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傳真|「硬骨頭六連」,到底硬在哪?

2020-12-20 學習軍團

編者按

嶺南某叢林,裝甲步兵實彈射擊如火如荼,載員交替掩護果斷出擊;粵東某海域,陸海協同演練如期進行,兩棲戰車水際灘頭背水攻堅……盛夏時節,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官兵苦練打贏本領,用一場場實戰化演訓書寫新時代強軍答卷。

1964年、1985年,該連先後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授予「硬骨頭六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202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六連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硬骨頭六連」,到底硬在哪?

——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建設過硬連隊紀實(上)

■張聖濤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陳典宏 韓成

「硬骨頭六連」的榮譽室裡,珍藏著一把在戰鬥中拼彎的刺刀。每名邁進連隊門檻的官兵,都會首先來到這裡,聆聽這把刺刀背後的英雄故事——

72年前,它的主人、二班長劉四虎被十幾個敵人團團包圍仍奮力拼殺,一連刺死7個敵人,自己身中11刀,昏迷了10天10夜才被搶救過來。從此,這把拼彎的刺刀成了連隊的「傳家寶」。幾十年來,連隊一路轉戰南北,在一次次惡仗硬仗中打出了「硬骨雄風」的赫赫威名,敢於「刺刀見紅」的英雄氣,成為連隊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的精神密碼。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成績只屬於過去,任何一支部隊都面臨改革發展的考驗,六連也不例外。面對強軍興軍、建強陸軍的時代呼喚,面對改革重塑、轉型攻堅的現實挑戰,六連官兵如何擦亮「硬骨頭」這張精神名片?盛夏,我們走進「硬骨頭六連」採訪,在榮譽室裡、在功勳牆下、在班排宿舍中,記者試圖解答心中的疑惑——英雄硬六連,到底硬在哪?

硬在信念堅定——

六連的硬是一種「絕對聽指揮,隨時上戰場」的硬

戰爭年代,六連先後參加大小戰鬥161次;40多個小時打退敵人30多次進攻,全連140名官兵有127人血灑疆場,鮮血染紅整個山頭;連隊包攬全旅共同課目紀錄近六成……

越靠近、越了解、越震撼。記者走進「硬骨頭六連」這間近500平的榮譽室,細細閱覽每一面錦旗、每一張照片、每一份證書,感覺瞬間被一股強大的「硬」氣場震撼,被一股無形的「硬」磁場吸引,不由自主地帶領我們更深入地去傾聽、去探尋這支連隊的別樣之處。

這股「硬」氣場源自哪裡?「源自一茬茬官兵『絕對聽指揮,隨時上戰場』的忠誠基因。」指導員馮傑說,連隊堅持深學習近平強軍思想鑄牢軍魂,支部班子先學、幹部骨幹領學、官兵個人自學,不斷深化學習理解,廣泛開展「學習近平強軍思想、做新時代的好戰士」崗位實踐活動和「強軍有我、使命在肩」群眾性實踐活動,激發官兵幹強軍事業、擔強軍重任、為強軍奮鬥的光榮感使命感。

榮譽室是「硬骨頭六連」的一座精神磁場:新兵入伍、新任職幹部報到做的第一件事是參觀榮譽室,讀的第一本書是連史冊,唱的第一首歌是連歌《硬骨頭硬在哪》。80多年來,六連的紅色基因寫在一面面錦旗上,刻在戰鬥英雄的精神豐碑上,流淌在一代代官兵的血液裡。

記者在六連官兵宿舍採訪時發現,每個班排的房間,都懸掛著一面以戰鬥英雄命名的錦旗和戰鬥英雄畫像,每名官兵的床頭都張貼著「學習成長卡片」。「李福奎班」列兵何翰龍的床頭卡片上寫著自己今年的目標:「作為一名新狙擊手,力爭年底考核打個全優。」何翰龍坦言:「我們自打進連那一天起,就把『硬骨頭』精神當成了自己的全部,人人通曉連史、個個能當解說,大家每一次進步都代表『硬骨頭』的榮譽。」

