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歷史?

2020-08-27 24樓影院

了解歷史,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大事。

歷史學家錢穆曾說:再有知識的人,如果不了解本國歷史,那最多也只能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作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

以史為鏡,能夠「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當孩子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對於塑造他們的性情和發展,有著奠基性作用。

而想要拓寬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格局乃至談吐舉止,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帶領著孩子去閱讀歷史書籍。

了解歷史,能夠在孩子世界觀未形成之際,養成批判性思維,開拓廣闊的視野,大大增加他們對時間和空間維度的認知,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人生軌跡逐漸明晰。

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則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瑰寶:大人物的傳奇之路、學識之士的處世智慧,名家藝壇的筆墨丹青、逸情雅頌......

所以,與其炎日下奔波於給孩子報班開課,不如在一個宜人的午後,與孩子一同打開歷史的月光寶盒,感受歷史人文風情的魅力。

8月已至,這個暑期,我們製作了一個「穿越時空,一起讀懂中國文明史」的暑期親子共讀大禮包,邀請您一起開啟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

這個禮包裡,共包含三份禮物:南方周末會員年卡一份(原價128元)、《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一套四冊(原價272元)、南方周末10集原創視頻課《陪太子讀書》一門(原價99元)。

歷史,是過去的新聞故事;新聞,是活著的史書記錄。這是這份親子共讀禮包的設計本意。

買一得三,大小共讀,原價499元,暑期親子共讀禮包限時超值特惠僅需168元(包郵)。

▼識別二維碼購買,原價499元,

暑期親子共讀禮包限時特惠僅需168元(包郵)▼

一套四冊全景手繪中國史,800多個知識點,1000多幅精美手繪,透過身邊的衣食住行變遷認識中華文明。每天親子共讀半小時,任何設備也取代不了爸爸媽媽的陪伴。

一門《陪太子讀書》視頻課,10集皇家教育秘聞故事課,10位皇帝或「學霸」或「學渣」的成長史,原來和你家孩子一樣充滿雞飛狗跳讓老母親操心。

一張南方周末會員年卡,365日隨時隨地獲取最可靠的原創新聞,沉澱36年的經典名篇,為您和孩子讀懂熱點變幻背後的真相。

讀歷史,可追溯先輩昨天從哪而來,看新聞,可預知孩子未來往何處去。這個暑假,期待我們跨越時空,一起讀懂中國文明史。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可能會問:

為什麼要用筷子吃飯?

為什麼要穿褲子?

沒有冰箱,古人怎麼儲存食物?

沒有空調暖氣,古人怎麼使房屋冬暖夏涼?

沒有手機和地圖,古人怎麼出門旅行

再大一點後,他們也許會問:

唐朝時《燒尾食單》中有一道」纏花雲夢肉「,這是什麼?

詩人李白遊歷天下,他吃過番茄炒蛋嗎?

古代官員佩戴的魚袋是用來裝什麼的?

」四神瓦當「上雕刻的是什麼

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名字來源是什麼?

如果孩子問這些問題,你能回答得來,解釋得清嗎?

「生活」由最基礎的衣食住行構成,連接過去與現在,當我們追本溯源,看到它們一路走來的痕跡,才更能感受到時代變遷帶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

暑期親子共讀大禮包的第一件禮物——《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將以不同時代的衣食住行切入,帶你和孩子告別過往生硬嚴肅的歷史知識,身臨其境體驗身邊的歷史進程。

這套書由多個學界大V全文審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洪天華作序,中國社科大咖馮天瑜等專家推薦。一套四冊,講述中國古代行食住行四個方面的內容。

書中有超過800多個的知識點,超過1000幅精美手繪,涉及歷史背景、歷史大事件、文明發現、傳說典故、歷史人物、歷史文物、傳統民俗和有趣的零知識等,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歷史長河中的漣漪,築造起一座可以帶回家的「國家歷史博物館」

不同於大部頭的史書,《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以時間軸為順序,有王侯將相也有朝代更迭。但不又同於以往的編年史,通過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朝代下的小生活切入,每個篇章都可以獨立閱讀,減少歷史閱讀帶來的壓力

