,部分作品甚至被「順」走了。  據了解,在這次作品展上被偷走的有染織系絲巾、IPAD、硯臺、宋代的鎏金勺子等。有學生抱怨說學校安保力量不夠,認為部分的觀眾素質有待提高。那麼,畢業展為什麼會丟東西?真的是觀眾素質低嗎?
  • 美院畢業展驚現「彩蛋」
    這是美院一年一度畢業展的最高潮:優秀畢業作品展以及博物館之夜。當天,美院的美術館一直開放到晚上10點半。看到這個場面,上周在浙江24小時APP上報名參加畢業展的20名記者就要大呼「幸運」了。因為,其他觀眾都要排幾十分鐘的隊才能進場,他們不但有VIP通道,我們還請了本屆畢業展的金獎獲得者、油畫系第一工作室大四畢業生翟莫梵做導覽。
  • 美術生這樣玩素描,老師見到作品打100分,創意佔了90分
    一些在學校裡的美術生們,他們往往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並且很多可以通過自己的畫筆,把這種想像力表達出來。 美術生是這樣玩素描的,老師見到後打100分,創意佔了90分。
  • 2019佛美和卡拉拉美院在泓鈺舉行Workshop活動-保護海洋生物
    一年一度的佛羅倫斯美院等院校藝術大師攜手中國青年學子暢遊環保藝術的海洋,利用回收廢棄物品將環保主題化作學子們手中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以提高人們對於環保這一當今世界主題的關注度和敏感性,把人們帶向嶄新的生活。歷屆泓鈺學子在Workshop中都表現不凡,在泓鈺學習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