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對待客戶一樣對待自己的家人

2021-01-09 柔辰健康

前不久和朋友聚會,飯桌上聊起了一個讓人深刻反思的問題,父母慢慢變老了,但是我們對他們的關注也越來越少了,工作、事業、孩子、家庭這一件件事情模糊了父親母親正在我們眼前慢慢變白的頭髮,反倒是父母因為這每一件事對我們的關注越來越多,席上小陳聊到這壓抑不住的情感立刻湧了上來。

前幾天,下班後在家打遊戲的小陳,突然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正在興致上的小陳不耐煩的把電話接了起來,對面是母親慈祥的問候:「兒子呀!在幹嘛?在家還是在公司啊?」小陳:「媽,有什麼事,你快說,我正在忙呢。」母親一聽到兒子在忙焦急的說:「在忙呀,那我長話短說,不打擾你工作,這兩天天氣變涼了,你和小桂多穿點,你爸給你們弄了兩隻雞,宰好了送來給你們煲湯,補補身子,別生病咯,好吧!周末,等周末你們休息在家,媽媽給你們送過來。」「媽,又給我們送吃的呀,這邊不是買得到嘛!你就不要費勁大老遠送過來了,周末我加班,不在家」一旁的媳婦聽到了,立馬跳了起來,瞪了小陳一眼,一把搶過了電話「媽,我是小桂,周末我在家呢,您過來吧,叫上爸爸一起,我們一起吃飯。對了媽,東西沉,來的時候你們慢點,我開車去車站接你們。」

電話掛了以後,小桂生氣的對小陳說:「怎麼能這樣對自己的爸媽呀,這是爸媽的心意,他們老了,他們的這點心思你還看不出來嘛,你要是對爸媽有對你客戶一半好就好了。」說道這小陳好像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周末親自去車站接了爸媽回家,回到家又是端茶送水又是捏背按摩的,吃飯時還和父親杯酒言歡暢所欲言,老兩口樂的合不攏嘴。第二天要走時不舍的看著兒子和兒媳婦,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小陳說到這時,所有人雅雀無聲,心裡都在想,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兒時到現在,父母對我們的愛和關注都是有增無減。我們並不是不孝、不懂或不關心,而是無意間傷害了這份習慣的愛。

我們朋友圈每隔一段時間都可以看到不同人對父母的那份負罪感,但又有幾個人真正的做到一些實事,回頭來再看看大家是怎麼對待客戶的。未成交的客戶,每天一個問候簡訊,三天一個的電話,天天都巴不得見上一面,見了面噓寒問暖,就像追女孩一樣。成交的客戶,一周的小飯局,一個月的大飯局,逢年過節的登門送禮,像兄弟一般的無微不至。

其實我們只是對利益做到了我們該對愛做到的事情,兩者不是不能並存,完全可以同時進行呀!在發簡訊時多發一條給父母,買禮物時多帶一件給父母,多和父母吃吃飯。家人付出無私的愛,我們也需要懂得回報的,而不是習慣的搪塞,無視,甚至是拒絕。

我做大健康培訓那麼多年,見過的很多像小桂這樣的女孩,她們無疑是對愛的積極者和執行者,也是我堅持把健康理念和愛傳遞到每一家人的動力,但是知識畢竟只是執行愛的工具,保障家人健康。但是關鍵還是要喚醒大家那份最初的幸福。

如果像對待客戶一樣對待自己的家人,你能收穫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如果像對待客戶一樣對待自己的家人

