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不同年齡段,做什麼能幫助你與孩子建立積極的關係?

2020-09-03 遠方老師在美國

與孩子培養積極的溝通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

臨床心理學家福雷斯特·塔利(Forrest Talley)說:「如果父母真誠地希望通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並與孩子分享快樂和悲傷,那麼他們與孩子建立關係就不會有問題。」

兒童和青少年治療師勞倫·莫斯柏克(Lauren Mosback)說:「無論你在做什麼,與你的孩子保持開放的交流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鼓勵健康的關係。」

她說:「我那些與父母關係最密切的朋友,他們的父母總是敞開交流的大門。這些孩子覺得他們可以和父母開誠布公地討論幾乎所有的事情,儘管父母也會為他們設定健康的界限和期望,但他們尊重孩子的想法,認同他們的情感,重視他們的誠實。」

那麼,如何在每個年齡段與你的孩子建立聯繫?


一,學前階段

在這個年齡,利用孩子對每天發生的事情的好奇感可以幫助你們建立聯繫。「一切都是新的,所以幾乎任何活動都是贏家,」臨床心理學家塔利說。

花點時間享受孩子覺得有趣的簡單事情,比如往水溝裡扔石頭,在浴缸裡玩泡泡,或者在水坑裡跺腳。挖掘他們的興趣,即使是看上去有些幼稚無聊的事情,都會讓他們知道你在乎他們。

二,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

一旦孩子開始上學,他們就會發展出更強的認知能力和身體能力。通過一些活動和他們建立聯繫,讓他們展示自己掌握的新技能,比如烘焙,在公園平衡,當然還有閱讀。

莫斯柏克強調了為孩子閱讀包含善良、友誼、自尊以及識別和表達情感的書籍的重要性。「這有助於孩子對健康關係的理解,並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她說。

三,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

在這個年齡,孩子們開始發展更大的獨立和自主意識。他們可能會嘗試一些新的愛好,比如音樂課或運動隊,家長應該效仿他們的做法。陪孩子玩遊戲,或者帶孩子參加一些活動(比如音樂會),這些都符合孩子的興趣。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開始與孩子有一些深刻的認真的談話,為他們的青春期到來做準備。

「因為即將進入初中和青春期早期,在這些時間裡一起聊聊即將面臨的挑戰是很好的,」塔利說。這包括同伴壓力和自愛等話題。

四,初中階段

中學時代的情感和荷爾蒙變化很大,這對親子關係很不利。在這段時間裡,最好讓你的孩子選擇環境和活動,同時仍然堅持你們花時間在一起。

塔利說:「我鼓勵父母每個周末抽出至少2到3個小時的『特別』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讓孩子(在合理的範圍內)決定如何度過這段時間。」

這個時期,家長不要把孩子的情緒爆發或態度過於放在心上。

孩子們經常向他們感覺最親近的人發洩情緒,這是成長中正常的現象。

記住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困難的階段。而父母可以通過保持冷靜和理性的聲音來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

