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美國史上最大訂單,這家中國車企,開始收割全世界的錢!

2021-01-07 騰訊網

除了德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以外,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地位野已經開始走向世界前列。不過儘管如此,在被日德美系瓜分的全球市場,自主品牌依舊難以躋身其中。

在國內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並且競爭強度也是有增無減的情況下,自主品牌如何往外走出去就成了一大難題。如今,不少自主品牌都已經往發展中國家拓展銷售途徑,但歐美國家的壁壘卻難以打破。而這種局面,卻讓這家自主品牌給逆轉了。

近日,洛杉磯市長艾瑞克·賈西迪(Eric Garcetti)宣布該市已採購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純電動大巴訂單——155臺,而這155臺大巴中,有134臺是來自於比亞迪。

據悉,洛杉磯將在2028年舉辦奧運會和帕運會,而此前籤署的行政指令《洛杉磯綠色新政:以身作則》中要求,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全市公交巴士要實現100%零排放。

而如此大一筆訂單,在如今川普「美國人優先」的方針之下,為何會選擇到一家中國車企呢?其實如今比亞迪北美總部就位於洛杉磯,並且北美最大的純電動大巴工廠也在加州,90%的員工還是當地居民,市長也宣稱「完全由美國工人製造」。

這樣一來,訂單給到比亞迪,也相當於比亞迪給當地政府納稅,並且促進了當地就業。而這也並不是比亞迪與洛杉磯政府的第一次合作,自2013年建廠以來,比亞迪的車型已經銷往美國13個州和加拿大4個省,總銷量超460輛。

「美國史上最大訂單」雖然看上去頗為震撼,但對於比亞迪而言,這僅僅是海外成績的一部分。如今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的訂單中,有15%都來自於海外市場,增長趨勢愈發強勁。除了美國市場以外,不少國家的純電動大巴市場同樣被比亞迪所佔據。

根據比亞迪所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稱 ,截至目前,比亞迪電動大巴足跡遍布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300多個城市。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比亞迪的全球收割史。

2019年6月,比亞迪與印度上市公司奧萊克察籤署協議,將向印度出售1000臺電動大巴,這也是印度「2030年電動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刷新印度市場最大電動巴士訂單紀錄。

2019年9月,比亞迪與公共運輸運營商BOGESTRA公司籤署協議,獲得22臺12米純電動大巴訂單,這也是比亞迪在德國的首個純電動大巴訂單。

2019年11月,在金磚峰會上,比亞迪在哥倫比亞成功中標379臺純電動大巴訂單,超過之前在智利創造的183臺訂單的紀錄,成為了美洲最大的純電動大巴訂單。

2019年12月,比亞迪與歐洲公交運營商凱奧雷斯荷蘭分公司籤署協議,訂購了259輛純電動大巴,這也是迄今為止歐洲最大純電動大巴訂單。

2020年1月,比亞迪獲得阿根廷歷史首個純電動大巴訂單,將向厄瓜多最大城市瓜亞基爾交付了20臺12米純電動大巴。

以上這些,僅僅是比亞迪2019年至今所在全球所收穫訂單的一部分,而這也是之前深耕全球市場之後,厚積薄發展現出來的成果。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如今比亞迪已經靠著高產品力的商用車型,打入了很多發達國家的市場,成為自主品牌在國外的一面旗幟。

在險象叢生的海外市場獲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實靠的還是產品來說話,與國內不同,海外市場的進入準則更高,要經過嚴苛的實驗測試。而如今比亞迪純電動客車通過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汽車強國的認證,也證實了其產品的可靠性。

比亞迪K9

作為比亞迪首款純電動客車,比亞迪K9也是目前比亞迪在海外銷量最高的客車,其車長達到12米,並且滿電續航裡程達到300公裡。在歐美如今嚴苛的排量限制下,一輛純電動大巴K9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16.3噸,並且節約使用成本23萬元。

