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神父推薦了一種神聖祈禱!新的一年,不妨一試...

2021-02-26 天主教大同教區

與教友們來往的時候,我常會問一個問題:你每天祈禱嗎?一部分人每天念《早課》和《晚課》,一部分人每天只念《晚課》,還有一部分每天只是做個自發性的祈禱,更糟糕的情況就是根本沒有祈禱。一個每天不讀書的孩子能叫學生嗎?一個不工作的人能叫工人嗎?同樣的,如果一個基督徒沒有祈禱,就不能算是基督徒。如教會所訓示的:真正的基督徒是一個祈禱的人。

教理上說「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與祈禱的價值相比;祈禱能使不可能的成為可能,使困難變成容易。祈禱的人不可能故意犯罪。祈禱的人一定得救;不祈禱的人一定喪亡受罰。」(《天主教教理》2744條)這些話決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教會兩千年來無數聖人們寶貴的靈修經驗。祈禱就好比一條河流,使我們的心田與天主恩寵的泉源相通。樹枝不是時時刻刻長在樹幹上才能茂盛嗎?如此我們的生命也只有靠著祈禱、時時與主相通才能豐盛而不枯萎。

第一種,每天雖然有祈禱,卻只是形式化的。這種情況常在一些「老」教友身上出現。許多教友每天念《早課》和《晚課》還有《玫瑰經》等各種經文——這確實是一種美好而古老的習慣,但多數人所缺乏的卻是在祈禱時用心思維。口雖誦之,心卻失之。不用心的祈禱是很難結出悔改和聖善的果實的。真正的祈禱當「口誦之,心維之」。要念出聲音,也要用心思想:自己到底在和天主說什麼?真的是心裡話嗎?記得網上有一個這樣的小視頻:一個婦女正在祈禱。當她念到「我們的天父」時,天上有聲音說:「你在叫我嗎?」她說:「對不起,我只是在祈禱。」接著,她繼續說:「願你的名受顯揚……」那聲音又打斷她:「你又在向我說話了,你真的願意我的名受顯揚嗎?那意味著你要宣揚我的名……」她不耐煩地說:「對不起,我只是在祈禱!」我們有多少人「只是在祈禱」,卻不知道自己在祈禱什麼呀!我見過太多的教友每天念N遍《天主經》,卻還是記恨著自己家人、或朋友、或鄰居,好像渾然忘記了自己給天主說過:「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果我們寬恕得罪別人的人一樣。」
第二種,覺得念《早、晚課》太枯燥,於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祈禱——可惜我們太多的時候會高估自己的祈禱能力。每天早上、晚上讀一兩章聖經,然後用自己的話和天主說幾句。這種方法貌似「靈活」,卻很容易「夭折」。多數堅持不了幾天,就只剩下早、晚向天主說幾句話了。到了最後,覺得每天和天主總是說那麼幾句話,好沒有新意!於是,祈禱就斷了。於是,回到了起點:乾脆沒有了祈禱;或者,還是乖乖地「念經」吧!
