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新德裡8月7日電 專訪:「金磚機制是國際新秩序的重要補充」——訪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任瓦拉普拉薩德
新華社記者白純
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任多拉·瓦拉普拉薩德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及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促進共同創新增長模式、完善全球治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國際發展合作等方面表現十分突出,金磚機制已成為國際新秩序的重要補充,在當今世界舞臺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瓦拉普拉薩德表示,上世紀中期以來成立的許多國際組織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其主要目標是維護西方國家的經濟利益。金磚機制的成立打破了世界經濟由發達國家長久主導的格局,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開闢了可行之路。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就是在不斷打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界限。世界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每個國家都必須遵循相應的規則。世界經濟治理並非就一家或幾家而言,需要眾多發展中國家參與,這才是公平、公正的體現。」瓦拉普拉薩德說。
金磚國家機制性合作始於2006年。10年來,金磚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比重從12%上升到23%,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已經超過50%。對此,瓦拉普拉薩德說,金磚機製成就顯而易見,金磚國家深化合作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雖然每個金磚國家有著各自不同的國情和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在金磚機制下,金磚國家一直努力尋找一個共同的議程目標,促進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發展,『金磚』已經成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建設性力量。」瓦拉普拉薩德說。
談到即將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瓦拉普拉薩德說,此次會晤一大看點是探索「金磚+」拓展模式,即通過金磚國家同其他發展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組織對話,構築南南合作新平臺,「金磚+」是非常大膽又具有創新精神的舉措。
他認為,要在世界經濟舞臺站穩腳跟並成為全球經濟治理領導力量,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就必須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廣泛的包容性。所以,擴大金磚「朋友圈」,把金磚機制打造成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南南合作新平臺,「金磚+」勢在必行。
瓦拉普拉薩德說:「金磚機制從成立之初的金磚四國到現在的五國,本身就是這一機制演變和發展的體現。廈門會晤將邀請更多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出席,把『南南合作』融入金磚合作之中,將更好體現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包容性和代表性。」
「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在金磚機制中受益,這是金磚合作的目標,也是促使世界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途徑。」瓦拉普拉薩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