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但仍然必須面對被稱為「支柱產業」的國內汽車產業目前正處於落後局面的現實。與此截然不同的是,2000年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的中國輕型電動車產業較之國外同行,不僅領先世界達到產業化的程度,而且擁有原創的智慧財產權,在許多核心技術領域也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先進水平的標誌,領先美國、日本等國外同行4到6年時間。這則消息並非坊間傳說,而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等部委專家參與的《輕型電動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歷時五個多月的調查和研究形成報告公開發布的。
輕型電動車:中國自主創新最閃亮的碩果之一
中國的輕型電動車從基礎研究開始,在市場規模的有力推動之下,其自主技術創新經歷了一個「爆炸式」的提升階段。作為輕型電動車技術的後起國家,中國在短短幾年走到世界輕型電動車技術的前沿,與之相關的驅動技術、電池技術、控制技術、充電技術、能量回收技術等已經領先於國際水平。
一是驅動技術的進步。輕型電動車的驅動方式大約經過了兩個階段,進入2004年以後,浙江台州新大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成功推廣了他們研製的直槽式大轉矩電機,在綠源電動車公司等一批優勢整車企業的大力合作推動下,逐漸成熟為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秀電機,開始成為輕型電動車的主流電機,具有技術含量高、性能可靠、實用性好等特點。
二是電控技術的進步。輕型電動車控制技術發展進程同樣經歷了兩個明顯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以無刷電機的廣泛成功應用為標誌的。此時,控制器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以微處理器(CPU)的廣泛應用為主要特徵,一批有較強的自主開發能力的電子技術企業迅速崛起。目前,第二階段的爆炸性的技術創新仍在繼續,一系列旨在提高車輛行車便利性和安全性的控制模式正在不斷深化。CPU進入輕型電動車控制系統,為未來開發微型電動汽車的控制系統奠定了關鍵技術的產業化基礎。
三是電池技術的進步。中國的輕型電動車主要採用鉛蓄電池作為儲能部件,鉛蓄電池所表現出的循環經濟特徵已經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失效鉛蓄電池進入再生鉛工業的比例幾乎達到100%,再生利用效率最高可達97.7%,低水平的也在85-90%。近十年來「密封動力型鉛蓄電池」領域技術進步明顯,不僅開發了14AH大容量電池,還使放電壽命特性曲線從一般的「拋物線型」變成理想的「馬鞍型」,從而延長了電池壽命。
在第二屆電動車發展論壇上,東南大學無錫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胡平教授認為,中國電動車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他對中國電動車的技術作了這樣的描述:「電動車在中國起步較早,技術也相對比較成熟,雖然在汽車的研究上我們落後國外大概5年時間,但是從電動車角度講,我們已經領先國外。」
一些業界人士認為,輕型電動車技術和產業化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正在拉開全球交通工具電動化的序幕。
發展瓶頸:技術創新與管理體制滯後激烈衝突
在國際同行中處於較落後地位的汽車產業被視為「寵兒」,被一些地方政府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而領先於世界先進水平的輕型電動車產業卻陷於需求旺盛與非法之爭激烈交鋒的漩渦之中,面臨重重封殺。
在第二屆電動車論壇上,清華大學馬貴龍教授質疑:「為什麼要把電動汽車與電動自行車對立起來?」他尖銳地指出,「我們國家的電動自行車是什麼地位?是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們是領先的。但這麼一個產品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儘管有抑制不住的強烈市場需求作基礎,儘管有領先世界水平的技術作保障,在沒有與之適應的新標準和與之配套的管理體制正式出臺前,業界人士認為,對於中國輕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依然不能太過樂觀;更不能期待這種技術創新的熱情、這種為爭取良好發展環境的努力能持續多久。
就在《輕型電動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報告發布的當日,一篇題為《電動自行車行業宣傳頻打政策「擦邊球」》的報導通過網絡、報紙掀起軒然大波,綠源電動車公司被指「虛假宣傳」。隨後,《電動自行車標準誰說了算》引起網友熱評,大批網友肯定了綠源電動車公司及其董事長倪捷多年來為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所做的努力。要求對電動車的管理須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合理需求,建議制訂標準應以科學和法律為依據。
中國自行車工業協會與部分電動自行車企業之間的標準之爭歷時兩年多,不僅沒有達成一致,竟然發展成為雙方在媒體等場合公開交鋒。對此,業內外人士普遍認為,在這場標準之爭的背後,是管理體制滯後與企業利益衝突間的矛盾。其中,新興產業高速發展要求管理體制同步配套的矛盾尤為突出。
同步配套:欲領軍世界須先領會「和諧」的真諦
對於這個優勢突出、快速崛起、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由於沒有現成的國外經驗可資借鑑,沒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可供參照,面對突如其來的飛速發展,業內外莫衷一是。中國自行車工業協會堅持「設計時速不能超過20公裡、重量不大於40公斤,才被交通法規認定為『非機動車』,否則就不安全」的結論,欲取消此類「超標車」的非機動車道路權。而一些有識之士則為輕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大加呼籲,如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清華大學教授馬永貴、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等。
在這之前,圍繞《電動自行車標準誰說了算》的報導,網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一些參與評論的網友表示支持綠源、支持倪捷,認為中國自行車工業協會應考慮消費者需要能消費得起、外觀更美、性能更好、騎行裡程更遠、經濟實用的電動自行車的客觀現實。
