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晏凌羊
文/晏凌羊
01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了。
28日下午17時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安倍在會上表示,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無法做出正確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一個國家的首相辭職,對於政壇會有一定的影響。對中國來說,安倍雖然口碑不是特別好,但他至少能在中美之間左右搖擺;若是,繼任者是一一個親美派,我們跟日本接下來可能會有比較多的摩擦。
對中國人來說,我們根本不關心安倍的身體究竟如何,而是更關心接替他的人是誰。
隨著安倍辭職,以下這條信息突然在網絡上火了起來。安倍得的是潰瘍性結腸炎,這位網友也得了這個病。
看完這個帖子,我突然覺得得了這個病的人真是很不容易。
安倍辭職不一定完全是因為身體原因,但我們都知道,身體健康對一個人的命運,還是影響巨大。
也是今天看到的消息: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官方社交帳號今日發訃告宣布,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
博斯曼在2016年診斷出患三期結腸癌。在過去的四年間,他一直與病魔搏鬥,但病情最終還是惡化成第四期。
在跟病魔抗爭的過程中,他仍然拍攝了許多觀眾喜愛的電影。
43歲是一個男演員事業發展的高峰期,博斯曼卻沒能戰勝病魔。一場病,直接終結了他的演藝之路。
02
老早以前,一個網友來找我做職業諮詢。
她和丈夫原先都在西藏工作,那裡收入高、人際關係簡單,但是,因為懷孕一場,她差點死在了那裡。在老家可控的病情,到了西藏,因為高反原因,就變得非常不可控。
為了治病,她回到老家休養了一年多,並爭取到了老家一份體制內她非常不喜歡的工作,但最近,因為她的父親得了癌症,她急需錢,最近她又要決定冒著風險去西藏工作。
我勸不動她,只能祝她一切順利、身體安康。畢竟,我不是她,不理解她面臨的全部處境以及所有心情。
我只是覺得,眾生皆苦。如果沒有疾病,那她在面對這種抉擇時,根本不用糾結,按照自己的心意直奔西藏就可以了。
當我們很想做一件事情,但身體卻拖了後腿時,每個人或多或少會產生沮喪感。
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看那些與「身殘志堅」主題有關的新聞。
霍金咱們就不說了,這是一個奇人,可以封神的奇人。
普通人,也有一大把身殘志堅的。
汶川地震中,舞蹈老師廖智在這場災難中成了整棟樓唯一的倖存者。
在地震中,她不僅失去了雙腿,也失去了親人,10個月的女兒蟲蟲和婆婆都在這場災難中遇難。
為了繼續活下去,她親手籤下截肢手術同意書。半年後,丈夫出軌要求離婚,她又毫不猶豫地籤下了離婚協議書。
23 歲的廖智,失去孩子、失去婚姻、失去親人、失去雙腿……
接下來,她開始在廢墟上重建自己的生活。她開始跳舞,上了央視,參加過綜藝節目,組建過舞臺,演過電影,現在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勵志小明星,還收穫了愛情。
山西太原的張俊莉8歲因病全身癱瘓,如今已臥病在床32年,用雙手創造出了一幅又一幅令人驚嘆的畫作。
重慶鄉村醫生吳華幼年被毒蛇咬傷,導致右手殘疾,但他自學取得了行醫職業資格,在村裡當起了醫生,一幹就是近40年,經常夜裡行走深山急診救人。
我們小時候在教科書上看過的張海迪,也可以歸為此列。
他們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確實也是萬千殘疾人中,比較幸運的那一類,至少,他們的努力,最終能被世人看見。
有一些殘疾人,本來資質平平、做出來的成績也一般,但因為殘疾,因為要克服比正常人多十倍的困難,人們仰慕他們的精神,給他們做出的成績加了分。
還有很多的殘疾人,不是不努力,不是志不堅,但就是被身體拖了後腿,導致他們想飛也飛不高。
我覺得:或許,我們能成功,我們能幸福,都是命運允許的。
你只能在命運允許的水域範圍內,努力蹦躂出點小水花。
