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智庫:除航發外中國戰機水平超俄羅斯,三項技術或成俄進口動力

2020-12-13 前沿銳評
殲-10A和殲-16

近些年,中國戰機技術水平直線上升。而我國戰機發展之初走的是借鑑蘇式戰機這條路,但並非像印度那樣的「拿來主義」,在過程中我們博採眾長走自主研發的道路,發展到現在外界也多次熱議,究竟是「學徒」還是「師傅」厲害?

對此,英國BBC網站13日報導稱,英國權威國防與安全智庫--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一份報告指出,中國製造戰機水平正在超過俄羅斯,戰後世界空軍格局將發生劇變。報告指出,雖然俄羅斯在發動機領域仍然領先,但是在戰機製造水平的大部分領域中國已經明顯超過了俄羅斯,像數據連結、武器系統、隱身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等方面已經開始有了差距。

蘇-27

舉一些例子,從蘇-27衍生出來的殲-11已經做了大量技術改進,比如使用複合材料提高推重比,殲-11D還裝上了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裝置,武器裝載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超過蘇-27家族中最先進的蘇-35。

此外還有從蘇-30衍生出來的殲-16也經過大幅度現代化改進,同樣也在複合材料、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域領先,還加裝了全數位化的雙座機艙,以及新型電光瞄準系統。而輕型戰機方面,殲-10也比米格-29和米格-35系列更優秀。在高端機方面,殲-20早已部署,而俄羅斯蘇-57尚未部署。

殲-16

與此同時,美國福布斯也指出,「學徒可能超過了師傅」。在複合材料、有源相控陣、遠程空空飛彈等方面,中國已經領先。中國已經部署了2款先進超視距空空飛彈,其中霹靂-12已經超過俄羅斯R-77飛彈,而霹靂-15甚至超過了美國最近的AIM-120D飛彈射程。

在這些差距下,報告預測今後10年兩國進出口狀態將發生對調,俄羅斯會從中國進口傳感器和飛彈技術,中國雷達、空空飛彈、瞄準吊艙都將成為俄羅斯進口的動力。以前西方空中力量最大威脅源頭是俄羅斯,現在源頭開始轉移。

殲-20

分析稱,我國航空工業近些年獲得了巨大進步,有些裝備也確實達到了世界第一梯隊。而由於經濟不景氣,俄羅斯航空業在一些領域發展比較緩慢,如果有技術「互補」這很正常。但是西方智庫、媒體炒作中國航空技術進步並非真心讚賞。

他們有三個圖謀不軌的目的,首先就是挑撥中俄關係,航空業一直是俄羅斯的驕傲,這種變化會讓一些俄羅斯人心理產生微妙變化;其次報告也強調了對西方的威脅;最後就是捧殺。他們今天能把中國戰機捧成世界第二,明天也能貶成比西方差很多,對於這種所謂權威西方智庫的報告,需要理智、辯證地看。