當前階段,中國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正在不遺餘力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終極目的是讓每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從中國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石油資源終將枯竭的趨勢和輕型電動車產業迅猛發展的態勢來說,讓每個人都有轎車坐是有一定距離,但是,讓每個人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要選擇節能型的交通工具是切實可行的。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中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騎車的比開車的多得多。如何引導消費,加強管理才是對電動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而盲目的制訂各種條條框框,只會將這個新興的行業扼殺在搖籃裡。」
目前圍繞輕型電動車產業所展開的標準之爭是由分歧到共識的必然過程。輕型電動車儘管處於重重封殺的重壓下,仍然作為新興交通工具備受消費者青睞,出現了令人矚目的「井噴」行情,這一現象強有力地證明了輕型電動車廣受歡迎的程度,而有關機構報批的標準卻在無意間否定輕型電動車的存在價值——解決能源緊缺問題,解決環境汙染嚴重問題,解決普通老百姓出行難問題,等等。這種狀況延續下去,不利於中國沿著從輕型電動車到微型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政策目標。其次,和諧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既有自適應,也有相互適應。行業標準要與技術創新保持一定的適應度;管理體制要與產業發展保持一定的適應度;生產銷售者要與消費者保持一定的適應度;道路交通管理者要與道路通行者保持一定的適應度。汽車限速不是限制設計時速而是限制道路行駛時速,從而達到一定的適應度,滿足了出行需要,也保障了交通安全。電動車標準的制訂應看到或是重視這一成功經驗在新興交通工具上的應用。環境在不斷變化,處於環境中的事物必須不斷調整以適應變化,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的本原。生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的客觀規律,要求多項核心技術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輕型電動車產業必須有同樣先進的行業標準和管理體制與之配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旺盛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保持技術創新的熱情,才能不斷鞏固中國輕型電動車技術領先世界水平的地位。
[$page]
部分國家、地區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現狀及規定
歐盟
由於受歐洲油價上漲和環保意識等因素的影響,預計未來3年至4年內,電動自行車將成為歐洲自行車商下一階段推出的主要產品,僅歐洲市場每年的銷量就可在300萬至400萬輛。歐盟執委會在歐洲10國贊助一項E-Tour計劃,推動電動車車輛的發展,此計劃以電動自行車為主。通過將1300輛電動自行車發給大城市,藉此刺激歐洲大城市市民使用環保交通工具。比如有著完善的自行車道系統的荷蘭鹿特丹就分到100輛。此外,目前西歐各國均面臨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多的銀髮族將成為此類產品之潛在買主。
歐盟各國在關於電動助力車的規定中,雖分別區分為自行車或踏板輕型機車,但大多數視為自行車,最高時速一般為25公裡。業內人士認為電動助力車最高時速的限制無需更改,但輔助力的強度有必要提高。此外,大多數使用者、管理者認為必須將電動的助力車和摩託車、踏板輕型機車加以嚴格區分,並制訂一定的安全標準。今後,如何調整那些ISO規格及歐盟各國自己的規格未列入的電動自行車,將成為關注的重點。
美國
由於美國政府提倡節省費用,鼓勵少用汽車,已有不少人轉而使用電動自行車。1999年美國電動自行車市場僅有6.5萬輛,2000年就超過12萬輛,緊追歐盟市場,增長幅度驚人。只要產品進一步改善,地方政府提供安全騎車道路及停車場,美國電動自行車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大。美國對電動自行車的政策最為寬鬆,時速限制為32公裡,額定功率限制為700瓦。
美國自行車銷售渠道主要分大零售商和獨立專門店。大零售商的總銷售佔全美零售市場的絕大部分,主要以價格為取向,全力集中於單價低的青少年市場,價位從69美元到169美元不等;自行車獨立專門店以銷售高品質的車種見長,並較能符合個別需要,品牌售價從200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平均單價在300美元左右。據全美自行車經銷商協會所做的統計顯示,全美所銷售的自行車中,若以輛為單位,約有72%通過大零售商賣出,24%是通專門店,4%是通過運動用品店、倉庫或郵購的方式銷售。雖然專門店僅佔全美自行車銷售量的24%,但以零售金額比較,專門店的銷售額幾乎佔全部零售金額的一半,此外,專門店也控制絕大部分的零件和售後服務市場。
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的生產製造已引起美國各大公司的興趣。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等均參與電動自行車市場的產品開發及競爭。美商EVRider的電動自行車為美國所設計,但絕大部分為中國大陸製造,市場零售價位低。Zap目前為全美電動自行車售後市場裝備銷售最成功之廠商,其生產之馬達,包括雙馬達裝備可安裝在絕大多數的自行車或三輪車上。美國還有幾家廠商提供電動自行車或改裝的服務,甚至已有專業零售商上網促銷產品。
中國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自1992年推出「高效率電動車輛產業發展與推動計劃」,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力推的輕型電動車、輕型高效率電動車被列為臺灣重點推動產業。
臺灣學界推動當地立法,通過放寬年滿16歲即可無照騎乘輕型電動車上路的措施,希望通過法規政策的推動,讓一款時速低於30km、重量小於60kg的輕型電動車可在大街小巷亮麗上路。
臺灣不僅在島內推廣輕型電動車,還積極謀劃成為全球電動車輛設計、研發及產銷運籌中心。
中國電動車網版權聲明:
中國電動車網轉載作品均註明出處,本網未註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傷害,並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後將立即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