此外,K9的優勢不只是純電動驅動,其整車採用了ECAS電控空氣懸架系統,可以控制整車高度,方便乘客上下車。並且配備太陽能輔助充電系統,滿足車上用電設備的供電。在軟體部分,還搭載了CAN BUS通訊系統,實現整車的智能管理。

比亞迪K11

作為比K9更高級別的比亞迪K11,其車長已經長達18米,車內最多可容納89名乘客。而在如今高載量下,比亞迪K11的續航裡程還達到約350公裡,並且能在3~4個小時時間裡充至滿電狀態。

作為該尺寸下的第一款純電動大巴,比亞迪K11如今並未有太大的競爭對手存在。而在零排放方面的優勢,也讓很多歐美國家政府以及社區、企業對它情有獨鍾,因此這款車型也屢獲海外訂單。

除了優勢所在的客車領域以外,海外比亞迪在民用車中的建樹並不算出色,除了作為計程車的比亞迪e6有著不錯的銷量以外,我們最為熟知的比亞迪秦、宋、唐如今市場主要還是在國內。不過在去年8月份,唐EV已經亮相美國圓石灘車展,並且還提供試駕,而這也是比亞迪民用車試探發達國家市場的一步。

雖然在海外的銷量讓不少國人眼前一亮,但作為自主品牌基本盤的國內市場,比亞迪卻遇到了坎坷。在今年1月份,比亞迪銷量為2.5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4.6萬輛,同比下滑了42.1%,其中新能源車更是同比下滑68.3%。而銷量的暴跌只是發生在1月份,還未受到太多疫情的影響。

由於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先,讓其把重心大多放在了新能源車上,這也使得比亞迪燃油車如今份額越來越小。在如今隨著新能源補貼滑坡、續航存疑、價格過高等因素的情況下,即使比亞迪有著不菲的口碑,但銷量卻很難與如今一線自主品牌相抗衡。

在國內車市不景氣的情況下,比亞迪在國內面對的窘境,與在海外的風光得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相對於海外市場的添油加醋,國內市場才是比亞迪營收的主要來源,因此如今新能源大受影響,恰恰最受傷的也是比亞迪。

如今華為、聯想、海爾等中國品牌已經在國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自主品牌汽車雖然在國內發展迅速,並且陸續建立起海外市場,但離成為中國對外的名片還是有一定距離的。而距離這張名片最近的,會不會是比亞迪呢?

除了我們前面提到車型以外,其實比亞迪的在海外的產品不止局限於汽車,還有儲能、太陽能、軌道交通等方面。也就是說,比亞迪除了是一家車企以外,還是一家集成了各領域的電子產品設計製造服務商。

因此,如今比亞迪的優勢既不像吉利一般,有著龐大的資金鍊和高銷量,也不像一汽這般有著國企背景和合資技術加注,而是在新能源領域建立起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這套體系體現在自研的IGBT晶片、動力電池、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不僅可以針對自身情況進行定製研發,而且也掌握了定價權、定量權,不用擔心被別的供應商遏制住命脈。

總體來看,如今在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尚且難以看到追趕外資品牌的希望。但在起步尚晚的新能源領域中,比亞迪是已經展現出了不甘人後的實力,不過由於品牌知名度和宣傳力度的原因,海外對於比亞迪的認知大多停留在客車領域。

如何將面對更廣大消費者的民用車推銷出去,除了讓國外知道中國車價格低以外,更重要的宣傳其領先技術。如今靠著純電動大巴這塊敲門磚,比亞迪唐已經頻頻現身海外,而等到比亞迪漢上市後,估計會成為比亞迪又一張對外名片。

2019年,國內汽車出口達到了102.4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72.5萬輛,雖然同比有所下滑,但原因還是在於去年全球汽車總銷量都出現了下滑。而這些出口車型中,背後都是自主品牌為走出國門所作出的努力。