「硬」氣場積聚「硬」磁場,一個個年輕的「硬骨頭」戰士不斷實現蛻變和超越,續寫著今天的故事和明天的連史。

「硬骨頭硬在哪,鐵血丹心聽黨話……」漫步連隊榮譽室,重溫入連宣誓、重唱鏗鏘連歌、重聽戰鬥故事,解說員、少數民族戰士艾力扎提·艾合買提心潮澎湃,面對鐫刻著英雄名字的榮譽牆莊嚴宣誓:「絕不能砸了『硬骨頭』招牌!」

作為大學生士兵,初到連隊的艾合買提,表現卻與現在判若兩人。生活習慣不一樣、訓練節奏跟不上,一度令他有些沮喪。指導員馮傑察覺到了艾合買提的情緒波動,專門找他談心,並培訓他擔任連隊榮譽室的解說員。

那段時間,艾合買提一有時間就扎進榮譽室。拼彎的刺刀、訣別的家書、帶血的挑杆……用心品味英模故事,艾合買提被連隊的「硬」磁場深深「吸附」,他下決心當一名真正的「硬骨頭戰士」。為了練強體能,他主動給自己加碼,每天一次3公裡武裝越野,還要多背一把槍,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再加30分鐘單槓練習。

如今,艾合買提不僅軍事素質越來越好,隨時準備上戰場的思想意志也愈發堅如磐石。

硬在能打勝仗——

六連的硬是一種「兩棲當尖兵,有我無對手」的硬

趙松,2008年入伍到六連,在「硬骨頭精神」磨礪下成長為一名幹部;2016年從八連回六連任副連長;2019年從其他連隊連長崗位再次回六連,成為第44任連長。

鍥而不捨、三回六連的原因,源於他在這裡能找到「軍人生來為打仗」的感覺。

新兵時的趙松,對「硬骨頭六連」的認識還停留在概念裡。第一個除夕夜,正沉浸在節日氛圍和思鄉情緒中的趙松,被一陣急促的集合哨音驚住了。「全連緊急集合!」聽到命令,趙松邊急忙向外衝,邊在心裡犯嘀咕:「大過年的為什麼折騰?」

新年的鐘聲敲響,全連結合完畢,時任連長王勇敢動員時說:「敵人不會過節,備戰更沒有春節!」這句話,在趙松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後來漸漸明白,春節拉動的傳統在六連已經保持了幾十年,「硬骨頭精神」就是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的臨戰狀態。

從此,他與六連結下了「不解之緣」:榮譽室裡拼彎的刺刀、排房裡「上鋪鞋尖朝裡、下鋪鞋尖朝外」的永恆戰鬥養成,都無時無刻地向他展示著六連敢戰勝戰的榮耀。

「『硬骨頭六連』是戰場的血與火鍛造出來的,枕著敵情睡覺,始終是我們不變的備戰狀態。」趙松目光透露著自豪說:「六連的榮譽史就是一部戰鬥史,革命先輩的鐵血作風浸染著每一名官兵,讓時刻準備打仗成為一種本能。」

換防後的第一次陌生地域實彈演習,為保安全,有人提出提前踩點,六連堅決反對:「打起仗來敵人不會提前暴露目標,這樣的做法不可取!」連隊嚮導演部請戰,不僅打臨機出示目標,還加碼把建制內火器全打一遍。演練當天,六連第一個在複雜環境完成遠距離海上航渡,第一個不經預演在陌生地域整建制實彈射擊,打出了滿堂彩。

硬骨頭連隊,塑造硬骨頭士兵。在六連,每名官兵都在挑戰極限中立起練兵備戰的「硬標杆」。

前年,全旅組織建制連考核,戰士劉磊發高燒39攝氏度,連隊考慮他的病情,準備讓他不參考。得知情況,劉磊直接找到指導員說:「『硬骨頭六連』的兵不能慫,也不能給連隊拖後腿,我必須參加!」

考核當天,在連續完成5公裡越野、400米障礙等課目後,劉磊已經虛脫得像團棉花。考單槓二練習時,劉磊因體力不支,嘴巴重重磕在單槓上,他吐出嘴裡的血和半顆門牙,強忍劇痛一直堅持,最終獲得優秀成績。至今,他的門牙還有一塊缺口,劉磊笑稱:這是他特有的「硬骨頭」徽章。

除了勝戰一無所求,為了打贏一無所惜。近三年來,六連基礎訓練和專業訓練成績始終保持全旅第一,19人次打破了9項旅紀錄,16人次在集團軍以上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