在「衣食住行」每個大主題之下,孩子不再是歷史的旁觀者,也可以通過一幅幅活靈活現的生活場景畫面去參與歷史

書中「埋」入了許多冷門又好玩的小故事,小知識。如唐代的身份證、製作棉衣、磚瓦的工序、陽燧取火的原理、日食萬錢、門當戶對等成語來源,古代的用餐禮儀……整本書800多個知識點,1000餘幅手繪,築造起一座可以帶回家的「國家歷史博物館」

例如——

盛極一時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因目前史學界缺少南朝佛寺足夠史料,難以復原歷史畫面。為了能讓讀者更加直觀的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插畫師根據唐代詩人杜牧的絕句《江南春》中的描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將那時大小佛寺遍布京都,僧尼隨處可見的景象完整的呈現給讀者。

南朝四百八十寺廟

鄭和寶船

小橋流水人家

下雨天

阿房宮

儀仗隊

建議手機橫屏滑動查看更多

一本好的繪本,除了給人以享受、薰陶和知識外,還能引導孩子在閱讀中,啟發思辨能力

孩子的好奇心,都是通過周邊熟悉的事物產生進而發散的,比如為什麼要用筷子吃飯、火是怎麼來的、最早的房子長什麼樣……有時家長即使解釋得清,也很難繼續深入回答下去。而答案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

例如,《餐桌上的歷程》,告訴我們:吃,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它不但養活了我們的先祖,還將文化文明深喻其中。

在鍋沒有出現之前,我們遠古的祖先是怎麼煮飯的?

我們熟悉的冰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雛形,是一種叫作「冰鑑」的青銅器。「冰鑑」長什麼樣呢?怎麼製冷呢?

假如我們現在的生活中突然沒有了冰箱,我們能想到怎樣的儲存辦法呢?食物又是如何從世界各地「走」進我們的餐桌?兩漢時期都有哪些物種從西域來到中原呢?

食物的儲存

整套書沒有用文字去強調「衣食住行」的歷史緣由,在四大冊中,歷史可以是個時間軸,也可以是一條路,一塊磚,一粒米,一個故事,一枚小小的骨針,一幅半坡村落的田園生活圖……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一步步地引導著孩子們穿越時空,開啟探索歷史腳步

這套圖書在眾多的選品中脫穎而出的一大亮點是它具有足夠的知識性和嚴謹性。歷史啟蒙讀物,除了有趣,知識點精準更關鍵。

很多人對於對歷史的最初的認知,是來自古裝劇。然而古裝劇的故事往往有著千百次的演繹、改編、甚至是「魔改」。

而在這套書中,文字腳本,為了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參考了大量的歷史專著、考古報告、出土文物、傳世美術作品以及影像資料等。

雙轅牛車

書中所涉及的內容,大到建築、宮殿模型、街道場景,小到家居布置、交通工具、人物服飾等內容均有據可查。同時除了正常的三審三校外,還邀請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內容指導和圖文審核

如關於「二里頭」遺址夏王宮的復原圖中,專家就門柱以及院中的中軸線給到的修改建議:

修改前效果

修改後效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套書適合5歲以上的所有小朋友和大朋友。小朋友可以以圖為主,在家長的陪伴下看圖來了解內容。大朋友,自主閱讀,或許也會發現更多不同的歷史亮點,點亮自身的歷史盲區。

整套性價比超高的四大冊繪本,原價272元,現在購買暑期親子共讀禮包,僅需168元(包郵)。還能同時獲得一門原價99元的《陪太子讀書》親子教育課,一張128元的南方周末會員年卡。總價值499元。

買一得三,陪孩子一起穿越時空,讀懂中國文明史。

▼識別二維碼購買,原價499元,

暑期親子共讀禮包限時特惠僅需168元(包郵)▼

當代孩子讀書學習的各種苦與樂,放在清代皇帝身上,同樣找到類似的成長軌跡。

如果把各位家長拉進一個班群,群裡大概會一直閃著這些信息:

今天都上什麼課呀?老師布置的那條作業啥意思?

