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頻道」(ID:baguanvpindao),作者:Rickzhang,36氪經授權發布。
7月27日早間,港股上市的萬達酒店股份發布公告顯示,公司的上市股票於7月27日上午9:00開始在港交所暫停相關交易,以便公司刊發重要的出售資產公告。
這段消息引爆了整個媒體圈,被很多媒體解讀為萬達酒店股份即將整體打包出售的前兆。
兩個多月前萬達酒店發展曾發布盈利預警,稱今年一季度未經審核的綜合收益預計跌幅將不少於40%。包括來自物業銷售的終止經營業務收益,萬達酒店發展未經審核綜合收益的跌幅將不少於50%。
這意味著在整個萬達集團收入驟降的情況之下,萬達酒店已經不折不扣成為王健林心中的負資產。
而萬達酒店股份在王首富2017年打包出售77間文旅酒店之後,已經劃歸到商管集團的萬達酒店股份,在整個王健林的萬達集團旗下屬於非常小的資產。
財報數據顯示,萬達酒店發展2019年實現營收8.12億港元,同比僅增長0.1%;淨虧損1.5億港元。而據萬達商管集團年報數據,2019年萬達商管實現營收786.56億元人民幣(約合870.88億港元),相比之下,來自酒店運營的收入「不值一提」。
當然在王健林之前出售過酒店資產之後,目前的萬達酒店發展已經轉變成一家文旅+酒店運營的輕資產公司。而以輸出品牌和管理為主的萬達酒店股份,曾被王健林認為是自己旗下萬達集團轉型的一個成功案例。
但現在,傳言中的萬達酒店股份即將整體出售的事實表明,對王首富而言,現金為王依然是一個最核心的選擇。
畢竟從當前萬達集團的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首富家的餘糧也不多了。
就在萬達酒店股份發布疑似準備轉讓的公告前一天,新京報記者發現萬達集團布局的早教平臺寶貝王控股公司發生股權變更,萬達集團100%的股權已經轉讓了出去。
這意味著曾寄託王健林厚望、布局超過六年的早教平臺,徹底跟首富沒有了任何關係。
2015年在參加綠公司年會的現場,王健林表示自己正在選擇一個兒童早教平臺跟萬達廣場共同發展。而截至2018年,萬達旗下的寶貝王在全國已經開店超過250家,成為早教領域中的領頭企業之一。
王健林甚至在2018年萬達年會的現場,特意就寶貝王的事情發言表示:「寶貝王有可能超過萬達電影,成為萬達集團又一個新的核心企業。」
但僅僅兩年過後,曾經的核心資產就被無情的剝離。
同樣在7月份,王建林另一個看中的輕資產公司萬達體育,在上市一年之後也完成了出售旗下資產的工作。
剛剛披露的消息顯示,在三月份萬達體育集團已達成出售世界鐵人公司的一項股票購買協議後,旗下世界鐵人公司被先進出版公司的收購事宜正式完成,萬達體育為此收入約7.3億美元現金。
畢竟,今年6月才姍姍來遲的一季度財報顯示,萬達體育第一季度總收入為1.637億歐元,跌幅為26%;淨虧損2370萬歐元,相較2019年同期虧損886萬歐元來說繼續擴大。
選擇出售世界鐵人公司,萬達體育的一個重要理由是為了減輕負債。
眾所周知,萬達體育由萬達體育中國、盈方和美國世界鐵人公司三大資產組合而成,是依靠王首富高舉的「買買買」戰略拼湊的體育帝國,而老王瘋狂「買買買」的後果便是債臺高築。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萬達體育負債總額為17.6億美元(約合125億人民幣),其總槓桿率已經超過3倍這個危險值。
再加上疫情的突然襲擊,使得在公開場合舉辦的體育賽事變成了奢望。而完全依靠公開體育賽事獲取現金流的萬達體育,就此陷入了一個恐慌的境地。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萬達體育籌備的各項賽事紛紛停擺。這意味著萬達體育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非常不理想。
從當前萬達不斷出售的各級資產可以看出,王健林現在對現金流非常看重。尤其在疫情面臨的當下,凡是能保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王建林會加大投入,而凡是不能穩定產出的資產,他現在都在積極的剝離。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可以顯示出,王首富手中確實缺錢。
王首富缺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主營的地產業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情況非常不好。
