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 項目背景
1.1.1 產品簡介
花山鎮嶺上楓林風景區位於吉林省臨江市花山鎮椴木松8隊,地處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是國家2A級風景區。景區縱深15公裡,寬為5公裡,幅員面積75平方公裡。未來發展主要定位於高端旅遊,為城市高端人群提供休閒度假的空間,使其能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本項目計劃在嶺上楓林景區建設達文西城堡、高爾夫練習場、中朝友誼文化交流中心、森林垂釣、峽谷徒步棧道、森林樹屋群、高山古樹群公園、長白山之眼觀光塔、高山滑雪場、4公裡長的高山風情環島大道、士林官邸、北美風情木結構高級別墅、高端森林客棧一座、濃鬱鄉土氣息的黃泥茅草屋、溫泉度假村、具有東北風情的民宿賓館,力爭把嶺上楓林景區建成東三省最美的後花園,成為全國著名的集旅遊、度假為一體的慢節奏健康養生世外桃源,把阿爾卑斯山風情及瑞士小鎮風格完美的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相融合。
1.1.2 市場分析
(1)中國旅遊市場分析
2018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其中,城鎮居民41.19億人次,增長12.0%;農村居民14.20億人次,增長7.3%。國內旅遊收入5.13萬億元,上年同期增長12.3%。其中,城鎮居民花費4.26萬億元,增長13.1%;農村居民花費0.87萬億元,增長8.8%。縱觀2012-2018年國內旅遊市場數據,增長十分迅速。七年間中國國內遊客人數增加了20億人次,旅遊收入翻了一番。
2012-2018年國內旅遊遊客人次統計
2012-2018年國內旅遊行業收入統計
2018年全年,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外國人3054萬人次,增長4.7%;香港同胞7937萬人次,下降0.5%;澳門同胞2515萬人次,增長2.0%;臺灣同胞614萬人次,增長4.5%。入境旅遊人數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佔3.3%,飛機佔17.3%,火車佔1.4%,汽車佔22.3%,徒步佔55.7%。入境過夜旅遊人數629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6%。2018年全年國際旅遊收入127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其中:外國人在華花費731億美元,增長5.1%;香港同胞在內地花費291億美元,下降3.3%;澳門同胞在內地花費87億美元,增長5.0%;臺灣同胞在大陸花費163億美元,增長4.5%。
2012-2018年中國入境遊行業收入統計
2012-2018年中國入境遊遊客數量統計
(2)吉林省旅遊市場前景分析
吉林省是一個旅遊大省,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生態資源,而且具有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近年來吉林旅遊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顯現快速發展的勢頭。目前,在吉林省,鄉村旅遊、自駕遊和邊境遊已成為大趨勢。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省年接待遊客總量達到22156.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2%。其中,接待國內遊客22012.64萬人次,增長15.3%;接待入境遊客143.75萬人次,下降3.2%。在入境遊客中,接待外國遊客123.84萬人次,下降3.5%;港澳臺同胞19.91萬人次,下降0.9%。全年旅遊總收入4210.87億元人民幣,增長20.1%。其中,國內旅遊收入4165.60億元人民幣,增長20.5%;旅遊外匯收入6.86億美元,下降10.4%。縱觀2012-2018年吉林省旅遊收入情況,七年間旅遊業收入增長迅速,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76%。同時,全省旅遊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生態遊、冰雪遊、鄉村遊、邊境遊、跨境遊、民俗文化遊以及新業態旅遊產品體系更加完善,國內、入境和出境三大旅遊市場協調發展。年末全省有旅行社1093家,其中,分社238家。星級以上飯店147家,其中,五星級賓館5家。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242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6家。
(3)白山市旅遊市場規模
人說,走遍萬水千山,最美松水白山。近兩年,白山市以實現全域旅遊為目標,以大項目和特色旅遊節點建設為主線,通過培育休閒新業態、開拓境內外客源市場、優化行業服務品質等多方面的努力,旅遊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全市旅遊產業呈現出持續升級的良好態勢。通過打造松花奇石,礦泉神水、千年古塔、萬年遺蹟、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構成了一幅幅鹿鳴山谷、魚翔淺底的絕美畫卷,勾勒出一處處山水相依,江湖通連的人間仙境。
2017年,白山市成功舉辦「長白山之夏」、「長白山之冬」旅遊節,在各類活動中,微博話題閱讀量和網頁點擊量達3億餘次。東北首個「攝影小鎮」落戶長白,臨江鴨綠江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獲批,撫松、靖宇、臨江、長白分別被評為全國十佳宜居縣、人文生態旅遊基地、森林旅遊示範縣、最美休閒自駕遊目的地。白山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2018年共接待國內遊客1191.74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89.3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和20.6%。全年接待入境遊客5.52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500萬美元,分別增長5.1%和6.2%。 2018來,全市新建、續建旅遊項目共12項,項目總投資251.97億元。吉林漫江生態文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投入資金3.5億元。渾江區泰安湖滿族風情園項目投入資金1.7億元。麗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等項目基本完成預期投資建設目標,鉑爾曼度假酒店已經正式營業。