你家孩子成績怎麼樣?班裡哪個是學霸?哪個最學渣?

什麼時候放暑假,計劃好去哪裡玩了嗎?

大寶今年高考,求推薦學校和專業!

在《陪太子讀書》這門課中,上面這些當代父母經常思考回答的問題,同樣可以再問一遍。

《陪太子讀書》是由南方周末旗下視頻團隊南瓜視業打造,課程一共10集,每集15分鐘,總共150分鐘。

10集視頻,對應清宮十位皇帝的讀書故事,為你揭開清朝太子皇子們真實的讀書生活。故事裡,有皇家的教育秘籍、有優選的皇子課本、有鮮活的歷史、有讀書成長的苦樂、也有跨越時間的經驗和共鳴。

例如,你可以從中知道皇子的老師、父母兇嗎?

皇帝的家教首先都是自己的父母親人。

康熙皇帝的啟蒙老師中,有奶奶、侍女和太監。康熙奶奶孝莊太后教給他許多生活禮節,又請了整個紫禁城滿文書法最好的蘇麻喇姑教他滿文,兩個有文化的明代太監給他漢語啟蒙。

孝莊太后對康熙是慈愛的,康熙每天四五點就爬起來背書,孝莊太后經常感到心疼。

而同治的老媽慈禧太后,卻是個典型的「虎媽」。同治最怕在慈禧面前背書,本來會背的,到她面前就忘了。一忘,慈禧就罵。一罵,同治更忘。於是惡性循環。

乾隆:朕的詩,萬裡挑一

《陪太子讀書》用一個有趣且貼近日常的解讀維度,緊貼史實中有據可查的細節,向我們展現了能文能武的皇帝們,學習方式有哪些可取之處?清代皇帝們的真實狀態,究竟是怎樣的?皇帝們求學生涯與大清帝國的運作,又有著怎樣的關聯與影響?

10集視頻中,我們也精選了十本皇子課本,在視頻中詳細解讀。這些課本雖然版本很舊,但其中講到的許多故事,即便放到今天也不過時。

小朋友當歷史故事看,家長當教育課看。豐富的細節解說,為您和孩子構建起一段跨越時空的親子教育課。150分鐘後,或許會發現有更多跨越時間的經驗和共鳴。

康熙: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現在購買暑期親子共讀禮包,僅需168元(包郵),即可了解清朝各位皇帝求學生涯的全貌。除此之外,買一得三,還將獲得一套原價272元的《穿越歷史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共四冊),一張128元的南方周末會員年卡。總價值499元。

買一得三,陪孩子一起穿越時空,讀懂中國文明史。

▼識別二維碼購買,原價499元,

暑期親子共讀禮包限時特惠僅需168元(包郵)▼

很多的讀者,都是從「小」開始閱讀南方周末的。這份報紙,在一紙風行的年代,曾是很多人的思想啟蒙。如今,印著油磨香氣的紙張被方寸大小的屏幕取代,它依舊是無數的學生了解新聞的一道窗口。

每年,總是能收到這樣一些留言:

高中大學一期南周都沒落下,去年高考,高考作文so easy,就記得好幾期報導都搬到了作文裡~

經常看南周,經常接觸社會新鮮事,這作文就不難寫。希望現在的考生不要和我當年一樣「一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南方周末一定要看,公考也要看哈哈~

除了突破教材去看經典名著,閱讀嚴肅深刻的新聞也是很好的給養。一份用心的《南方周末》可以成為很好的了解社會,獲取新知的學習幫手。畢竟,魔鬼藏在細節,積累全在日常。積累與沉澱,會在落筆與談吐時顯映出來。

在這一期的暑期共讀禮包中,除了《穿越歷史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和《陪太子讀書》兩個親子共讀禮品外,還有一張南方周末會員年卡(價值:128元),可用於兌換一整年的南方周末會員資格。超過1000萬字原創報導,超30+門精心研發的知識課程,邀您與孩子一起隨時隨地獲取新聞與新知。

成為南方周末年會員,能享受哪些超值權益呢?