相關焦點

  • 馬裡奧·梅爾奇奧特:「我像家人一樣被對待」
    「我喜歡俱樂部裡的溫暖」-您在雷恩的時光還記得什麼?-這些是我保留的團隊記憶。讓我們覺得自己來對地方了。在雷恩,我像家人一樣被對待。-您轉到雷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您是聯賽中最好的防守者之一……-成功的秘訣是決心。如果訓練從上午9點開始,在早上7點,我會在訓練開始前慢跑。更衣室裡沒人知道。我當時30歲,我想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隊中其他球員相同,然後展示自己的足球素養。-儘管語言障礙,您也很快成為了統領的人...
  • 像對待新冠病毒一樣對待負面情緒
    新冠病毒讓輕視他的人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必然或多或少都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果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控制或疏解,造成了潛在危害不一定比新冠病毒要小。
  • 像春天對待櫻桃樹般對待自己
    他對笛卡爾的思想也瞭然於心……於是我徹底崩潰了你看知識的網絡是這樣產生的,焦慮也是樊登說你之所以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你是一個有著固定型思維的人,你讀書的目的不是因為好奇,不是因為好學,不是因為對知識的渴望而僅僅是因為你要成為一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一個無所不知的人,一個跟某某某一樣知道那麼多的人
  • 自我關懷丨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己
    如果是後者的話,有一個隱而不現的問題就浮出了水面——為什麼我們習慣於對自己不寬容?或者說,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包容和喜歡其他人一樣,包容和喜歡自己?事實上,心理學家們正致力於推倒這「存在、而未必合理」的自我對待方式。人們本可以溫和接納自己的一切失誤和不足,用善意看待自己身上的一切。
  • 對待朋友暖心的處女座,對待家人又是什麼樣的?
    對待朋友暖心的處女座,對待家人又是什麼樣的呢?工作中的處女座總是會提前做好所有的準備,可能會用得上的資料都會早早的準備出來。工作中他們可能沒有很好的創新點,但是執行能力確實很強的。學習中的他們也會非常主動地去學習,會努力地考證書,增加自己的閱歷,甚至第二天所學的東西他們都會提前的預習好。每次的作業不用督促不用提醒,就會保質保量的完成。在感情方面,他們對待伴侶的要求可以說是很高。那麼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他們對待自己的親人是什麼樣的?對待自己的朋友又會是什麼樣的?今天就跟我一起來仔細的研究一下處女座吧。
  • 「像對待領導一樣對待父母親」我並不完全贊同這一觀點。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像對待領導一樣對待父母親》文章內容很樸實,對於我們這些兒女們來說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但在父親面前僅僅只做了一次,就讓父親如此高興,還誇自己孝順。可悲呀!此時的兒子陷入了沉思,他決定以後要好好的對待自己的父母親。最後文章給出的觀點是:兒女們應該要像對待領導一樣對待我們的父母親。看完這篇文章以後,我也沉思了好久。
  • 對待家人的態度,是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平時他也沒少聯繫老同學,但是每次大家看到他對待家人的這番態度後,都避而遠之。一個人對待自己的家人都可以惡語相向,那他對待外人再怎麼恭敬,也不可能是真心的。反之,如果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把家人放在心上,那他們的人品一定不會差,因為善待家人的人,同樣也會善待朋友。
  • 對待患者像對家人一樣用心——記泰安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
    「不斷深耕醫術,對待患者要像家人一樣」「作為醫生,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庫,深耕醫術,鑽研技術。」在泰安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這個大家庭裡,有能力卓越的老專家、有踏實努力的青年醫生,有任勞任怨的護士,以及勤懇好學的實習醫生。他們平均每天要接診100多個病人,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繁忙中度過,但他們從不放棄學習。
  • 對待外人很禮貌,對待家人卻愛無理取鬧的星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人類的奇妙就在於對於不同的人可以展現出不一樣的性格特點。有些人對待外人兇狠無比,可是對家人卻溫柔如水;不過有些人對外人和善禮貌,可是卻總是在家裡無理取鬧。下面我們家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在外面是小公主回家就是小霸王的星座吧。
  • 謝謝你們像親人一樣對待我們
    2月24日晚上6點,上夜班的鄞州二院馳援湖北醫療隊員、急救醫學中心醫生周強像往常一樣,換上一身「臃腫」的裝備,進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3-3新冠肺炎病區,開始挨個房間查房。當周強醫生來到80歲的患者張婆婆床邊時,老人將一封提前寫好的感謝信塞到了他手裡。
  • 海底撈對待顧客像家人,網友吐槽價格太貴,價格和服務你怎麼選?
    海底撈對待顧客像家人,網友吐槽價格太貴,價格和服務你怎麼選?說起火鍋,很多人都知道海底撈,海底撈全稱叫: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張勇創立於四川簡陽,那時候店裡就只有4張桌子。張勇他們那地方本來就很窮,自己當時也不服輸和妻子到了外地,存了點錢之後,開了一個小店,當時沒有什麼手藝,生意很差,有一天下雨,一對夫妻帶著孩子來到這家店吃飯,問有沒有火鍋,張勇他們也是喜出望外的說:有。
