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結束了,還過幾天就要公布成績啦,又是一年選學校選專業的時期了。作為一名資深高考迷。每年高考後,小編都會把國內各個大學及其專業研究一番。在這裡以自己和身邊人的親身經歷總結出高考填報志願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給學弟學妹填報志願起到借鑑作用。
1、先保學校,後保專業;
學校與專業的問題一直都是考生糾結的地方,如果分數不是足夠過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保學校還是保專業?如果學校是985,211;毫不猶豫選擇學校,專業服從調劑。現在專業與專業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各種學科之間的交叉都很多。所以專業對自己前途的影響也呈逐漸減弱的趨勢。很多學生迷戀熱門專業。熱門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今天的熱門會變成明天的冷門,說不定大學四年出來後,當初選擇的熱門已經變冷門了。還有就是適合自己的問題。我有個學妹也是聽說計算機專業是熱門,文科的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並且為了保專業不被調劑,一本的分數選了二本的大學。結果因為計算機專業對於文科女生來說難度稍大,加上自己完全沒有興趣,造成了幾門上級課程全部掛科,後來沒有拿到學位證,直接影響了她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真是得不償失啊。
2、公辦與民辦之間,儘量選公辦;
近年來很多省份都已經將原來的二本三本合併,加上很多獨立學院改名,造成了考生和家長分辨不清民辦,公辦。很多民辦大學對分數較高的學生都給予了入學獎學金誘惑,加上民辦大學各種特色資源以及靈活辦學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考生關注。小編也有一個同學,以過了一本的分數填報了一所民辦大學,原因是看中了那所學校母體學校的師資。不僅付了高額的學費,到了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很多大企業,國企都對民辦學校有偏見,直接亮出不要民辦高校的學生的規則,考選調生,參加三支一扶,也受到了不少歧視,雖然後面也憑藉自己的能力進入了一家不錯的企業,但是仍然為當初放棄公辦讀民辦的選擇後悔不迭。
3、如果只能選擇民辦大學,經濟範圍選擇學費高的大學與專業。
如果考生的分數只能上一所民辦高校。那麼一定要將學校所處的城市,專業,學校口碑進行綜合評估,將自己的分數,家庭經濟條件用到極致,在能力所及範圍內選擇一所最好的民辦高校。不要相信網上的什麼「畢業就失業」,「讀三本還不如讀專業」「當老闆的都是小學生」的論調。據小編調查,幾乎沒有本科生畢業不能就業的,只是工作環境,福利及薪資水平的差異,就算有些人起步比較低,以後混到高層的也大有人在。
最後,小編祝各位莘莘學子都如願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喜歡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