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領域專家齊聚同伴客沙龍 探討區塊鏈監管科技話題

2020-12-17 金色財經區塊鏈

2020年8月25日下午14:30,同伴客沙龍第一期活動在北京舉辦。此次沙龍邀請了中國政法大學及中央財經大學的教授、中科院及工信部專家、一線公安幹警以及企業實務工作者共同探討《頻發的數字貨幣違法犯罪引發的監管科技思考》這一話題。

如今,以區塊鏈為技術背景的違法犯罪行為日益猖獗,然而對其的監管卻相對滯後。7月30日,公安部官網宣布徹底摧毀Plus Token非法非法交易平臺。該案涉案件的偵破,讓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違法犯罪行為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此次同伴客沙龍齊聚了各領域專家,就監管科技問題進行了研討。

同伴客沙龍是由領先的區塊鏈行業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同伴客數據發起的系列沙龍活動。本期沙龍是由同伴客數據聯合中國政法大學全價值鏈與票據金融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EEP中心、北京海歸科協共同舉辦的。

中國政法大學朱曉武教授帶領其學生毛鑫,通過大量國外文獻的研究後發現:近年來與加密數字貨幣有關的犯罪行為不斷增加,加密數字貨幣與非法活動間的聯繫越發緊密且發展速度極快。有報告指出:比特幣非法用戶的數量從2011年開始增多持續到2015年達到約1500萬在2017年達到約2500萬;非法用戶比合法用戶更早的在比特幣市場有交易存在,非法交易金額在13年後開始急劇增長,頂峰時期約130億美元,15年處於持續跌落狀態至不足60億美元,隨後17開始回升至年約110億美元。區塊鏈的公共性雖然會導致非法貿易的增多,但也給偵測非法活動也提供了便利。他們的研究已經給出了識別非法用的方法、並對用戶交易特徵進行了統計。

(同伴客數據聯合創始人、區塊鏈監管科技專家 邢淼)

同伴客數據區塊鏈監管科技專家邢淼也向大家展示了區塊鏈鏈上數據跟蹤與監管方法。他以實際協辦案件經歷為基礎,總結了「收集-追蹤-鎖定-鑑定」的四步追蹤法:首先,將受害人提供的地址與同伴客數據的高危用戶資料庫及海量標籤資料庫進行比對;再使用同伴客數據自主研發的可視化跟蹤系統,追蹤資金流向,分析出鏈上交易的關聯性後即可鎖定嫌疑人帳戶;最後則需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鑑定報告。邢淼認為:區塊鏈不是法外之地,獲得有效的辦案線索可以大大提高區塊鏈違法犯罪的偵破效率。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顧煒宇)

(中科院杭州院大數據總工周躍博士)

隨後,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顧煒宇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和合規科技:

數字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的邏輯》的演講,他認為:「金融創新與監管是金融發展的兩大主題。數字金融就是數智金融,是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計算機算法、密碼學研究專家,中科院杭州院大數據總工周躍博士在《區塊鏈簡化邏輯及區塊鏈存證》中認為:「區塊鏈在網絡世界確實能夠提高證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但是在上鏈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最好能夠在區塊鏈原始證據上鏈之前將客觀維度引入,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持證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主題演講之後的場外環節連線到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和諧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鵬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徐文鳴副教授、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冷單博士、北亞康城司法鑑定人孟坤博士以及杭州趣鏈的高勇軍先生。他們就各自關心的話題與現場嘉賓進行了互動。

