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超市飲料貨架前,一隻手在「肥宅快樂水」和「無糖蘇打水」之間猶豫不決。對比包裝背面的熱量表後,最終這隻手取走了標註著「無糖」的飲料。這是記者在哈爾濱市幾所超市見到的場景。
這段時間,「無糖」「代糖」「0熱量」成了許多人選購食品時的關鍵詞,市面上也出現了以此為招牌的飲料、酸奶、零食等各類產品。不知從何時開始,喝無糖飲料也成了朋友圈中打卡、秀生活時不可或缺的一幕。而打開購物軟體,當輸入「無糖」兩個字後,隨之彈出的是「無糖零食、無糖麵包、無糖酸奶、無糖月餅等多種食品的關鍵詞,繼續搜索無糖飲料後,數十種、月銷量過萬的飲料撲面而來。
前不久,浙江一個22歲的小夥子,突然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送進醫院檢查後,醫生發現,他還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多種健康問題。深究背後的原因,該小夥子喜歡點外賣,以及喝飲料。由於他擔心喝太多飲料不好,於是選擇每天都喝5~6瓶無糖飲料。此事件被報導後,關於喝無糖飲料的健康問題走入大眾視野,「喝了不會胖」的飲料,真的健康嗎?這種「無糖」的食品又是如何獲得大家青睞的?記者對哈爾濱的「無糖」圈進行了探索。
記者調查:
1.受訪人:商先生
資深飲料玩家:「既想減肥、又想喝飲料,肯定是不科學的」
32歲的商先生是個「資深飲料玩家」,酷愛喝飲料,基本上市面的他都喝過,出去玩的時候都必須要嘗一嘗當地的飲料。但從2012年開始,商先生就不敢多喝了,一是因為變胖了,擔心喝多了血糖高;二是得了一次腎結石,擔心健康受影響。
「飲料能不喝儘量不喝,喝就儘量喝無糖的,或者非碳酸類的。」當無糖飲料出現後,商先生因此也改變了喝飲料的習慣。他回憶,還記得以前的無糖飲料很少,某品牌的可樂是無糖的,「第一口是真難喝,但慢慢也喝習慣了。」
而對於無糖飲料是什麼原理,究竟是否會影響健康,商先生對其概念並不清楚。「但我相信一點,想喝了不胖,那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是儘量喝無糖或者低糖的,減少糖的攝入,既想減肥、又想喝飲料,肯定是不科學的。」
2.受訪人:趙先生
籃球運動員、健身愛好者:「擔心長脂肪,買飲料時更注重能量表」
籃球運動員、健身愛好者趙先生每天都會格外關注自己的飲食,健身的同時也會注重攝入食物的能量。在趙先生的朋友圈,幾乎看不到他曬喝飲料的照片,而是種種低碳水、高蛋白食物和擼鐵的魔鬼訓練。
「第一次接觸無糖飲料,是在四年前,某品牌的可樂。」趙先生表示,平時幾乎不喝飲料,擔心長脂肪,頂多偶爾喝一次無糖可樂,對世面上流行的其他種無糖飲料不「感冒」。但在購買食物或者飲品時,總是習慣性的關注食品的能量表,脂肪含量、糖含量過高的不會選擇。
3.受訪人:劉女士
小區超市店主:把無糖飲料擺在顯眼的位置
「我家有很多款無糖飲料,你走到飲料架子那一打眼就能看見。」在某小區內的超市,店主劉女士告訴記者,如今來購買無糖飲料的人很多,她從去年開始,就把無糖、代糖飲料放到了超市飲料貨架最顯眼的位置。
記者看到,在飲品專區貨架上,無糖飲料所佔領的排面不小。
「這一類飲料種類多、而且無糖飲料相比大多普通飲料要略高一點,大部分無糖飲料的價格都在5元左右,僅有幾款進口無糖飲料的售價在10元左右。」劉女士說。
劉女士還表示,不知什麼原因,來購買無糖飲料的男孩多於女孩,以前選擇碳酸類飲料的顧客如今都更偏愛無糖飲料。
專家解答
可別被味覺欺騙了
甜不甜不是含糖多少的力量方式
很多時候,大家會用甜不甜來衡量食物含糖的多少。黑龍江省醫院營養科主任李雨澤表示:「就好比同重量的山楂和西瓜,西瓜很甜,山楂很酸,但實際上山楂的含糖量卻高於高於西瓜。」
大部分無糖飲料的甜味來源於一些甜味添加劑,也就是商家們打出的名牌「代糖」,例如網紅氣泡飲料元氣森林中含有的一種號稱零卡路裡的代糖成分——赤蘚糖醇。「赤蘚糖醇就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只不過和大多數碳水化合物不一樣,它的熱量非常低,但糖度可以達到蔗糖甜度的60%-80%。」李雨澤說。
別對糖麻木了
大腦的「甜味信號」會變遲鈍
當你猛喝一口無糖飲料,享受著大腦分泌多巴胺帶來快樂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無糖飲料為什麼會甜呢?
李雨澤介紹,甜味的來源可以是糖,也可以是甜味劑,它們的甜度各不相同。有時候添加劑要比蔗糖還要甜,但卻有很低的熱量,甚至是沒有熱量,對血糖的影響的確很小。
「常喝無糖飲料的人,其大腦在接收到甜味的信號後,卻發現血糖沒有上升,反而增加對真糖的渴望。」李雨澤表示,食品添加劑會讓人的食慾增加,讓甜味味覺鈍化,從而更想吃一些甜的食物。
「很多人都有過吃糖吃到膩的經歷,這就是中樞神經發出信號,讓你停止攝入過量的糖。當中樞神經的閾值被提高,敏感度變低,吃了很多糖也不會感覺過量,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非常危險。」李雨澤提醒,長期過量攝入還會帶來激素失衡、甚至影響身體的腸道菌群的分化,存在很多健康隱患。
特殊人群不要隨便吃
無糖食品不等於沒能量
自從「無糖」食品概念的流行後,許多糖尿病、肥胖症的患者也都蠢蠢欲動,哈醫大一院營養科主任閆雅更經常收到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們的諮詢。「這個無糖飲料我能喝嗎?這個無糖食物我能吃嗎?」閆雅更說,「在大家的印象裡,有糖食品則是影響血糖升高、體重增加的因素,所以當無糖的食品出現,她們會更想嘗試。甚至有人覺得,可以用無糖飲料來預防糖尿病。」
閆雅更建議,在選擇無糖食品時,注意查看營養成分,尤其特殊人群,如糖尿病,在食用無糖食品前要看一下該食品或飲料能量是多少,再決定攝入多少。「對於糖尿病患者,無糖食品雖然不含有蔗糖,但可能含能量,食物的總能量攝入多時,也會影響血糖的升高,而對於肥胖症患者,更應該注意能量的問題。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張美玲
編輯:劉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