過去一年,我們為讀者提供了5000+的深度報導,其中有近一半為線上特供,而南方周末會員可以隨時隨地通覽南方周末全媒體優質內容。

全年52期《南方周末》、40期《南方人物周刊》等優質報刊內容,南方周末會員都可以免費閱讀,現在還支持語音播放。一年可以省下665元

一年,《南方周末》見報總字數約為600萬字,海量內容涵蓋社會、財經、文化、評論、健康、科學等領域;《南方人物周刊》每年40多位封面人物,600+篇的人物報導,會員可免費閱讀。

同時不僅僅是未來一年的電子報刊,我們還開放了過往更多年份的內容,等著你來探索。

為了給會員提供更豐富的視聽體驗,我們精心研發了一批知識課程,故宮系列的《皇帝的一天》,《陪太子讀書》;經典書單解讀系列的《中國之美·美在歷史深處》、《解讀諾貝爾文學經典》;百年家族系列的《錢鍾書家族》、《魯迅家族》.....時代風雲系列的《首富的密碼》、《黑道大佬》......

這些課程,南方周末會員可免費訂閱。

  • 《南宋王朝流亡之路》· 重走南宋流亡之路,探尋王朝悲歌。

  • 《中國之美·美在歷史深處》· 中國歷史、美學、文化經典,帶你走進歷史深處,探尋國學文化之美。

  • 《解讀諾貝爾文學經典》· 在穿越時空的經典裡,讀透文學。

  • 宋氏家族· 一個家族便是半部民國史的宋氏家族在民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 《錢鍾書家族》· 一代鴻儒,磊落人生,你對錢鍾書的了解,不應只有《圍城》

  • 《首富的密碼》· 比爾蓋茨、李嘉誠.....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

《四人殉職,四人瀕危 武漢中心醫院「至暗時刻」》

《「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

《冰櫃藏屍背後謎團》

《動蕩期的香港心情》

《刺死辱母者》

《在一起:中國留守兒童報告》

《李嘉誠專訪:「我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災後北川殘酷一面》

《一個輪迴後的真相1994-2006年:克拉瑪依大火》

《舉重冠軍之死》

《昆明在呼喊:剷除惡霸》

......

除此之外,南方周末的會員還享有以下專屬特權:

多年經典歷史報刊;南方周末系列活動會員專屬席位;

......

▼識別二維碼購買,原價499元,

暑期親子共讀禮包限時特惠僅需168元(包郵)▼

一份暑期禮包,三份禮物,邀您和孩子一起穿越時空,在中華文明的旅程暢遊,在這裡,讀懂中國。

《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

(一套四冊 原價:272元)

+

《陪太子讀書》親子教育課

(一共10集,原價:99元)

+

南方周末會員年卡

(原價:128元)