而身體、基因、壽命等等,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命運」。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反雞湯,有點喪,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一種生活的真相,而且是絕大多數人面臨的「生活真相」。
03
我一個堂叔家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大女兒學習資質一般,性格還有點乖張、自私,不是很討大人喜歡。小女兒從小就很機靈,學東西很快,共情能力強,人見人誇,但是,很要命的是:她不能坐車。
坐任何車,哪怕是自行車,她都會暈車。如果是摩託車、汽車、火車、船,那就暈得更厲害,基本上能把膽汁都吐出來、躺幾天都緩不過來的那種。
一般人若是暈車,通過練習蕩鞦韆、貼暈車貼、吃安眠藥等方式可以緩解,但這些方法對她統統無效。她是我見過的,暈車暈得最厲害、最沒救的人。她受不了一切旋轉的東西,甚至連看電視都會暈。
就這樣,兩個小孩的境遇出現了很大的差別:大女兒資質雖然一般,但因為不暈車,可以去到教育資源稍好一點的縣城裡讀書;小女兒就只能呆在村裡、鎮裡,但那裡師資力量不是很強、學風也不是特別好。
初中畢業,兩人考的分數差不多,大女兒就去了市裡讀書,小女兒一想到去市裡讀書要坐幾個小時的車,腿就嚇軟了,選擇了輟學。
正常人理解不了這種選擇,就像我們理解不了為什麼有的人會暈車暈到那種程度一樣(懷孕時沒孕吐反應的我,也很難理解為啥有的人會吐到只能靠終止妊娠保命)。
很多年過去,大女兒上了大學,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而小女兒則一直待在農村,成為一個普通的農婦。
可是,如果兩個女兒都生活在車馬不便的古代,兩個人後期的發展真的很難說啊。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總強調家庭教育、自我的努力,可我覺得:這些東西,統統鬥不過基因。
朋友家一對雙胞胎兒子,大的喜動,小的喜靜。出生時辰差不多,但兩個孩子性格迥異,小兒子明顯更好學、機靈一些,目測將來學習成績不會差。
我感覺,我們的身體(包括腦子),才是承載一切的「輪船」。它若是不給力,你再天賦異稟、再努力也是白搭。
前段時間,我看到這樣一條報導:世界上最長壽連體雙胞胎羅尼·蓋勇和唐尼·蓋勇於7月4日在醫院去世,兩人共同生活了68年。他們有單獨的心臟、肺部和胃,每人都有兩條腿,只有下腹部相連。
我當時就覺得:唉,太難了。生活上的不便反而是其次的,明明是兩個有不同想法的人卻要「親密無間」那麼久,這對很多人來講都是酷刑了吧。相愛的兩個人(可以自己選擇的),都很怕親密無間,遑論是命運搭配好給你的、沒得選擇的人。
「有些人光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這話,絕不是虛言。
你信命嗎?我發現很多人都是信的,而且越老越信。
還有很多在各行各業做到了頂尖的人,也在探究命運話題。
有時候,我也會懷疑:整個世界,是不是就是一本被寫好的詩書。每個人的命運,都已經寫在了詩行裡頭。你可以通過這本書看到自己的命運、別人的命運、世界本身的命運,感受各式命運的無常,但是,你只能敬畏它、揣測它,卻不能翻閱它、細讀它、編輯它、修改它、改寫它、刪除它。
我總覺得,每個人能蹦達的空間有限,個人的努力只能摸到天花板,而命運已經確定了你只能待在哪一層樓。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命運這回事,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或許,白居易寫過的一首詩,可以給我們答案:
我無奈命何,委順以待終。
命無奈我何,方寸如虛空。
這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拿命運沒有辦法,就只好聽從命運的安排;反過來,命運也拿我沒有辦法,因為我對命運的安排是好是壞,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
全文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