第三種,這是我想推薦的一種祈禱,是屬於教會的神聖祈禱。稱為《時辰頌禱禮》。聖經上說:為了你那正義的判詞,我一日要讚美你七次。(詠119:164)這神聖的祈禱地位很高。教理中如此說:……時辰頌禱禮是按照宗徒要「不斷祈禱」的勸告而編成的,「其目的是使日夜全部過程, 藉著讚美天主而聖化」。這是「教會的公共祈禱」,信徒(聖職人員、修會會士和教友)藉此履行他們在領洗時所接受的王者司祭職。「時辰頌禱禮是『以教會核准的方式』舉行的,實在是新娘對新郎的傾訴心聲,也是基督偕同他的奧體,向天父的禱告」。(1174條)所以每次在舉行時辰頌禱禮的時候,就是在與全世界的整個教會一起祈禱!這是多麼神聖的事呀。而鼓勵教友們舉行這樣的祈禱,也是每個主教、神父的責任: 時辰頌禱禮的目的是作為全體天主子民的祈禱。……牧者們應設法使主要的時辰,尤其是晚禱,在主日及較隆重的慶節,在聖堂內以團體方式舉行。敦勸平信徒,或是與司鐸一起,或是信友彼此集合在一起,甚或個人,也舉行時辰頌禱禮」。舉行時辰頌禱禮時,不但需要心口合一地祈禱,還應「對禮儀及聖經,尤其對聖詠,具有更豐富的認識」。(1175-1176條)
那這《時辰頌禱禮》到底在怎樣的呢?在哪裡能「買」到這樣的祈禱書呢?其實《時辰頌禱禮》就是我們所謂的《大日課》。每天可分為七個內容:誦讀(任何時候可以誦念的)、晨禱、日間禱(分午前、午時、午後三個時候誦念)、晚禱和夜禱。每個時辰的祈禱又可分為如下幾個部分:讚美詩、聖詠、簡短讀經、對經、禱詞和結束禱文。其內容每日根據教會的禮儀而每天變化。這祈禱之書在教會的出版社雖然有,但對新手來說,翻找起來卻相當麻煩。感謝天主賜給我們這媒體發達的時代,和熱心愛主之人的奉獻:現在教會已有網絡版的出現。名為《我靈讚頌主》。要用手機直接搜索到之後,下載到手機中安裝之。每兩周更新一次就夠了。此外還有《天主教小助手》類的軟體中,也附帶著《時辰頌禱禮》。作為教友,可能很難做到一天七次把所有時辰的祈禱都做完。但是總可以循序漸進:在我們堂區,我先鼓勵教友們自己的家人先從一起念《夜禱》開始。如果時間充足,更好再加上《晨禱》和《晚禱》。如果一家人能在一起祈禱,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呀!

相關焦點

  • 神父推薦給你的一種神聖祈禱,快看看哦...
    一部分人每天念《早課》和《晚課》,一部分人每天只念《晚課》,還有一部分每天只是做個自發性的祈禱,更糟糕的情況就是根本沒有祈禱。一個每天不讀書的孩子能叫學生嗎?一個不工作的人能叫工人嗎?同樣的,如果一個基督徒沒有祈禱,就不能算是基督徒。如教會所訓示的:真正的基督徒是一個祈禱的人。教理上說「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與祈禱的價值相比;祈禱能使不可能的成為可能,使困難變成容易。
  • 神父就該禁慾不婚嗎?西方文學中,神父也有曠世絕戀
    提到神父,我們的腦海裡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在莊嚴的教堂內,一對新人正在舉行婚禮,為他們主持婚禮、代表上帝給予新人最真摯祝福的人就是神父。我們中國人大多是無神論者,對神父感到有些好奇:神父是一種什麼樣的職業?神父為新人主婚,他們自己可以結婚嗎?
  • 佛教徒→新教徒→天主教徒→耶穌會神父
    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他說「是天主從一開始就召叫了我,冥冥之中帶領我經歷了不同的信仰經驗,從而走到了今天。」4月新上任的上智大學副校長山岡三治神父出身佛教徒家庭        三治出生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家庭,他的爺爺曾經在寺廟學習生活過兩年。雖然三治的爺爺只是到寺院學習,但三治全家人都非常虔誠,嚴格遵守佛教的規矩。
  • 馬卡利神父獲釋,非洲薩赫勒地區希望的徵兆
    遭監禁兩年多的義大利傳教士馬卡利神父於10月8日在馬裡獲釋,消息傳到神父的家鄉克雷馬教區後,眾信友欣喜若狂。教區賈諾蒂主教表示,馬卡利神父的獲釋是一個積極的訊號,並邀請信友繼續為仍然被囚禁的人祈禱,希望他們早日獲得自由。
  • 杜主教帶領主教座堂神父、修女和教友,到教會墓地為教區已故神職、修女獻祭、追思祈禱
    11月6日,教區杜江主教,滿懷感恩之情,帶領教區副主教段永昆神父、在早晨特別為在巴盟這片土地上服務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們獻祭祈禱!彌撒後,杜主教、段神父、及陝壩主教座堂本堂楊振傑神父,和教區聖母會的修女及陝壩主教座堂的教友們,驅車80公裡,到位於前主教座堂三盛公天主堂附近的教區神職墓地,為已故郭正基主教、及諸位神父、修女、修士、教友們追思祈禱!