  • 對待家人與對朋友的區別,為什麼身邊一些老好人會對家人亂發脾氣
    說起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行者認為,主要是我們對待家人和朋友,有兩套完全不一樣的要求標準。一般我們對待朋友都沒有什麼要求和期望,朋友在一起就是玩,開心就好。你一般不會對他有什麼要求,但是對待家人就不一樣了,我們很多人都會對家人有要求。覺得家人是我們最親的人,應該理解和支持我們。所以一旦有些做得不到的地方,你就會感覺接受不了。
  • 姥姥對待媽媽的方式,像極了媽媽對待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是的,你是不是也經常感覺自己的家人在某些方面很像很像媽媽對待你的方式像極了姥姥曾經對待媽媽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常毫無例外地長著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離奇。 智力遺傳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同時受到環境、營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據科學家評估,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佔50%—60%。
  • 為什麼你對待家人,沒有好態度?
    這像極了很多子女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覺得自己的父母跟不上時代了,我們很多一看就懂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像高科技一樣,怎麼都弄不懂。因此我們就會在不經意間,說出一些嫌棄他們笨的話語。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凡事都愛發脾氣,他們總是教育孩子要有教養、有涵養、有修養,其實他們自己是做不到的,就連他們自己都像一枚不定時炸彈,又怎能要求孩子遇事時處亂不驚,沉著鎮定呢?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感嘆,把好的一面都留給了別人,而傷害,總是留給了自己親密的家人,為什麼會這樣呢?
  • 客戶要區別對待?當然!看《三十而已》,學王漫妮的銷售技巧
    摳門的相親男帶女朋友來到店鋪,為了展示自己的消費能力,在女友面前故意顯示自己與櫃姐很熟,王漫妮沒有揭穿他,而是配合他,給他充足的面子。相親男的冷嘲熱諷並沒有影響到她的情緒,繼續保持超高熱情的銷售態度,最終相親男不得不咬牙消費,哄得女朋友很開心。
  • 如果你是你的父母,你會怎麼對待自己
    豆瓣上有個熱門話題,叫做「如果你是你的父母,你會怎麼對待自己」。這世界沒有平行時空,這樣的話題只能是假設。但生活是真實的,在聲討父母的時候我們可能也做了父母。那麼你做的,是否比你的父母要好呢?這其中的原因正是不同家庭的教育技能不同,養出的孩子自然不一樣。 將養孩子視為一種技能還有兩點好處。 第一,這能讓我們在犯錯的時候不會過於苛責自己,不因為追求完美而倍感壓力,而是保持開放和學習的心態,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學習更有用的教育知識。 第二,這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父母。
  • 像母親對待孩子一樣辦理青少年犯罪案件
    針對此類案件,長垣檢察院要求辦案人員「像母親對待孩子,像老師對待學生,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對於個案特點,既查明事實,又曉之以理,鼓勵他們重新做人。    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教活動    針對青少年,長垣檢察院開展了諸如法律知識講座、模擬法庭、假期法律教育等一系列的法制宣教活動。
  • 伊隆·馬斯克媽媽:「我沒有像對待嬰兒那樣對待他們」
    我最小的託斯卡(Tosca)正在通過自己的娛樂公司製作和導演電影。我告訴他們,我是通過向他們介紹辛勤工作並讓他們遵循自己的興趣來做到這一點的。讓您的孩子決定他們想要什麼我像撫養父母的小時候一樣撫養孩子:要獨立,善良,誠實,體貼和有禮貌。我告訴他們努力工作和做好事的重要性。我沒有像對待嬰兒那樣對待他們或責罵他們。我從來沒有告訴他們要學習什麼。我沒有檢查他們的作業。那是他們的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繼續通過自己的決定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 我要像春天對待櫻桃樹那樣對待你
    夕陽已經卸山了,像是做了一場美麗的春天的夢那樣。大家戀戀不捨地起身告辭。 ——鹿橋 《未央歌》 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 看這滿園的欲望多麼美麗。 我要像春天對待櫻桃樹般地對待你。 ——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 對待陌生人總是很熱情,對待自己人,卻要求苛刻
    對於生活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和想法,其實在生活當中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磨難,但如果你在生活當中和其他人換一種方式和方法,你可能會發現不一樣的人際關係,可能你在和某人相處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人實在太討厭了,也會覺得你身邊的某一個人實在是太笨太蠢,不願意和他有過多的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