眾所周知,萬達是靠地產起家的。雖然經過王首富當年一波騷操作,把酒店文旅賣給了富力,把萬達廣場賣給了蘇寧,使得萬達集團從地產公司成功轉型。甚至在很多時候王健林不無得意的表示,當前的萬達是一個完全的輕資產公司。
但其實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萬達集團真正的基石依然是地產業務。
在剛剛舉辦的萬達地產半年工作會議上,時任地產總裁呂正韜表示萬達地產上半年的銷售任務完成非常不好,僅完成年度指標的不到30%。
根據相關報導,萬達地產上半年全國銷售僅完成不到250億,據全年800億的銷售指標差距非常大。
而主營業務的回血不及時,徹底拖累了集團其他業務板塊的發展。造成的後果就是,地產總裁呂正韜在會議結束後三天悄然離職。
自從和融創的世紀大交易後,王健林一度將地產集團的地位貶至商業集團的附屬,這也是那時候這位前首富宣傳萬達是輕資產公司的一個表現。
但在看到2019年經營數據統計報告後,他終於明白過來,什麼都不如地產帶來的現金流香。
因此,在今年年初的萬達集團全體高管會議上,重振房地產是大家達成的共識。但怎麼做,多年前就號稱退出住宅地產的王健林已經顯得有些生疏了。
2019年,萬達地產前總裁呂正韜曾在內部強調,地產集團要全力向住宅開發進軍。但在這件事上,老王一直不同意。他這十幾年不停的在強調:萬達廣場還是我們的根本。
現在商業地產陷入漩渦,住宅的動靜又沒有完全鋪開,猶猶豫豫之間,老王已經耗盡了萬達地產的最後一絲勇氣。
更好玩的是今年2月份在春節過後,萬達地產原來的東西南北4個大區被合併成南北兩個大區,而7月在前任總裁卸任之後,王首富親自操刀又將原有的4個大區恢復。
在首富眼中這是下放經營權的舉動,但是在地產界的資深人士來看,這其實是一個不得已的妥協。
原本計劃的將整個萬達廣場全部轉移給蘇寧之後,萬達地產轉成一家商管集團,成為獨立的輕資產管理公司,但這樣的操作在當前的市場局面之下已經被證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現在萬達地產既缺資金,又缺土地儲備,王首富想重新開始地產業務並不容易。為此他必須重拾以往的山頭主義,將之前那些在地方有巨大能量的「諸侯」重新用起來。
效果立顯。已多年不拿宅地的萬達,最近罕見在江蘇鹽城拍下一宗純住宅地塊。
而據說最近老王瘋狂的出差、見朋友拉關係,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萬達地產去拿地。
由於萬達地產並沒有上市,使得老王通過資本市場獲取資金的方式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只能靠集團內部的輸血。而被萬達寄予厚望的酒店和體育兩個上市平臺在最近的表現非常不好,又出現了收入的負增長,使得資本市場上融資輸血的渠道受到了阻礙。
這很可能才是首富出人意料開啟賣賣賣模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沒錢的時候,對於王健林來說止損也是一種王道。
今年年初,位於廣州黃埔的萬達國際醫院項目悄然停止就是王首富止損的表現。現在,萬達集團正式向廣州市政府申請撤出,項目地塊開始轉讓。
由於在2018年王健林把大健康業務作為整個集團的發展方向,他曾明確提出在2019年年內要在全國投資建設五家國際頂級醫院,廣州萬達國際醫院即為其中之一。
因此,老王在2018年10月來到廣州,與黃埔區政府籤訂合作備忘錄,約定雙方投資建設萬達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國際醫院。當年12月28日,雙方籤訂投資協議,約定項目佔地約200畝,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為60億元。
黃埔區為了表示誠意,特意為此拿出了為萬達健康量身定製的一個地塊。其土地出讓條件規定,競得人需與《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 News)2018-2019年排名前20的醫院所屬醫療集團籤署合作協議。
2019年5月20日,萬達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13.4億元拿下這宗地塊。根據土地出讓公告,萬達地產需要對建成物業整體確權且全部自持。
但據相關消息人士披露,其實廣州黃埔區為這個地塊的項目還制定了非常嚴苛的其他條件。據稱黃埔區政府要求籤約人須具有在全國範圍內開業運營500個床位以上醫院和養老項目的經驗,還需提交不低於100億元銀行資金存款的證明。
而這可能是壓倒老王的最後一顆稻草。