  • 神聖羅馬帝國的教士階層:教會選帝侯、封侯主教、副主教與神父
    引言 在前一篇文章裡,筆者已經介紹了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貴族、市民、農民和下層民眾的情況。今天就專門來說說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教士階層。由於各種教派並存,以及在地位和職務上的巨大差異,教士的情況千差萬別,呈現出不同教派教會的不同特點。
  • 梵蒂岡教皇要求神父鼓起勇氣,當面為新冠肺炎患者祈禱
    當地時間3月10日,根據法新社、英國《鏡報》等多家歐洲媒體的報導,梵蒂岡教皇方濟各在當天早上做布道的時候,要求天主教的神父們走出教堂,去往醫院和社區,與新冠肺炎患者和醫務工作者見面,為他們祈禱。全國封城當然,方濟各希望通過神父,把聖餐送給病患和醫護,本意是好的。但是,就在前一天晚上,義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對該國所有的城市進行「封城」,希望民眾都能待在家裡,除可證明的工作、健康和緊急需求這三種特殊的原因,都不得擅自離開自己的所在地。
  • 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基督徒父母必讀!
    鮑思高神父回答說:「閣下也知道,有兩種教育法,一是強制法,一是預防法。先者預定:要用權威來教育學生、強逼他們受教、若犯了過錯、就處罰他們。後者卻用和善來教育他們,所以施教者屢屢要協助、提醒受教者遵守規則,供給他們適合和有效的方法去達到這目的。這正是在我們的教育機構內所採用的方法。」    鮑思高神父稱他的教育方法為『預防教育法』 ,而極力反對『強制教育法』。
  • 開學,是一種神聖的儀式
    開學,是一種神聖的儀式。我做校長的時候,也曾建議老師們,開學是一件莊重的事,是一件嚴肅的事,是一件神聖的事。要在內心深處,把開學當作一種神聖的儀式,去期待開學,去準備開學,去敬畏開學。新學年開學,有的是新入學的學生,有的學生要升入高一年級,有的學生還有一年就畢業了。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講,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 神父捉老鼠,耐人尋味的好故事
    點擊藍字 天主教中文網 免費訂閱講中文的神長教友都在看有位神父曾向教友說過一件他幼年的故事他的家鄉老鼠很多,為避免災難,爸媽都鼓勵兒童捉老鼠,捉到一隻便給一元,這位神父的爸媽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的爸媽,也鼓勵他背頌聖經全句,背熟一句,也獎勵一元。當然捉老鼠得的錢,比背熟聖經得的錢來的多且容易。但背熟聖經所得的神益,遠比捉老鼠的好處多。
  • 世界著名足底按摩之父吳若石神父專訪---天主教信德網
    吳神父:我現在擔任著8個堂口的本堂神父,當我出來服務時,我會邀請一位神父幫忙我堂區的牧靈事務。而且我不是經常在外講學,尤其是現在很多人都到臺灣去找我。我不用長時間在外面。    記者:您在幾十年的服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您是如何處理的?    吳神父:在這樣一個服務中,有來自多方面的挑戰。
  • 英神父堪稱「男孩殺手」,專捕脆弱男童,受害者30年難忘被侵之痛
    在西方國家中,神父的形象貌似是虔誠的、神聖的,往往是人們精神的寄託,但是今天要講的這位神父,確是人面獸心,讓人談而色變。據《每日郵報》2月12日報導,來自英國的80歲天主教神父彼得·特納,在人生兩次入獄前科的基礎上,再次因為侵犯男童背叛處20年零10二月的徒刑,也許骯髒一生終將在獄中完結。