總價值為499元,暑期組合限時特惠僅需168元!(包郵)。買一得三,大小共讀,一起開啟一段獨特的暑期親子時空之旅。

暑期親子共讀禮包限時特惠僅需168元(包郵)▼

(本文為推廣消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從小給孩子讀歷史故事?
    很多父母都問我,給孩子讀什麼最好?我說——歷史!此時又有很多疑惑的目光看著我——孩子很小就開始給他們讀歷史嗎?還是從哪個年齡段開始給孩子讀歷史呢?很小的孩子能聽得懂歷史嗎?哈哈,這些問題很有意思的折射出,我們的這些父母自己是不喜歡歷史的,在過去的學業中,對歷史課存有偏見——死記硬背,甚至成績不好而已經在其生命引發了「恐歷史」、「乏歷史」的情緒。
  • 為什麼要多讀歷史?讀歷史的孩子有志向,讀歷史的父母不焦慮
    在這個時候,我建議家長和孩子都能夠抽出一些時間來,靜下心來讀一讀歷史書。我們不妨用歷朝歷代的真實事件來驗證一下「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語是否正確。那些擔心孩子會跌出自己的階層的家長,也不妨看看歷史上興旺的家族是如何傳承的。那些認為上不了名校就沒有前途的家長,可以翻看下歷史,世界上最古老的名校歷史也不過數百年,沒有讀過名校的歷史偉人比比皆是。
  • 孩子為什麼要讀歷史?看完這樣的一個數據,你就知道了
    世界著名教育家希利爾說過:歷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塊基石。歷史似乎在我們所有學科中都沒有那麼重要,而且許多孩子只關注三個主要學科的學習效果:語文,數學和英語。其實歷史的作用遠遠超出了父母的想像,有時候,熟讀歷史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
    這些記錄零零碎碎是沒有大用的,了解這些不是歷史的真義。所以我們為何讀歷史,究竟歷史是什麼?我們非要弄清楚明白不可。究竟歷史是什麼?中國人為何要讀中國史?這兩個問題我們也要弄清楚。這對我們自己做人、做學問、做事,乃至如何與人相處,都很重要。
  • 孩子為什麼要讀歷史?看完美國的一個數據,家長:還來得及
    世界著名教育家希利爾說過:歷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塊基石。歷史在我們所有的科目中,看起來似乎沒有那麼重要,很多孩子往往只重視語、數、英這3大主科的學習效果。歷史的作用,遠超乎家長的想像。這給了我們很大的「驚醒」和啟示:歷史中的知識,遠非我們所看見的那麼簡單。孩子為什麼要讀歷史?1.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歷史?答案在這裡了(附結合繪本詳解)
    為什麼給孩子做歷史啟蒙?我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個人,無論你是牛逼也好,普通也好,最終一定要回到一條時間流裡。古代人要考公務員,基本上考題是圍繞中國歷史出的,只有文採,沒有史觀,你還真寫不出好答案。這樣說有點功利了,好像是為了某種目的才帶孩子學歷史。
  •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所以,歷史是為後來人服務的,讀歷史可以讓後來人借鑑前人的經驗,以免踩到同一個坑裡。而如今,有很多人將讀歷史的目的混淆了,反而本末倒置了。我覺得,讀歷史的人一般有兩種「誤入歧途」的類型。其一,有的人讀歷史糾結於考證,把自己困死在所謂的歷史真相裡,「歷史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沒必要。
  • 從小讀歷史的孩子,為什麼能贏在格局?| 《凱叔講歷史》新書首發
    總有人問,「為什麼讓孩子從小讀歷史?讀歷史真的那麼重要嗎?」是的,很重要。
  • 為什麼需要讀歷史?
    最近兩個月我在看的兩本書《國史大綱》、《組織行為學》,這兩本書都值得細細品讀,前面一本算繁體文言文,讀起來特別累,大家可以選擇讀簡體版,後面一本算是入門級管理類教材書籍,今天先開始寫下《國史大綱》讀書感受。「為什麼讀歷史呢?」
  • 為什麼要從小教孩子讀《孝經》?
    今天我們大體還知道包括《孝經》在內的儒家經典,比如《弟子規》、《大學》、《論語》、《孟子》等,國學所謂「四書五經」,正在變成考試要考的新內容!但這不過是關於經典的「知識」,真正的經典教育是怎樣的?在中國古代,經典教育是一個悠久的歷史傳統,最早從西周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末。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故事?