最後的沙龍討論環節,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的祁歡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商務系系主任宏結教授、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顧煒宇、中科院杭州院大數據總工周躍博士和同伴客數據的邢淼圍繞以下三個問題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鏈上追蹤是否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國際貿易投資當中使用非國家主權數字貨幣有無可行性?DCEP能否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就像其他很多技術發明一樣,區塊鏈在對經濟活動運轉方式進行著顛覆性的革新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有其陰暗面。本期沙龍活動就監管科技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並希望通過各領域專家的思維碰撞,前瞻區塊鏈產業發展。同伴客沙龍也將秉持著以專業之力築思想之峰,以諸家之言探實踐之路的活動宗旨,持續為大家帶來各類精彩紛呈的內容。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大學課題組聯合同伴客數據發布「創新與監管評估報告」
    2020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國政法大學全球價值鏈與票據金融研究中心、數字金融創新與監管課題組主辦,同伴客數據提供數據支持,鏈興資本協辦的「中國企業區塊鏈創新與監管指數」線上發布會成功召開。這是自2019年5月16日中國政法大學首屆「數字金融:創新與監管」論壇之後,課題組從法商結合的角度規範數字金融,進一步深化相關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 鏈興·觀點|鏈興資本創始人張明鏡在「中國企業區塊鏈創新與監管...
    導語在剛剛結束的「中國企業區塊鏈創新與監管指數」線上發布會中,鏈興資本創始人張明鏡進行了《區塊鏈的復興與中國科技的新機遇》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到當前區塊鏈的創新主要以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為主,區塊鏈正處於快速發展的路口,是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機遇。
  •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東: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標誌著...
    12月9日,由平安集團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平安大講堂活動在深圳舉辦,特邀多名金融領域權威專家齊聚於此,探討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銳話題,展望2021年中國金融及宏觀經濟走勢,一起解讀金融發展新趨勢!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 楊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平安大講堂活動上,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在題為《五中全會中區塊鏈、金融科技監管政策解讀和未來展望》的演講中指出,如果說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是河流,區塊鏈技術就是河床,沒有河床的底層基礎,就不會有河水的流動。
  • 區塊鏈有了幾個新「標準」!
    隨著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的迅速發展,投身於區塊鏈產業的企業越來越多,圍繞區塊鏈技術、應用等領域的相關標準,也越來越被討論和重視。10月29-30日,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
  • 大咖說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重要前沿技術,正被運用於眾多領域。剛剛結束的2020成都全球創交會首次聚焦區塊鏈發展現狀和趨勢院士專家們齊聚一堂;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主題:進一步發展區塊鏈技術要「多管齊下」;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孫毅,主題:區塊鏈可和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北京大學教授、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陳鍾,主題:區塊鏈是助力監管科技的重要手段;清華大學教授劉大成,主題:區塊鏈是從「草根」到「廟堂」的研究;南京郵電大學孫國梓,主題:智能合約安全是區塊鏈核心安全問題
  • 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召開 科技創新聚焦區塊鏈發展
    、專家學者、企業代表200人參會,聚焦區塊鏈技術發展、資源配置、應用場景、產業升級等熱點問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分享區塊鏈發展的前沿理念和成果,為澳珠企業管理創新理論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提供新思路、新模式。
  • 區塊鏈發票普及指日可待?海外住酒店區塊鏈幫你退稅
    算力說隨著騰訊參與開出首張區塊鏈發票,區塊鏈與發票和稅務的結合成為最近的熱門話題。而作為稅務系統中「南航天,北百旺」的代表企業——航天信息,也已經組建了專職區塊鏈技術研發隊伍。那麼,區塊鏈發票是否能在短期內普及,區塊鏈和稅務結合是否能誕生落地應用呢?
  • 幣安鏈參加臨港區塊鏈產業技術研究院線下行業沙龍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幣安鏈最新資訊 > 正文 幣安鏈參加臨港區塊鏈產業技術研究院線下行業沙龍
  • ...同濟大學合作推出區塊鏈領域全球首本國際期刊「IET Blockchain」