畢竟在當前整個集團都非常缺血的情況下,哪裡再去尋找100億元的資金,做一個相關的證明。況且相較於住宅地產隨時都能回血的屬性,建立全國連鎖醫院的盈利效率會比較低。
換句話說,在缺錢的時候,王首富當然會去選擇那些短平快的項目,而長線持有的項目在這個時候並不吃香。
當然首富就是首富,哪怕是為了競拍這一個地塊已經交了2.69億元的保證金和已經投入近3000萬的前期開發成本,在需要止血的時候王健林依然做得乾脆利落。
王首富遇到的問題,不光僅僅是止損那麼簡單。正是需要同舟共濟的時候,萬達卻經歷了一輪高管離職潮。
最新的消息表明,跟隨老王十八年的老臣、原來萬達地產的掌門人呂正韜於7月6日辭職,目前萬達內部OA上已無他的職務描述。
而在去年,進入集團董事會的呂正韜還在高管中排名第五。
當然,呂正韜屬於沒有完成任務的「自我救贖」,而作為讓老王不得不賣出核心資產的萬達體育,也迎來了高管的調整。據SportsPro Media7月24日報導,萬達體育董事長張霖即將離任,未來由萬達影視集團總裁兼萬達電影總裁的曾茂軍接替該職位。
而就在4月11日,曾茂軍出任總裁的萬達電影董事會發布公告表明,收到公司副總裁曾光提交的書面離任申請,其離任後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然後,就在王首富寄以厚望的萬達商管集團,截止五月份已經發生多起高管離職事件。
1月3日,丁本錫辭任萬達商管集團董事長,外界評論他就是萬達業務層面的定海神針,丁本錫的離開標誌著萬達舊有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式微。
1月7日,萬達商管集團副總裁梁飛建、萬達商管集團高級總裁助理兼規劃中心總經理黃駕宙、萬達商管集團首席總裁助理兼招商中心總經理王銳離職;1月13日,萬達商管集團總裁助理兼華南運營中心總經理陳毅杭離職;4月,萬達商管集團高級總裁助理兼西北運營中心總經理李嘉離職。
……
當前王健林面臨的人事局面,用天下無賊中黎叔的原話表示,即「人心散了,團隊不好帶」。
2015年後,王健林出現過兩次資金緊缺。
這兩次都讓他用出售資產的方式躲了過去,一次他賣給富力77間酒店,另一次他是整體打包出售了萬達廣場的物業。
而這兩輪資本操作也被很多MBA學校奉為經典。畢竟能在斷尾求生的同時,還能從此獲得新的商機的企業家並不多。
王首富一直以自己這種脫實向虛的企業轉型為傲,認為自己擺脫了原有資本密集型和產業密集型的模式,以輕資產應對市場風暴更加靈活高效。
老王有一段時間將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健康、文化、影視、旅遊等這些第三產業上,認為這些才是萬達集團的未來,也就此投入重金謀求進一步的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萬達地產沒有被培育上市,反而萬達的其他一些文化旅遊板塊紛紛上市的原因。
但疫情之下,原有的經濟模型被打破。
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大範圍調整,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局面下,消費者會逐漸捂緊自己的錢袋,一些非必需的消費會被逐漸終止或替代。
這也是現在文化、旅遊、體育這些老王下了重注的新興資產,表現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
之前兩次王健林資金短缺,其實是萬達集團將重金投入到固定資產和土地等可見資產的購併囤積中的一個結果,當然可以通過資產的變現得到解決。而且回收的資金,還降低了整個萬達集團的成本和債務,這時候王首富推動集團的轉型就有了先決條件。
但這一次萬達疑似資金的短缺,是由於這兩年王首富壓上重注的體育、文化、旅遊等產業表現不佳,造血能力缺乏造成的。再加上本來能視作定海神針的萬達地產,由於發展思路混亂,上半年銷售僅完成三成,進一步加劇了這樣一個局面。
當下王首富的「賣賣賣」與前兩次不一樣,其實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不論是寶貝王還是鐵人三項,其實都是文化和體育領域萬達核心的優質資產。
與前兩次通過出售資產獲得轉型機遇不同,當前萬達出售核心資產所獲得的其實是一個調整自己結構的求生機會。
因為如果再不注重現金流和主營業務,全面虧損很可能是2020年萬達的主旋律。
到那個時候,沒錢沒業務的王建林還能實現小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