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頂一萬句》楊百順生存艱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劉震雲老師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吧,這部小說的人物關係很複雜,其中每個人的性格都很不一樣。但是在作者的筆下卻都很清晰明了,每一個人的形象都很生動。小說的主人公是楊百順,名字是叫做楊百順,但是楊百順遇見的事情可是一直都不順利。可以說是一直都很坎坷。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編講到,因為不滿父親老楊與弟弟楊百利合起夥來,楊百順選擇離家出走。
但是離家出走之後的楊百順就算是沒有了生活的保障,以後吃飯睡覺就要自己想辦法了。於是楊百順想到要去找一個事情做來養活自己。但是年輕的楊百順也不認識什麼人,也不知道該去投奔誰,這個時候的楊百順可以說是走投無路了。萬般無奈之下,楊百順想到了曾經帶自己吃過一碗麵的老裴,在楊百順心裡老裴還是有一點分量的。但是這時候的楊百順心理還是沒譜,不知道老裴能不能給自己找一個營生。
但是還別說,老裴還真給楊百順介紹了一個生活的活,那就是跟著老曾殺豬。但是這個營生楊百順並沒有做得太久,其中緣由並不值得多介紹。中間又經過幾次波折,就在楊百順走投無路的時候,楊百順遇見了老詹和他的徒弟小趙。楊百順原本還在疑惑老詹和小趙怎麼會在這裡,兩個人也沒有去傳教。說起老詹這個人,楊百順原本對他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在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遇見了老詹,小編認為這個時候的楊百順的心裡就有了一個小想法。
老詹原本是一個西洋人,生活在這裡是為了傳教。因為自己手腳不靈活,老詹還發展了一個徒弟小趙,每天讓小趙騎著自己的自行車去鄉下傳教。這時候小趙招呼楊百順過去,原來是自行車出了一點毛病,導致小趙和老詹一下子都栽到了地上,老詹的腳受傷了。只好麻煩楊百順幫忙把老詹抬回寺廟裡去。這對於楊百順來說是一件小事,畢竟自己之前還做過挑水的活,自己的背上也算是有勁。
就在楊百順背老詹回去的路上,老詹便與楊百順交談起來。楊百順聽老詹這話裡話外的意思,很明顯老詹是想讓自己變成他的信徒。楊百順心想這也算是一個好的營生,畢竟自己可以住在老詹的廟裡了。但前提是老詹得給自己找一個能吃飯的營生,老詹聽到這裡便有一些為難,但是為了自己的折一個信徒,老詹還是給楊百順找了一個破竹子的營生。於是楊百順白天去破竹子,晚上就回到寺廟睡覺。
但也就是晚上,楊百順破竹子回來了,老詹出去傳教也回來了。於是老詹便在晚上給楊百順說教。原本在白天破竹子就是一個體力活,楊百順晚上就已經很累了,但是還不能睡覺。還要聽老詹說教,楊百順晚上睡不好,白天幹活就很吃力。老是出錯,導致老闆很生氣。其實老闆對於楊百順破竹子這件事也不是很生氣,只是楊百順破竹子的聲音打亂了自己腦子裡的思路,於是一氣之下就把楊百順趕了出去。
小編認為,當一個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要想著要去做另一件事情。這樣兩件事情都會做不好。打個比方說,有兩把椅子都很舒服,你兩把椅子都想做,這個時候你在用不完嫩能夠選擇坐在兩把椅子中間吧。你只能選擇一個。很多事情最難辦的事情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樣是沒有辦法認真踏實地去做一件事情的。反而兩件事情都做不好,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了這一件事情的話,就沒有精力去做另一件事情了。
小編認為,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要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然就會想書中的楊百順一樣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