長城汽車

作為全球化布局最好的中國車企之一,長城汽車如今厄瓜多、馬來西亞、突尼西亞、保加利亞等國家有了5個組裝廠,並且擁有2家海外全工藝整車工廠。這些工廠並非是生產組裝車型銷往當地,而是還銷往附近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工廠銷往東南亞;保加利亞銷往歐洲;厄瓜多銷往南美洲。

而這樣的布局之下,長城汽車的海外銷量開始出現起色。在國內銷量下行之時,今年1月,長城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超過18%。並且近日還收購通用汽車的泰國羅勇府製造工廠,如此大刀闊斧的動作,足以見得長城對於開拓海外市場的堅定態度。

長安汽車

在2019年,長安汽車累計出口銷量達到了6.8萬輛,並且還在越南、馬來西亞、巴拉圭、奈及利亞、埃及等地建立8個組裝工廠。但與很多自主品牌出口廉價車型不同,長安出口的車型不少都是CS75、CS95這樣的中高端車型。

早在2018年裡,長安汽車總裁朱榮華就曾發表講話,稱從原來的「研究歐美市場、紮根發展中國家」,到「直接進軍歐美市場」。並且還聯合一汽、東風兩大車企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足以見得海外市場對於長安汽車的吸引力。

東風汽車

2019年,東風汽車出口量達到了8.6萬輛,同比增長15.9%,在2019年全國乘用車出口同比下降4.3%的前提下,東風汽車卻逆勢增長。而這並不是運氣,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之下,東風汽車積極參與其中,出口了轎車、SUV、MPV、皮卡等多種車型。

其中,不乏有一些在國內遇冷的車型暢銷海外,比如東風風神AX4,而東風汽車還計劃在海外投入10-15款新品。根據計劃,東風汽車計劃在2020年汽車出口年銷量達到15萬輛,這也意味著,未來海外市場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雖然如今在很多人心目中,合資、進口汽車的地位還是要比自主品牌高出一籌。但不可否認的是,自主品牌不僅在技術上提升顯著,而且也開始有意識地「走出去」,而不僅僅是吃國內的人口紅利。我們也希望,未來除了比亞迪以外,還會在海外看到更多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

