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國外的媽媽們當聽到孩子對自己說「不」時,有些人甚至會興奮的跳起來,她們認為,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標誌,大概在2歲左右,這說明這些孩子是健康的。而那些唯唯諾諾、百依百順並不是好現象,長大後可能會變成問題少年,用製造麻煩代替說「不」。
相信很多新手爸媽已經感覺到,2歲之前的寶寶就是人畜無害的小天使,他們可愛聽話,每天只需要賣萌就可以了。
可到了2歲以後,每天不是和爸爸對著幹,就是不聽媽媽的話,也開始學會說「不」。可能很多新手爸媽不知道,2歲寶寶是很叛逆的。
這個時候他們會說話、會走路,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不按他們的想法做事,還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每當這個時候新手爸媽可能會感覺不知所措,又不能上手打,講理也說不聽,認為寶寶莫名其妙,但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寶寶出現這些表現,說明他們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
直接拒絕,經常說「不」寶寶小的時候思想單純又直接,面對不想做的事情不喜歡的事物,會直接開口拒絕從來不會委婉表達。
尤其是2歲這個階段的叛逆期,每當家長想要讓寶寶去休息停止看電視,或者是好好吃飯時,他們一般直接會說「不」。
而且兩歲的寶寶很喜歡說「不」,也根本不願意聽爸爸媽媽講道理,如果家長強迫,寶寶便會一直哭鬧不停。
個人主義強烈,做事過於獨裁兩歲的寶寶個人主義非常強烈,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並強迫身邊的人聽從自己的意願。
寶寶想要想玩遊戲再吃飯,還需要家長陪伴,如果對方不同意,寶寶便會軟硬兼施直到對方同意為止。
而且這個期間寶寶還會以為一點小事就生氣吵鬧,很莫名其妙,為此家長也十分頭疼,對寶寶毫無辦法。
自己的東西別人不可以碰兩歲寶寶的對自己的物品看得特別看重,自己喜歡的物品不允許其他人碰,即使是自己的家長也需要提前打招呼,得到允許才可以觸碰。
寶寶在兩歲時根本不懂物品歸屬權是什麼,只是單純的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霸佔,所以在外面經常會出現寶寶和其他人搶東西的情況。如果被爸爸媽媽批評,他們並不能理解。
不順心就摔東西,甚至是打人寶寶兩歲叛逆期時脾氣很焦躁,經常會因為一點事就大哭大鬧,如果家長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會躺地上打滾,或者是摔東西。
寶寶兩歲的時候表達能力有限,不能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怒情緒,所以家長的引導很重要。
如果家長不會引導,甚至是和寶寶較勁,那麼便會導致情況越來越嚴重,寶寶的情緒會越來越暴躁出現打人的情況。
面對孩子兩歲的叛逆期,家長需要注意哪些?
審視自己,是否經常對孩子說「不」孩子兩歲的叛逆期,最顯著又常見的特徵就是說「不」「不要」。當家長發現寶寶經常有這樣的行為時,不要著急批評,先審視自己的身上是否有這些問題,自己是否經常對孩子說「不要」。
告訴寶寶不要看電視、不要吃辣椒、不要玩遊戲、不要碰這些物品等等。寶寶經常聽見家長說這樣的話,久而久之也會養成這樣的說話方式。
尊重寶寶,勇敢表達內心想法許多家長喜歡控制寶寶,命令他們做這個做那個,而當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時,家長卻總是喜歡拒絕。
家長需要平等的對待孩子,他們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特別是對於兩歲的寶寶來說,家長和他們並不能互相理解,所以家長要尊重他們,寶寶也有說「不」的權利。
寶寶拒絕家長,很有可能是條件反射寶寶在小的時候做事情都是由家長主導的,家長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讓怎麼做就怎麼做。
等孩子到了可以說話、可以走路、有自己思想的時候,他們會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可以拒絕家長,也可以不聽家長的話。這時候的寶寶對拒絕是很稀奇的,所以面對許多事情,他們會條件反射的想要去拒絕。
更多關愛,協助寶寶結束叛逆家長在寶寶面前難免會生氣,即使有的時候想要控制自己的脾氣,但還是會因為寶寶不聽話而暴躁。
孩子在小的時候逆反心理很嚴重,特別是面對大吼大叫的家長時,內心更是抗拒,想要和家長反著來。寶寶年齡小很需要家長的關愛,家長的陪伴關注,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走出叛逆。
寶寶兩歲叛逆期,如何緩解親子關係?
二選一,給寶寶更多的選擇寶寶兩歲出現叛逆期,這對於家長和寶寶來說都是非常棘手的事情,面對家長的管教寶寶不行聽,也不去執行。
家長要給寶寶更多的選擇,這樣要比強制要求他們效果更好。比如:如果寶寶晚上到了時間不睡覺,家長可以讓他再玩十分鐘就去睡覺,或者是聽一首英語歌后再去睡覺。這樣兩個方案,寶寶會更容易接受。
制定規則,讓寶寶有秩序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制定規則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兩歲叛逆的孩子,當孩子違反了規定時,家長便可以將規章制度拿出來約束孩子。
孩子心理有了秩序感,做事情就會按照規定去做,如果超出了範圍孩子的內心也是緊張的。家長可以從小事上入手,每天規定九點睡覺、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可以亂發脾氣等等。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商議適當的更改規定。
換位思考,讓寶寶扮演家長的角色兩歲的寶寶叛逆期不聽家長的話、喜歡拒絕家長、做事情過於獨裁等等,當家長面對這些棘手的情況時,可以與寶寶互換角色,讓寶寶扮演成家長,自己扮演成為寶寶。
家長可以在地上打滾、不好好吃飯、到點不睡覺,讓寶寶來批評自己。當寶寶進入到角色中去,便可以慢慢理解家長了。這種方式既可以和寶寶互動,也可以側面改善寶寶的想法。
羊駝媽媽寄語:
寶寶小的時候對情緒的表達很有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發脾氣也是在所難免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家長要去引導寶寶,讓寶寶儘快從叛逆期解脫出來。同時這個階段也是樹立孩子性格的重要時期,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
你的寶寶到2歲叛逆期了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