硬在作風頑強——

六連的硬是一種「報國敢赴死、逢敵必亮劍」的硬

2019年8月的一場實兵對抗演習,六連擔任藍軍,戰鬥膠著狀態,連隊受領狙殺紅軍旅指揮員任務,5人偵察小組穿插至紅軍指揮所附近,為了等待戰機,硬是在悶不透氣的地下工事內,忍受著40攝氏度的高溫,潛伏了3個多小時,沒有一人出來透口氣,最後成功實施「斬首」,一舉扭轉戰局。

對六連官兵而言,過硬的作風養成,是部隊戰鬥力的集中表現。隊列行進,走直線、拐直角、擦褲縫;參加集會,響三聲、正三相、整三步,一看一聽就能分辨:「這是六連的兵!」

治軍鐵律,一嚴到底;生死考驗,一往無前。六連官兵把戰爭年代刺刀見紅的作風作為硬骨底色,不斷砥礪強軍徵程上敢打必勝、勇敢頑強的血性膽氣。

一次航渡訓練,戰士李昭軒駕駛戰車突遇狂風,戰車瞬間被巨浪覆蓋,發動機熄火,隨時可能沉沒。危急關頭,車長史衍凱沉著冷靜,憑著過硬能力應急處置、果斷操作,最終排除險情。

一次課目演練,由於雲梯溼滑,班長楊樹林從5米高處跌落,右小臂重重摔在石頭上,瞬間動彈不得。有人勸他退出演練,他堅定地說:「右手不行有左手!」緊接著,他單手支撐爬過泥塘,左手完成戰鬥射擊,用牙齒拉開導火索爆破鐵絲網,高標準完成一系列戰術動作,演練結束才發現手臂粉碎性骨折。

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持到底的後勁,戰爭年代傳承下來的這「三股勁」,在今天的六連官兵身上,已外化為建功軍營、練兵備戰的蓬勃動力。該旅領導說,軍事實踐鍛鍊、重大任務錘鍊,是培養官兵「硬骨頭精神」的重要平臺和契機,沒有艱苦的日常訓練,沒有超常的意志考驗,摔打不出英雄的「硬骨頭戰士」。

正因如此,在六連,人與人比、班與班爭、排與排抗成了一種風尚。大家爭得最多的是比武的機會,看得最重的是拼來的榮譽。與六連交過手的官兵都講,六連人骨子裡有種逢旗必奪、逢戰必勝的勁頭。三年多來,六連先後接受8個連隊近20次挑戰,無一敗績。

短評: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

「硬骨頭六連」是全軍響噹噹的英雄連隊。進入新時代,六連在改革強軍大潮中鳳凰涅槃,在調整移防大考中整裝前進,不斷續寫硬骨雄風的新輝煌,成為新時代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

過去,六連是執行毛主席軍政路線的一桿紅旗;今天,六連是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建連育人的時代標杆。可以說,新時代「硬骨頭六連」的全面進步,是高舉旗幟看齊追隨鍛造的全面過硬。新時代「硬骨頭六連」的先進事跡,將激勵廣大官兵更加堅定對強軍思想的政治信仰,更加主動踐行強軍目標、投身強軍實踐、爭當強軍先鋒,砥礪不懼生死的血性膽氣和敢戰勝戰的過硬本領,加速鍛造面向一流、所向披靡的精兵勁旅。

習主席在給六連官兵的回信中指出,要「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這是對連隊官兵的殷切囑託,也是對全軍官兵的號令指示。硬骨頭精神,不僅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當前,我國面臨的壓力阻力前所未有,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的風險挑戰空前增多,更需要全社會大力弘揚「硬骨頭精神」。越是困難越敢上、越是艱險越向前,我們要始終保持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做到泰山壓頂不彎腰,以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和奮進姿態,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 | 張聖濤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陳典宏 韓成