  • 加爾默羅會傳教士加澤拉神父:困難時期感受到教會的關懷與親近
    )的赤足加爾默羅會傳教士加澤拉(Aurelio Gazzera)神父。加澤拉神父向我們講述他了在中非共和國將近30年的傳教生活,從他傳教生活的事跡中,感受到教會的關懷與親近。 加澤拉神父在中非共和國的博祖姆(Bozoum)度過傳教生活17年之後,近日被派遣到距博祖姆180公裡處的鮑羅(Baoro)地區傳教,將服務散布在該地區的許多小村莊。
  • 他是一個拳擊手,神父的一句話,讓他成了驅魔人
    當然,這個邏輯是建立在有信仰的基礎之上的,一個神父有信仰,才會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然後化信仰為力量,最終戰勝妖魔邪祟,反之,就會被吞噬身亡。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逐漸的轉變自己的信仰,並最終將它化為力量戰勝妖魔。《陰曹使者》這個片名已經很說明問題了,但其實另一個片名《使者》似乎更加合適。因為本片中的使者有兩個,一正一邪。
  • 應該是要有祝福的加持祈禱流才比較好受一點然後是穿刺流
    有條件把穿刺攻擊升滿,後面不管是技能還是羅生門都能疊一大波甲,輸出爆表(盾猛打臉 滑稽)8,千萬亂拿卡,很多會擾亂牌庫,玩多了就能體會到。(比如說反制卡只拿一張就夠了,行動卡也別太多,不然很卡手,當然能過牌的攻擊卡都拿上。)過年新出的七噩夢版本終於全通關了!就給大家寫一篇小攻略吧!(只是我通關的方式,大家還有新的方法可以告訴我呀!)首先是騎士,難度不大,一般可以靠疊裝備的方法通關。
  • 剛剛,教宗剛嚴厲批評了教堂裡的一種人,太警醒人了!
    「有人進堂、一整天都呆在堂裡、每天都去;然後在生活裡卻憎恨他人、說別人的壞話,令人作嘔」。教宗的話,指出了教會中很常見的說閒話、嚼舌頭的現象。針對這樣的人,教宗毫不客氣地予以了譴責:如果是這樣,「最好不要去堂裡,就像無信仰的人一樣生活好了。」   教宗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樣的人不是真熱心,不是真基督徒,而是破壞教會、分解基督肢體的人。
  • 【緬懷孫達神父】做好不做滿——因為沒有退休日的孫達神父
    竹東鎮世光教養院、長安老人養護中心等多個教養機構創辦人孫達神父,任神職超過半世紀,教友們前天為他慶祝九十歲生日。以博施濟眾為終生職志的,生日願望很簡單,就是祈求「國泰民安」。民國十三年生於大陸河北的孫達神父,從小生活困頓,母親深信天主自會照顧一切,深深影響他,他毅然修道。民國四十年,他在菲律賓馬尼拉進入耶穌會,之後到新竹傳福音,並投入社會服務。神父洪萬六提到,孫神父洞燭先機,看到時代的需要,關懷老弱貧困,讓福傳牧靈與社福工作相輔相成。
  • 神父變「獸父」?德國曝出千名神父性醜聞,教堂成了性侵天堂
    西方人絕大多數人都是宗教人士,很多西方國家因此譴責中國人沒有信仰,自認為他們的信仰很神聖、很純潔、很人性。但是他們信仰的上帝又帶來了什麼呢?近期,德國的基督教天主教爆出驚天性醜聞,使得本來就性醜聞纏身的天主教雪上加霜。
  • 泰澤團體簡介及泰澤祈禱注意事項
    祈禱的場所 首先,祈禱的場所是很重要的:場所本身和布置方式要在參與者一進入時,就能感受到受邀進入祈禱的態度和氛圍。可能的話,最好是在教堂裡祈禱:這可以成為一個標記——一個透過每周在祈禱中的相遇,我們與地方教會,甚至與普世教會在祈禱中共融的標記。然而,也可以在其他空間,甚至在戶外祈禱。祈禱的場所應是安靜的,且燈光不要太亮。
  • 洛爾神父:「解放神學」的真正意義
    按:繼續在洛爾神父帶領下進行基督信仰和靈修思想的反省、探討(譯者: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