相關焦點

  • 如何在每個年齡段都能和孩子良好溝通?我們有特殊的技巧
    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變得更加獨立,開始在世界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時,父母可能會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與突然長大的孩子交流。作為父母最有挑戰性的工作可能就是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找到良好的溝通方法。我們相信家庭內部牢固和幸福的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基礎,所以我們想分享一些小技巧,幫助父母在任何年齡段都能與孩子良好溝通。
  • 《終身成長》:好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模式能夠給孩子帶來正面的、積極的影響,讓孩子習得不斷成長的力量和習慣。但是你要知道,你並沒有付出100%的努力,有很多女孩練習體操的時間都比你長,而且比你更努力。如果這是你真心想要的東西,那麼你就要全身心為此付出。」 育兒專家應童曾說,當孩子做錯的時候,不要問為什麼會錯?「教練型的家長就會問你,從中學習到什麼呀?下次怎麼樣可以作對呀?這就是好問題,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連接到資源與可能性。」這就是告訴伊莉莎白正確的成長型思維的方法。
  • 關鍵期關鍵幫助: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現象,幫助孩子健康
    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關鍵期關鍵幫助》。那麼,家長在這個階段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寶寶一出生首先會通過媽媽的聲音找到媽媽,並記住媽媽的味道。只要和媽媽在一起,他們就會感覺安全。這個時候是寶寶建立一生的心理安全感的重要階段,所以他要經常和媽媽在一起。等心裡有了安全感,寶寶就開始放心大膽地去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了。
  • 六大理由:讓你的教會建立不同年齡段團契
    當教會中有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如何分配他們參與到團契小組中呢?美國有豐富牧養小組經驗的傳道人華理克•豪威頓分享了自己建立跨代小組團契的六大原因。第一、 跨代小組團契需要父親們和母親們成為模範與導師。在一個健康的跨代小組團契裡,比較年輕的成員可以見證到這些父親和母親們的基督徒生活模範。
  •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上篇我們談到了如何教孩子與同學相處,今天聊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 有的孩子抱怨教他的老師不好,孩子的父母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幫孩子換班,甚至是換學校。孩子的成績起來了嗎? 有的父母覺得老師沒有認真的管理自己的孩子,可管嚴了又說老師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讀什麼書?好書推薦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讀什麼書?  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既有共性也有個性。親子共讀教育研究者餘治瑩指出:「為孩子選書,要特別注重適齡性,不要選擇超乎孩子理解與愛好的圖書,更要為孩子選擇多元內容,讓孩子享受聆聽不同故事的樂趣。」  孩子能讀到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這不僅可以有助於孩子的心理生理的成長,同時也更可以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學會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給孩子讀,已經成為家長們必須學習的一項重要功課。
  • 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邊界,你做對了嗎?
    人是社會性動物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社交活動社交關係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建立好心理邊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怎樣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邊界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家庭中的界限,要分清哪些是家長該做的,哪些是老人該做的,哪些是孩子該做的,要讓孩子學會承擔。學會承擔,非常利於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孩子的界限的發展就是教導他們學習有責任感。」剝奪孩子責任感,為他們找尋理由逃避逃脫,其本質是在養育「弱小」的孩子。他們更傾向於將挫敗歸因於外、歸因於他人,也因為喪失了由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成就感,他們很難建立良好的自我評價。
  • 給孩子做「死亡教育」,不同年齡段策略不同,父母別太晚知道
    其實在國內,很多家庭都並不會向孩子談及任何死亡有關的話題,但是事實上,恰當的給孩子解釋死亡,反而可以減少「死亡」帶給孩子們的恐懼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坦然面對心理陰影。 不過向孩子們談及「死亡」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恰當的解釋。
  •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還可以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幫助他們形成「安全型依戀」。 這一時期的嬰兒容易產生不安感,對成人的依賴最大,他們需要時刻都能跟給他們安全感的人在一起。如果撫養人(特別是母親)能在這一時期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滿足,能及時呼應孩子的需求,將幫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就能促進良好的依戀關係形成。
  • 《終身成長》:好思維終身受用,請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卻是另外一種態度,他粗暴、蠻橫、冷酷,對孩子非打即罵,認為這些孩子反正都是已經低到&34;,也不會有什麼大作為,不過都是些壞孩子。成長型思維是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指引內心追求光亮;固定性思維則是灰霾,遮擋夢想的天空。這兩種思維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書中分別從遇到挑戰、阻礙、對努力的看法、對批評的看法、對他人的成功等進行了對比。
  •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一起享受裸眼AR沙盤的美好時光
    學校、老師和朋友是孩子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父母很難找到時間與孩子相處。但是一些活動和特殊的時間有助於建立家庭關係,這對孩子發展的具有最大影響。當你和孩子在一起享受特殊的時光時,你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去了解這個世界。這是一個了解更多關於你孩子喜歡和不喜歡、她的擔心和挫折的機會。
  • 父母與孩子在關鍵期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我:你為什麼不願意回去,是不是不喜歡待在奶奶家?兒子:嗯……,我玩什麼他們都不讓,爺爺奶奶總是向著弟弟,爺爺還總是打我。我:你在這裡,如果做錯事我也會責怪你啊,你每天還必須要做我布置給你的作業;咱們剛換的這個房子地方又小還沒有空調,還不如老家舒服。
  •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哪些觸覺訓練?
    因此,良好的觸覺刺激是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觸覺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適當的觸覺練習可以讓寶寶在「觸摸」中不斷完善自己,而且還可以提高寶寶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的觸覺刺激也在不斷升級。那麼,到底都需要哪些觸覺訓練呢?
  • 跟孩子做「朋友」也要分年齡段,適當建立權威性很重要
    ,幫助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沒有想到通過這種方式,甜甜在孩子面前完全沒有了威嚴,平時在教孩子做什麼事情時,孩子總是會先爭取自己的利益。做事也磨磨蹭蹭,每當甜甜想要發火時,孩子就對甜甜說,媽媽你不是說讓我和你做朋友嗎?那朋友之間怎麼能隨意發火呢?
  •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談談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我原本計劃今天一早送他上學時,帶他去花店買幾朵花兒作業禮物的,於是對他說:「要不你別做了,做賀卡太浪費時間了,媽媽明天早上帶你去買幾朵花送給老師就行了。」兒子卻說:「不要,我想自己動手做賀卡送給老師。我覺得自己動手做的東西最能代表自己的心意,也最有意義。」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這樣管教,你知道嗎?
    你需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使用不同的管教方式。也就是說,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不斷進行「升級」。下面的內容以孩子們在3歲以內的行為特點為基礎,希望能為爸爸媽媽支幾招。不過,肯定不會有什麼辦法對所有的孩子都奏效,你還得多多學些才行。
  • 0-3歲是建立「安全依戀模式」的關鍵期,關係孩子的成長和幸福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父母都忙,既要面對工作生活等現實壓力,還得把孩子撫養、教育好,培養他們長大成才。雖然這麼忙碌,但還是有很多過來人建議,孩子能自己帶就自己帶,這是為什麼?其實,幼兒時期是孩子建立&34;的關鍵期,無論是生活環境的頻繁變動,還是看護人的忽視,都可能導致孩子性格壓抑,關係到成長和幸福。
  • 《陪孩子終身成長》:重建親子關係的三根支柱,能智慧伴孩子成長
    當孩子有了這三根支柱時,就像是一個三角形一樣,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異常堅固。有了生命力,才能迭代。如何能讓孩子擁有這三根支柱?這本書融合了故事、實踐及方法,能幫助父母放下焦慮,用一種充滿智慧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只停留在方法論上,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基礎。一、親子關係影響孩子的一生。
  • 玩拼圖對寶寶有什麼好處?不同年齡段又該怎麼引導?
    拼圖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玩具,而對於家長們來說,最想了解的是玩拼圖對寶寶有什麼好處?以及面對層出不窮的玩具拼圖,家長應該如果選擇,不同年齡段的又該如何去引導孩子玩?接下來柚小萌玩具城來為家長們一一解答,一起看看吧!
  • 孩子叛逆啥都不聽?心理學:不同年齡段的親子溝通重點是同頻共振
    導讀:孩子叛逆啥都不聽?心理學:不同年齡段的親子溝通重點是同頻共振文|秦天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叛逆啥都不聽?心理學:不同年齡段的親子溝通重點是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