    在英語學習方面,故事也是最佳的啟蒙素材之一,插圖精美的故事總是可以獲得孩子的喜愛,他們在閱讀中可以收穫許多。為什麼給孩子讀故事?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們讀故事呢?其實讀故事有許多好處,尤其是對低齡段的孩子。閱讀和故事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尤其是想像力。
  • 歷史是有溫度的 和孩子共讀《寫給孩子的中國歷史》
    孩子對歷史的最初興趣,往往被枯燥刻板的歷史課本給絞殺。    我們很多人,對歷史,有很深的誤解,認為歷史就是應付考試的知識。那些早已作古的人物,以及他們生活的時間,地點,故事,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孩子為什麼要費心思去閱讀呢?    我自己也是四十歲後,才對歷史開始重新認識。
  • 那些從小讀歷史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當「不確定性」成為這個世界的常態,對家長和孩子而言,最大的困惑或許是:孩子要具備什麼樣的學習能力才能不懼將來? 讓我們回到歷史中去找答案。
  • 從小讀歷史的孩子,未來會勝人一籌
    為什麼從小讀歷史的孩子,會成為同齡人的領跑者?在孩子的成長關鍵期,一定要讓他讀這套《給孩子的中國通史》。01越早熟讀《給孩子的中國通史》孩子就能越早獲得學好文科的金鑰匙現在全國中小學統一用部編版新教材,新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孩子的閱讀面和綜合能力。要做到活學活用,才能讓孩子跟上新的教學趨勢。
  • 我們為什麼還是要讀些《論語》?
    著名歷史科普推廣人、暢銷書《歷史的溫度》作者張瑋老師,曾經開玩笑說,他原本覺得《論語》是迂腐的孔老二的段子合集,沒什麼好讀的。直到進了大學的文科基地班,老師要求背誦默寫《論語》,才硬著頭皮開始認真讀。孩子需要讀《論語》,但不能直接讀張瑋老師曾經被一些家長讀者追問,希望他能推薦一些適合孩子讀的中國傳統文化書,他推薦的就是《論語》。但他說:「《論語》其實並不完全適合孩子讀。」為什麼呢?
  • 陳衛平:讀歷史的孩子不容易迷失
    為什麼我們要學歷史?為什麼讀史能明智?對這些根本問題的看法,決定著父母將以什麼標準為孩子選擇歷史書,也影響著父母和孩子討論歷史問題時的視角。我因父輩工作的關係,得天獨厚的能讀到很多內地的訊息。  九歲的時候,我的父親從香港帶來一套《希利爾講世界史》,我很喜歡,印象也很深。等我大學畢業後,有機會接觸到日本和歐洲寫給孩子的歷史書,發覺糟糕了,怎麼臺灣沒有這樣一套完整的論述中國歷史的兒童書籍,大陸也找不到。這樣不行,應該要做。
  • 編輯解惑:孩子為什麼要讀古希臘神話?
    我的孩子需要讀古希臘神話嗎? 古希臘神話離我們那麼遠,我的孩子適合讀古希臘神話嗎?會不會太難?首先,我們可以肯定地給出答案:所有孩子都應該讀古希臘神話。為什麼呢?閱讀古希臘神話會給孩子至少帶來以下兩個方面的收穫:我們常說,想把英語學好,必須先了解英語文化。
  • 孩子為什麼要讀科幻小說和幻想文學?
    他們看報紙,閱讀專業期刊,他們在線閱讀,他們還可能去閱讀有關他們喜歡的某個方面的圖書,例如園藝,或者歷史,或者建築。但他們不會閱讀小說。我遇到不止一個人對我說,「我為什麼要去讀那些從未發生過的事情,那些非真實性的東西呢?」然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那些講述並不「真實的」事情的故事。
  •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買一支智能點讀筆?
    從2008年至今,已有千萬中國兒童通過點讀筆提升閱讀能力和進行英語啟蒙學習。隨著人工智慧逐漸普及,智能點讀筆應運而生,逐漸受到更多的家長歡迎。為什麼要給孩子購買一支智能點讀筆?在於其自身亮眼的智能化功能、能夠賦予孩子更有趣的閱讀體驗、激發孩子對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 坤燕親子日記第1127天之怎樣給孩子讀歷史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前天有個姐妹問我怎麼給孩子讀歷史書?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讀歷史?讀了有什麼好處?而我心裡是明確的,讀史可知興替。可是如何開始呢?那麼先準備一張歷史長河圖,有了這長河圖就能清楚地看到我們的中國歷史有多長了,而我們這麼一個小個體是多麼的渺小了,那麼中國這幾千年都發生過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