相關焦點

  • 中國中車中標芝加哥史上最大地鐵訂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車副總裁餘衛平翻閱《中國經濟周刊》中國中車中標芝加哥史上最大地鐵訂單 中國中車副總餘衛平:中車已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全品種,全序列當地時間3月9日美國芝加哥交通管理局(CTA)董事會投票後授予中國中車美國合資企業一項高達846輛地鐵車輛交付合同,這是芝加哥交通管理局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訂單,將更換掉目前所有車輛一半,並將在本地化設廠建造。獲芝加哥最大地鐵車輛合同是中國中車繼波士頓地鐵訂單後在北美市場的第二個重大突破。
  • 6成進口部件源自德意日美,或影響國內車企下半年新車訂單
    據央視財經近期報導,截至目前,全球26個國家上百個汽車整車工廠停工停產,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中國汽車產業也將面臨疫情的考驗,中國汽車產業下半年或「有訂單難交車」。 【影響】 1、中國車企下半年或「有訂單難交車」 作為解決辦法
  • 美國,又一輪大收割開始了!
    別把美國當傻子,華爾街+美聯儲這套收割組合非常的牛逼。雖然欠債一堆,但美國有底氣敢這麼做。因為美國所欠下的錢,他根本還不起,也不用還。那是因為,美元是全球貨幣,美國玩的,這就是債券抵押,說人話,那就那就是把欠錢變成一種債券資產,美國把自己欠下的錢變成了可交易有利息的資產。簡單說,就是美國對外借9000億美元,他也會發布這麼多錢的債券,而債券本質上成為了一種資產,全世界投資者還都喜歡買美債。
  • 美國車企在中國車市的機遇與挑戰
    美國車企在中國車市的機遇與挑戰 2010-8-6 10:44:00    蓋世汽車網     關鍵詞:車企,車市中國市場預期Tim Dunne預計,2010年中國輕型車市場銷量將達到1580萬輛。2009年,中國以1300萬輛的年銷量成績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國。Tim Dunne稱:「以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中國將在2010年佔據全球汽車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足以鞏固其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的地位。」
  • 車內按鍵英文看不懂?這家車企對著幹,車主:真給中國汽車長臉!
    車內按鍵英文看不懂?這家車企對著幹,車主:真給中國汽車長臉!對於剛拿到駕照或者是剛買新車的朋友們來說,開車最苦惱的一件事是什麼呢?,進口車、合資車用英文按鍵這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眾多國產車企的車內按鍵也都是英文呢?
  • 美國肆無忌憚印鈔,收割全世界羊毛,萬億資金進入中國避險
    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許多國家便責任歸咎到了美國身上,認為是美國肆無忌憚的印鈔,收割全世界羊毛導致的。所以為了避免被美國繼續割韭菜,許多國家便將開始購入人民幣和歐元資產,進行避險。
  • 車企扎堆贊助真人秀,到底砸錢還是撈金?
    其實近年來車企不僅贊助了各種演唱會,還有影視劇、真人秀等等,今天茶哥就給大家盤點下近年來大熱的真人秀都有哪些座駕。英菲尼迪作為國內第一檔爆紅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的贊助商,英菲尼迪找準了自身產品和真人秀節目的契合點,把自身產品理念(敢·愛)與親子節目中的「愛」緊密結合,不僅扭轉了其原本小眾的形象,還直接提升了銷量。
  • 中國公司拿下南非機車大單 創出口訂單紀錄
    原標題:中國公司拿下南非機車大單本報記者 張建波攝南非國有運輸集團1064臺機車訂單籤約儀式3月17日在南非經濟中心約翰尼斯堡市舉行,中國南車集團公司與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北車)分別拿下359臺電力機車和232臺內燃機車大單,創下中國機車出口訂單紀錄
  • 9.9元訂金與對摺合約車 車企集客放大招
    華夏時報記者孫斌於建平北京報導疫情衝擊下,車企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現金流,除了靠政府減稅,補貼,減少企業支出合理降本,最大的參考系依然是賣車,只有將廠區裡的成品車,通過當下逐步放開的物流送達剛需手中,身兼製造商/銷售商雙重身份的車企才能完成與經銷商、消費者的零距離對接,也只有想盡一切可想的辦法,才能在疫情下的消費寒冬裡眾人拾薪
  • 拿下全球46%的市場,中國船企前11個月新接訂單世界第一
    今年前11月,韓國船企累計新接訂單137艘,合計502萬CGT,佔全球份額的35%,排名第二;日本船企新接訂單78艘,合計118萬CGT,佔全球份額的8%,排名第三。但下半年來,韓國船企正在縮小與中國船企的差距。
  • 這家車企怎麼了?創始人曾是重慶首富
    這家車企怎麼了?創始人曾是重慶首富,投資足球17年,曾疾呼賭球是最大毒瘤 這家歷史悠久的摩託車、汽車生產商,此刻步履蹣跚。11月15日晚間,力帆股份發布產銷快報公告,10月份,公司傳統乘用車銷售29輛,同比下降99.25%;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23輛,同比下降64.15%。這家曾經風光一時的上市車企處在風雨飄搖的關口。
  • 美國歐洲進入「二戰狀態」,車企跨界生產呼吸機