攝影 | 張永進 李彬

視頻丨陸張良 陳昌帥

來源 | 陸軍新聞·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 鄒 菲

責 編:杜海豐 周 舟

相關焦點

  • 錢塘江八一特稿丨我和硬骨頭六連的親密接觸
    7月2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授予硬骨頭六連「時代楷模」稱號,並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這也是六連繼1964年被國防部命名為硬骨頭六連、198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之後,獲得的新的榮譽。1978年3月,在全軍大學硬骨頭六連的熱潮中,我從蘇北農村穿上軍裝,來到杭州西郊的六連所在的步兵第一師二團紅三連,當了一名戰士。記得軍營第一次失眠,是在去硬骨頭六連展覽館參觀的前一天晚上。聽說第二天就要到全軍聞名的硬骨頭六連參觀,我和所有新兵一樣心情十分激動,起床號還沒響就出發了。走了20多公裡的山路,我們終於來到硬骨頭六連展覽館。
  • 「硬骨頭六連」為什麼那麼硬?
    走下訓練場,該連指導員馮傑說:「今年年初,習主席給我們回信,勉勵我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革命戰爭年代,我們信念堅定,在炮火硝煙中立下赫赫戰功;從戰火硝煙中走來,我們要傳承鐵心跟黨走的忠誠基因,做聽黨話、跟黨走的『硬骨頭』戰士!」硬骨戰士永向黨,「硬」字戰旗別樣紅。
  • 「硬骨頭」,憑什麼?
    2020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我軍一支英雄連隊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連隊「時代楷模」稱號,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表彰該連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這個連隊就是享譽全國全軍的「硬骨頭六連」。
  • 「硬骨頭六連」:尖刀淬火更鋒利
    「1948年2月,瓦子街戰鬥中,六連在40多個小時裡,打退敵人30多次由排到營規模的進攻,一步不退。全連127名官兵血灑疆場,鮮血染紅整個山頭……」烽火中誕生的「硬骨頭六連」參加大小戰鬥161場立下赫赫戰功,「硬骨頭精神」殺出了令敵膽寒的血性膽氣。歷經戰火洗禮,六連官兵深深懂得:殺敵本領強,才能打勝仗。
  • 「硬六連」,持久過硬憑什麼?
    「他們對訓練甚至有點『苛刻』」「六連不可逾越,是No.1」「六連人的眼裡沒有最好成績,只有更好成績」……在第74集團軍某旅採訪,只要提及「硬骨頭六連」,大家便會不約而同豎起大拇指,投以佩服和羨慕的眼神。
  • 每日一詞∣硬骨頭六連 the hard-boned sixth company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並向官兵們和他們的家人致以新春祝福。
  • 九江軍分區領導到潯陽區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走訪慰問
    9月16日上午,市軍分區政委餘文生與硬骨頭六連官兵一行來到潯陽區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走訪慰問學校師生,共同出席市軍分區向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捐贈儀式。餘文生一行實地查看了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參觀了「硬骨頭六連」榮譽室,詳細了解了學校教學、管理等方面情況,並座談交流認真傾聽了學校的意見建議,對學校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 「硬骨頭六連式連隊」一連戰友河北正定紅色之旅
    2018年5月18~20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71師212團1連戰友在河北省正定會集,瞻仰革命聖地西柏坡,舉辦文藝晚會,開展紅色之旅。1978年6月4日被北京軍區授予「硬骨頭六連式連隊」光榮稱號。連首長受到原黨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華國鋒同志和北京軍區首長(副總理兼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政委秦基偉、副司令傅崇碧、副政委萬海峰…)的接見和勉勵,《解放軍報》和新華社記者以《班子硬,士氣振》為題,對「硬骨頭一連」的先進事跡進行過專題報導。
  • 「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暑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暑期家訪活動是「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落實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活動。(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 供稿)