旅遊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相繼參加了東北12+2旅遊聯盟合作聯盟組織的自駕遊聯盟會議和赴南京、深圳的聯合推介,將白山市的自駕旅遊線路融入到東北自駕車旅遊環線中,並統一宣傳推介。市旅發委與吉林市旅發委籤訂了《旅遊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兩市旅遊的全面合作。深化了與浙江省湖州市的旅遊合作,制定了《湖州市與白山市旅遊對口深度合作方案》,與湖州市旅發委共同舉辦湖州·白山旅遊投資招商推介會,籤訂旅遊深入合作協議。雙方各篩選重點旅遊招商項目10個,聯合印製白山·湖州旅遊招商項目手冊。同時為兩地旅遊企業搭建合作平臺,湖州的民宿企業、重點旅遊企業分別與我市2家民宿企業、2個旅遊小鎮類項目籤訂共建合作協議,實現湖州與白山點對點共建合作。
(4)市場發展預測
2017年,臨江市全年遊客接待量83.9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62億元。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以及臨江旅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遊客湧向臨江市。儘管臨江市旅遊資源豐富,但景區相對分散且不具備正規景區規模,致使臨江市鄉村旅遊業態同質化嚴重。因此,急需一處集吃、住、行、遊、娛、購於一體的多元化生態功能區。本項目開發建設符合臨江市旅遊產業整體規劃,並根據整體規劃對嶺上楓林景區進行的局部功能定位,以此進行開發建設,同時本項目作為長白山旅遊線路的分支節點,具有很好的市場基礎。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項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1.1.3 項目建設的優勢
(1)政策優勢
隨著《「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的出臺,提出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題,以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為主線,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遊大國,將旅遊業培育成經濟轉型升級重要推動力、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引領產業、展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載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生力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任務分解表的通知》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旅遊支柱產業的意見》的精神,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加快把旅遊業建設成我省新的支柱產業。
白山市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確立了旅遊產業優先發展戰略。從謀劃設計上給予支持,以利於在更高起點上實現跨越發展科學發展。編制完成了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旅遊產業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以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和魯能勝地為核心的「松江河—漫江」旅遊集聚區,以鴨綠江、松花江、長白山三條旅遊帶以及六個縣(市、區)為支撐的「一核三帶六城」的大旅遊格局。
2016年,臨江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個堅持、五個打造、一個創建」綠色轉型發展的總體要求,依託「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節點優勢,提出「一帶雙環」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旅遊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同時,臨江市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出資5000萬元,成立了鴨綠江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系統整合全市旅遊資源,科學開發系列旅遊項目,確定了「一帶雙環」125個景區景點。
(2)區位優勢
臨江市是吉林省白山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兩道(兩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46公裡,幅員3008.5平方公裡。轄7個鄉鎮、6個街道、70個行政村、22個社區,總人口21.6萬人。同時,臨江市是吉林省唯一入選「2014中國最美縣城」的縣級市,是中國長壽之鄉,是全國「十佳旅遊投資」目的地,並被評為「中國深呼吸小城」。