    這是區塊鏈專業領域全球第一本國際期刊,旨在發表與區塊鏈基礎理論、應用技術及產業發展相關的前沿研究成果、科技創新和最新觀點。受邀擔任該刊創刊主編的我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劉兒兀教授在會上介紹了同濟大學區塊鏈研究進展,並與IET執行長Nigel Fine先生共同宣布「IET Blockchain」期刊正式啟動。
  • 遠光軟體 - 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召開 科技創新聚焦區塊鏈發展
    、專家學者、企業代表200人參會,聚焦區塊鏈技術發展、資源配置、應用場景、產業升級等熱點問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分享區塊鏈發展的前沿理念和成果,為澳珠企業管理創新理論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提供新思路、新模式。
  • 巴曙松:基於區塊鏈的金融監管框架——從數據驅動走向嵌入式監管
    農業銀行因其在涉農投融資方面的優勢,區塊鏈應用方向體現在農業網際網路相關的電商融資系統。中國農業銀行基於趣鏈科技底層區塊鏈平臺,上線了基於區塊鏈的涉農網際網路電商融資系統,平臺首期推出了「E貸鏈」產品,將區塊鏈技術優勢與供應鏈業務特點深度融合,在2017年8月1日完成國內銀行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電商供應鏈金融領域的首筆線上訂單支付貸款。
  • BTAS2017在滬舉辦 以區塊鏈引領第二輪網際網路革命
    當前,區塊鏈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各種與區塊鏈有關項目不斷的落地開花,以區塊鏈引領的第二輪網際網路革命,也將在全球範圍內帶來一場深度重構。區塊鏈的應用已從單一的金融行業應用延伸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區塊鏈作為一個前沿的技術,行業政策發展與監管,以及區塊鏈的應用場景等問題都是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話題。在此次峰會上,區塊鏈行業的專家和從業者就這些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 破題十四五數位化創新金融模式火鏈科技深耕區塊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的再定義:博弈與對策」主題,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後,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的變革和未來。火鏈科技CEO袁煜明受邀出席論壇並參與以「數字經濟的發展新浪潮與金融科技監管的挑戰、趨勢」為主題的對話,與官產學研各界專家展開了深入探討。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加速了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趨勢。
  • 豬肉上「鏈」 品質上「鎖」 食安區塊鏈節點建設落地湛江
    活動現場,專家齊聚。活動現場,專家齊聚。新華網發  圍繞「區塊鏈應用於食品安全監管的意義和發展趨勢」主題,來自國家信息中心、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部門,以及高等院校、區塊鏈板塊、科技領域、食品行業的各路專家面對面碰撞「思想火花」、炫動「頭腦風暴」,共謀數位化農業發展新方向。
  • 澳大利亞強調區塊鏈不是「比特幣」,發布《國家區塊鏈路線圖》
    2020年3月,澳大利亞政府官方發布了《澳大利亞國家區塊鏈路線圖:邁向區塊鏈賦能的未來》,權威學會組織專家進行了翻譯。因內容繁多並專業,小編替大家進行了重新組織,畫出了重點。該委員會的成員可以擴大到包括主要監管者;還可將特定項目成員借調至委員會,並主辦正在進行的區塊鏈主題見面會。委員會的職責包括,就政府現有區塊鏈計劃和行業支持措施提供建議,例如孵化器支持計劃、企業家計劃、合作研究中心項目計劃、商業研究和創新倡議,以及風險投資計劃。委員會將與包括財政部金融科技諮詢委員會在內的其他相關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繫。
  • 區塊鏈行業監管政策解讀及趨勢
    可以說,區塊鏈正在憑藉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優勢呈現新一代科技的顛覆性力量。 我國一直以來對區塊鏈的發展和創新重視有加,各項支持性及監管性政策層出不窮,本文試圖梳理近年來中國對區塊鏈的監管脈絡,參考國外監管態勢,就鏈上技術與監管政策的發展提出意見可建議。
  • 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共同主辦2018年區塊鏈國際研討會
    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潤中,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普惠金融創新中心主任、英凡研究院院長費方域,以及來自國內外區塊鏈技術領域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創投人和行業機構代表共同參會,就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前沿與應用前景進行了分享交流。
  •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發布:集成電路、區塊鏈等領域...
    集微網消息,1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綜合闡述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我國制定電子信息科技發展戰略提供支撐。圖片來源:央視新聞這14個發展趨勢主要存在於以下領域:信息化、計算機系統與軟體、網絡與通信、計算機應用、網絡安全、集成電路、數據、感知、電磁場與電磁環境效應、控制、認知、測試計量與儀器、區塊鏈、光學工程。其中,計算機系統與軟體:隨著社會信息化發展,算力成為人類生產力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 區塊鏈遊戲人的老友記—DOGI 線下沙龍北京站乾貨分享
    7月22日,由 DOGI 全球區塊鏈遊戲孵化平臺主辦的「重建烏託邦 DOGI區塊鏈遊戲共識」線下沙龍活動在北京站拉開全球序幕。本次活動集結了區塊鏈遊戲的「先行探索者」,涵蓋了內容生產、平臺建造、技術提供到資本運作的方方面面,圍繞「重建烏託邦」主題,共同探討區塊鏈遊戲的發展與出路。
  • 區塊鏈助力陽光公益 益鏈科技用「信任機器」創「透明口袋」
    「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