  • 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省教師全員遠程培訓
    九江新聞網訊(鄧仲宜)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印發的通知》要求,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積極做好組織全體教師參加2019—2020學年度中小學(幼兒園)「網際網路+教師專業發展」全員培訓工作。硬骨頭六連希望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省教師全員遠程培訓,目的是充分發揮網絡遠程培訓的優勢,對全體中小學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 織裡「三改一拆」連啃「硬骨頭」
    織裡「三改一拆」連啃「硬骨頭」 發布時間:2017-12-22 09:32:06 來源:湖州日報 通訊員 錢民 記者 鄭嵇平   「我們今年加大了對違章建築的整治力度,這個堆場碼頭就是其中的一個整治重點,也是要啃的第一塊『硬骨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織裡分局織裡分隊相關負責人說。  此前,考慮到此處面積比較大且周邊並沒有比較正規的停車場,在場地清理完成之後,織裡街道聯繫規劃部門,對這一區塊的再利用進行規劃設計,進行了多次的填土作業,在市政部門的協助下,一座嶄新的停車場現已初具規模。
  • EastFax 收發傳真六步曲
    已下載個人版的朋友,不用費時間去EastFax網站留言等待他們技術人員的回覆,按照我下面的六步曲操作,保你兩分鐘學會使用:  本地下載:EastFax智能傳真軟體 6.5  一、登陸服務端  軟體安裝成功後,將在桌面上生成兩個圖標,一個是深蘭色的服務端圖標EastFax Server,另一個是綠色的客戶端圖標
  • 軍營迎來「小小兵」( 1 / 13 )
    軍營迎來「小小兵」——新疆軍區某團「軍營開放日」見聞11月16日上午,新疆軍區某團迎來了駐地塔孜洪鄉八村小學的40多名學生,官兵們精心準備的「視聽大餐」給學生們帶來一次難忘的軍營「初體驗」。該團領導介紹,他們與該村共建以來,開展「軍營開放日」活動已經成為常態。學生們一下車,就被軍營裡的「新鮮事物」吸引,興奮得又蹦又跳。他們走進民族六連,參觀連隊榮譽室、班排宿舍、戰備庫室,被一張張斑駁的歷史照片、獎狀,生動的連史故事,稜角分明的擺放深深震撼,小臉蛋上時而緊張肅穆,時而充滿敬佩。
  • 考研哪科最難?英語首當其衝,這些硬骨頭不啃掉很難有大幅度提升
    那麼考研到底難在哪裡呢?請看這首打油詩,「考研難,難於上青天,數學和英語開卷何茫然,政治、專業課每天背不完。」這麼看來,好像沒有一科是不難的,如果非要爭個高下,你覺得哪一科是最難的呢?那麼英語到底難在哪裡呢?知道難在哪裡才能在前期就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這樣到了後期才能有的放矢!
  • 軍營廣播「小兵驛站」的逆襲之路
    軍營廣播「小兵驛站」營連成立軍營廣播站!這個消息讓官兵一時之間「議論紛紛」,「早上時間緊,大家都忙著洗漱,哪有時間聽那個……」。在「站長」教導員胡修海的努力下,被大家不屑一顧的廣播站兩個月後成功逆襲,成為官兵心中別具特色的「心靈驛站」。每天早操結束,廣播站都會播放早間新聞。軍營廣播站對全營音響終端控制。為各連、營部安裝了廣播終端設施,確保廣播聲音對全營各個角落全覆蓋。
  • 論硬骨頭和軟骨頭
    於是馬上去找書,意在帶書作弊,此時已經無法顧及作弊的事情了,那是一種狗急跳牆的感覺,哈哈,匆忙中就連那本用來作弊的書都找不到了。那種感覺真是有如入地獄的感覺。做個硬骨頭,而且越做越硬。
  • 黃金首飾有18K,5G黃金,3D硬金,到底買哪一種更好?
    說起黃金首飾,沒有哪個人不愛,而黃金首飾種類繁多,常見就有18K,5G黃金,3D硬金等,那麼到底選擇哪一種好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3D硬金第一種:3D硬金,3D硬金指的是通過電鑄工藝製作出來黃金首飾,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形狀複雜、精細、硬度高、抗磨性強的中空足金等,其中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提高黃金的硬度,使得黃金首飾更加耐磨
  • 《戰旗美如畫》看「平型關大戰突擊連」劉鑫的新兵成長日記
    本期講述的是「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最小戰士劉鑫,看他如何從稚氣懵懂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營鐵血硬漢。他因此從一眾新兵中脫穎而出,成為「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新型步戰車中年紀最小的炮長。  完成第一階段單兵作戰訓練任務後,包括劉鑫在內的30名新兵將受領第一道「戰書」——奪連旗。作為入伍的第一堂課,30名新兵將第一次衝上「戰場」,突破由老兵組成的火力攔截,佔領102高地,奪取屬於「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的連旗,由連長帶隊的老兵們則早已潛伏在各處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