    因此鮑裡斯·詹森政府正向位於英國的福特、本田(Honda)、勞斯萊斯(Rolls-Royce)等車企的工廠求助,能否將其因停工而閒置的生產線改產呼吸機以救急。 而美國的疫情發展同樣形勢嚴峻,目前美國全國醫院裡擁有約16萬個呼吸機,另外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呼吸機數量僅12700個。
  • 中國最大襪企浪莎集團緣何「逆勢大增員」?
    中國最大襪企浪莎集團緣何「逆勢大增員」?這家中國最大的襪企,在眼下一些企業因為訂單減少而紛紛裁員時,卻急於新招3000名工人,這是為什麼呢?「大規模招工是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浪莎集團董事局主席翁榮金告訴記者,「今年來集團的業務增長了40%,目前2009年全年的訂單已經排滿了,生產規模大幅擴張。」翁榮金介紹說,因為有訂單,春節期間浪莎集團仍然有2000多工人在加班加點。
  • 未來10年,汽車聚變,這家橫掃車壇奧斯卡的車企拿什麼講新故事?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任何一種技術或商業模式在這個市場都會產生指數級的化學反應,中國的汽車工業卻始終大而不強。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但在品牌運營、整車與零部件設計與研發、關鍵與核心零部件製造等環節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 法蘭克福車展德系車企瘋狂秀新能源肌肉,中國新能源拿什麼來抗?
    在這場被譽為汽車工業的「奧運會」上,德系車企在自己的家門口將法蘭克福車展活脫脫的變成了一場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秀肌肉大賽」。真是赤裸裸的秀肌肉底蘊雄厚的大眾在車展中,德國本土最大的車企大眾集團推出了ID.3的量產版,新車定位於5門緊湊型的純電動轎車,它和大眾的MQB平臺的燃油車一樣,也有一個模塊化架構的平臺——MEB,這也就意味著它未來也是要像大眾的燃油車那樣走量
  • 車企造福中國還是騙取補貼
    現在全世界都在卯足勁發展電動汽車,所有人一致認為電動汽車最大的優點是無汙染環保,其實這是嚴重的認識誤區,在哲學上犯了只見其一不見其二的片面的機械教條主義,實際上電動車比燃油車更不環保。一輛燃油車10萬,換成電動車至少20萬,問題的關鍵是這多出來的10萬元錢,不是憑空產生的,要創造這10萬元價值就必須消耗資源能源和人力,在這個過程中就必然產生汙染。比如農民要想多賺這10萬錢,就必須多生產農作物,而生產農作物就必然使用農機農藥 化肥塑料薄膜等等,尤其是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就需要更多地施用化肥農藥使用塑料薄膜等,而所有這些材料的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統統都是要產生汙染的。
  • 中國中車獲發達國家最大訂單:芝加哥13億美元採購地鐵車輛
    據澎湃新聞報導,3月10日晚間,中國中車公告稱,美國當地時間3月9日(北京時間3月10日凌晨),美國芝加哥交通管理局通過官網正式宣布,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國南車美國有限責任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芝加哥7000系地鐵車輛採購項目,該項目標的數量846輛車,標的金額為13.09億美元。
  • 美德意日停產衝擊國內汽車市場 國內車企下半年或有訂單難交車
    來源:央視財經【#美德意日停產衝擊國內汽車市場# #國內車企下半年或有訂單難交車#】截至目前,全球26個國家上百個汽車整車工廠停工停產,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中國汽車產業也將面臨疫情的考驗。為了保證二季度的整車生產,從2月份開始企業已經加大進口汽車零部件的採購量。但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供應鏈上有100多家供應商,3000多個零部件,都在海外生產和製造,涉及到23個國家和地區,這很大部分都是在重點疫區。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預計下半年,國內汽車企業的生產保供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 車企和電池廠家紛紛組CP 電池企業成香餑餑,車企除自建工廠外還...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曾祥萍) 隨著大眾入股江淮並布局電池廠、奔馳全球布局9家電池工廠計劃的陸續曝光,國際上主流車企布局電池業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電池行業一下子成了車企爭搶的香餑餑,車企以入股組CP(配對,Coupling的簡稱)、自建工廠等方式,為實現新能源電池的自給自足鋪路。
  • 中國軌道交通在美國建工廠、接國外訂單,從落後到世界領先用了30年
    在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史中,中國要比西方晚100多年。1965年我國才開始修建國內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這條地鐵對中國意義無比巨大。近30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2012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系統。除了數量外,在技術與速度上也一舉超越西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