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在紫禁城內中堂大臣李鴻章對慈禧說道,老佛爺,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了。這句話時至今日,也讓無數國人心酸不已。在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史中,中國要比西方晚100多年。1965年我國才開始修建國內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這條地鐵對中國意義無比巨大。近30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2012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系統。除了數量外,在技術與速度上也一舉超越西方國家。特別是在2009年後,每一年都不斷有新的城市開通地鐵,截止到目前中國內地已有27座地鐵城市,另有15座城市已破土動工,奠定了中國地鐵在世界範圍內的霸主地位。
在國內需求得到滿足後,今年我國地鐵還走上了出海之路,接連拿下澳大利亞、英國、巴西等國大單,就連美國也不例外。在前往美國波士頓的遊客們可以在當地地鐵站看到一輛輛橘黃色的地鐵在地下來回穿梭。相比於傳統的波士頓老年地鐵,這些全新富含高科技的地鐵,成為了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就連美國其他州市的人也會溢出驚訝的表情。沒錯,他們就是中國專門為其製造的地鐵,中國地鐵去到海外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但這一批波士頓地鐵仍然有著特殊意義。
美國波士頓地鐵始建於19世紀80年代末,距今已經超過120年的年限,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古董級地鐵站。即便如此,波士頓地鐵站的客流量日均高達130多萬人次。隨著波士頓地鐵逐漸老化,美國民眾對地鐵更新換代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對此波士頓當局面向全球列車製造商開啟招標。不過美國是地鐵的發源地,對軌道交通產品的技術運營商資質有著苛刻的要求。而中國製造商的這趟跨洋之旅,充分向美國民眾展現了中國製造的過硬技術,做到了美國標準與中國製造的完美契合。2017年,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公司正式接下這筆訂單便開始研發製造。
那美國標準究竟有多嚴格?中國中車波士頓地鐵經理曾解釋,如果兩輛六編組列車在40公裡時速發生碰撞,車體內的乘客區域不能發生任何變化,要最大程度保護乘客安全。對此,工程師在研發設計時加入了不少中國方案。比如在材料選擇和空間優化方面,工程師用了80多項新技術,使列車車身最終減重1.8噸,控制在33噸左右。這一數據在同類美國地鐵列車中排名非常靠前。
在整車控制方面,列車添加了全新的事故預防管理系統,實時控制和聯絡系統,自動上車人數計算以及實時監控和視頻記錄等功能。這些都是具有自主產權的中國技術。2017年10月,歷經3年設計製造的首批地鐵正式交付美國波士頓。隨後美國相關機構對該批列車執行了120多種檢測結果顯示符合美國軌道交通產品要求。此外,還滿足美國殘疾人協會標準、美國環境署標準。
為了方便交付列車與本土化生產,中國中車還在美國投資建造了生產地鐵的工廠。中國中車副總工程師表示,我們很自豪能夠準時交付給美國第一個運輸系統,並在這裡創造了數以百計的就業機會,刺激了當地經濟。那美國民眾是怎麼看待這些地鐵的?美國很多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但很少有媒體將這批地鐵與中國製造聯繫起來,直至一位中美文化交流者在進入實地調查後,許多美國和中國人民才知道波士頓這批現代化地鐵原來是中國製造。美國民眾表示,美國太多城市真的非常需要中國製造的地鐵。
還有美國民眾表示,比日本地鐵真的是強太多。原來在17年中國地鐵抵達美國的同時,日本為英國製造的列車也交付使用,該訂單總額達到57億英鎊。然而在首發當日就出現了各種問題,晚點、漏水、漏電等等。宛如一列通往地獄的列車,如今中車製造已經遍布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據介紹,近年來中國中車連續在美國、英國等國家獲得訂單,並在波士頓、芝加哥建立了製造基地,積極參與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項目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巨大貢獻。而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列車必將駛向全球各地,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