臨江市具備較強的區位優勢。通化機場距臨江130公裡,2018年臨江至長白山機場一級公路開通後,長白山機場距臨江僅80公裡,只需一個小時的車程。此外,五年內將開通白山機場、白山至臨江高速公路、瀋陽至白山高鐵。
(3)產業基礎優勢
景區雛形已初步形成,得到了省內外遊客一致好評與認可。2016年國慶節臨江市楓葉節期間,在沒有任何對外宣傳的前提下,短短十天內,景區遊客達到3萬多人次。楓葉節活動以楓葉為媒介,向廣大遊客全面展示臨江名山秀水的浪漫楓情,致力打造成為全國「最具特色、最具魅力」的楓葉節。舉辦時間正值國慶假期,可以吸引大量遊客觀光,門票價格按照50元/位的價格,5萬人次的遊客就可以創造250萬的收益,該活動也是項目的主要收益來源。嶺上楓林風景區有著遊客基數大,口碑宣傳好的特點,具有較大的市場優勢。
(4)資源優勢
嶺上楓林風景區四季分明,四個季節,四種顏色,四種風情。同時,嶺上楓林風景區森林植被優良,古樹參天比比皆是,山間溪水清澈無比,山勢平緩,是最為理想的避暑野營休閒地。其中最為吸引人的則是秋季,美如其名,漫山紅葉醉遊人,成為了旅遊攝影愛好者競相前往的勝地。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 產品規模
項目擬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
1.2.2 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有以下主要建設內容:
旅遊接待中心3000平方米,中朝友好交流中心2000平方米,滑雪場服務中心3000平方米,景區公廁8座1200平方米,垃圾處理點1處500平方米,景區大門2處100平方米;滑雪場地面積12萬平方米,練習場1處,初、中、高級滑雪道各1條。
景區道路15公裡,其中:機動車道10千米,景區步道5千米;沿道河治理8千米;景區停車場2500平方米。
景區設施設備1350臺/套。
1.3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29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23200萬元。
1.4 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 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後,年營業收入24074萬元,利潤7250萬元,投資回收期5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5%。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 社會評價
該景區的建成將與臨江現有的老三隊溫泉度假村、金銀峽、珍珠門國家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構成旅遊網絡,與臨江其它風景區相輔相成,對臨江旅遊發展有著巨大貢獻,為臨江市的旅遊事業發展增添新的亮點。同時將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對於發展壯大地區支柱和優勢產業,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樹立民族品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實力,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1.5 合作方式
獨立投資、合資、PPP合作
1.6 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外方投資佔49%,其他方式可面談。
1.7 項目建設地點
臨江市花山鎮花山村椴木松八隊
1.8 項目進展情況
已完成4公裡景區道路建設,景區服務中心一座,蒙古包5個,給排水工程,完成10處景區景點建設。
2. 合作方簡介
2.1 基本情況
名稱:吉林省鴨綠江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地址:臨江市新市街2委10組(臨江市林業局辦公樓2樓201室)
法人代表:張志傑
2.2 概況
吉林省鴨綠江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16日,是臨江市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範圍有:旅遊項目投資;旅遊景區、景點項目開發建設;國內旅遊服務;國際旅遊服務;旅遊產業開發;旅遊商品銷售等。公司現有員工19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7人。
臨江市是吉林省白山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兩道(兩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46公裡,幅員3008.5平方公裡。轄7個鄉鎮、6個街道、70個行政村、22個社區,總人口21.6萬人。臨江物產豐饒,資源富集。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素有「立體資源寶庫」之稱。全市有鹿、黑熊、林蛙等野生動物250餘種,野生植物有山參、天麻、貝母、高山紅景天等1000餘種,有「中國高山紅景天之鄉」和「國家北藥基地」的美譽。境內溫泉、礦泉遍布,水能資源豐富,七道溝菩提峰水源地被列入省級礦泉水保護區。礦產資源有鐵、煤、金、硅藻土等46種,其中,硅藻土已探明儲量在2億噸以上,其儲量和品位居全國第一,被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硅藻土工業城」和「中國硅藻土產業科技示範基地」。
2.3 聯繫方式:
郵政編碼:134600
項目單位聯繫人:朱昱澤
聯繫電話:+86 439 336 7020
電子郵箱:82643526@qq.com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白山市商務局
聯繫人:劉彩秀
聯繫電話:+86 439 359 4265 +86 186 2975 1799
傳真:0086 439 359 4778
電子郵箱:lcx9881@sina.com
市州網址:www.cb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