相關焦點

  • 英智庫報告認為:中國在國產高端戰機研製領域正趕超俄羅斯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戰機趕超俄羅斯:戰後世界空軍格局劇變》的報導稱,英國智庫發表政策評估報告,分析了中國和俄羅斯目前空軍能力以及未來威脅,指出中國在戰鬥機製造領域(特別是國產高端戰鬥機)正在趕超俄羅斯。
  • 俄羅斯蘇30戰機的王者 三翼面加推力矢量 空中飛表高清大圖
    對於中國的軍迷而言,特別是喜歡蘇式戰鬥機的朋友。蘇-30戰機系列一直是很多人的最愛。這款戰機外觀與蘇-27單座型最大的區別是採用雙座布局。蘇-30戰機的雙座布局可以稱得上三代機中視野最好的機型,吸粉絲無數。今天我們看看蘇-30戰機的王者,俄羅斯空天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蘇-30SM戰鬥機。
  • 東南亞強國戰機競標:連印度都能參與 唯獨俄羅斯被排除在外
    應用超前技術和布局,並不斷改進可以說是是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的特色。印度馬來西亞的蘇30早期版本之所以會表現出"水土不服"和難以操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兩款戰機本就是伊爾庫茨克完善蘇30三翼面設計和先進航電兼容過程的小白鼠,沒有這些"冤大頭",伊爾庫茨克恐怕根本沒能力推出近乎完美的蘇30SM。
  • 美軍最快戰機的速度時速4100公裡,俄羅斯3980公裡,中國如何?
    飛機在面世之後迅速被改良、普及,它不光被運用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在戰爭中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空軍也成了一個國家重要的軍種。空軍的主力是戰鬥機,在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後,現在最先進的戰機已經是第五代戰機了。和前代相比,第五代戰機有著突出的隱身性能,這使得空中軍事力量的使用變得更加的隱蔽和安全。五代機的研發和製造屬於世界最頂尖的軍事技術,因此世界範圍內能夠製造五代機的國家寥寥無幾。
  • 服役數量超500架,成飛因這款戰機出名,今為中國空軍中堅力量
    在中國空軍的戰鬥機隊伍裡,有一款國產四代機也是倍受軍迷關注的。它就是成飛於1998年推出的殲-10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是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四代機,而成飛公司,也正是因為殲-10而一飛成名。如今,20餘年已經過去,這款讓成飛一下子躍入大眾視線的戰鬥機,在空軍戰機隊伍裡到底地位如何,又有著怎樣的待遇呢?事實上成飛推出殲-10戰鬥機之後,又衍生了一系列的該型戰鬥機,而除殲-10外,我國空軍還服役了殲-16,以及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
  • 外媒:民調顯示俄羅斯人視中國為重要夥伴和朋友
    據說,蘇-35交易的基本技術問題、價格等密集談判在7月以後已經基本敲定,方面對價格表示理解,因為他們了解蘇-35是全新的戰機。  報導指出,蘇-35從發動機、航電系統、雷達到機身材料都採用全新的技術,與蘇-27毫無關係。  在談判中,大陸方面還要求對蘇-35進行技術修改,這些修改需要新的測試、研究等。
  • 最新世界十大戰機排行榜 中國三款戰機上榜
    其中美國《軍事航空與航天電子網站》還評選出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中國有殲-20,殲16,殲-10C三款戰機榜上有名。在2015至2016年度,世界戰鬥機生產能力和技術正在迅速擴散,目前全世界具備戰鬥機生產能力的國家已經超過25個,但研製戰鬥機的能力正在向幾個主要航空強國聚集。由於先進戰鬥機研製需要強大的技術能力和國家實力,研發第五代戰鬥機已經成為極少數先進國家的「貴族」運動。
  • 殲11戰機的表現如何,在空戰中主要擔負什麼職責?
    8等缺乏超視距空戰能力的戰機,為緩解空防壓力中國不得不開始加快裝備三代機的步伐,但受限於相關技術中國自主研發還存在較大問題,在綜合考量下中國決定向外購置三代戰機,恰巧此時俄羅斯經濟萎靡不振,有意願賣武器裝備來緩解經濟壓力,因此在多次協商後,中國最終獲得了俄羅斯提供的一批蘇27SK戰機。
  • 中國和俄羅斯是伊朗現代化戰機的最大希望!
    但這些飛機大多都是爺爺輩兒的,稍新的戰機都是對老舊戰機翻新或仿製而來的。 蘇-27/蘇-30 許多報導曾經報導過伊朗試圖從俄羅斯購買蘇-27甚至更現代化的蘇-30戰鬥機。2007年有消息稱伊朗試圖購買250架蘇-30戰鬥機,這迫使俄羅斯國防出口局(Rosoboronexport,俄羅斯的武器出口管理機構)負責人正式否認存在此類交易。
  • 中國從俄進口戰機,服役26年不升級,因設計理念與眾不同
    大家都知道,我國曾經沒有自己的三代機,大部分都是依靠進口俄羅斯的來進行維持正常的國防防務需求,今天就來說說一位在我國服役多年的老將。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蘇-27重型戰機,包括8架SK單座型和4架UBK雙座教練型被引入我國,這批戰機標誌著我國正式有了自己的三代戰機。截止1999年,我國已經進口了78架蘇-27,其中38架是SK單座型,40架是UBK雙座型。當時中國進口蘇-27可是大事,甚至可以說完全影響了亞洲的政治格局。
  • 3架梟龍戰機一次性交付!非洲大國滿心歡喜,後續訂單令人期待
    "梟龍"殲擊機,即FC-1型輕型殲擊機,原先號稱成飛研發的殲-7戰機"終極魔改版"——超-7型。但實際上它是一款第4代輕型殲擊機,與印度LCA型、瑞典JAS-39型和寶島F-CK-1型並列。外界普遍認為,巴基斯坦空軍可以憑藉現役最為先進的梟龍BlockII戰鬥機,壓制住印度空軍的俄制米格-29UB,畢竟這種戰機大部分配置較老,俄羅斯沒有為印度進行足夠的升級;另外"梟龍"甚至能夠對蘇-30MKI構成一定威脅。目前我國的成飛負責對梟龍進行改進並且研發後續型號,而巴基斯坦方面扮演的則是經銷商的角色。
  • 該國宣布所有俄制戰機退役,裝備全面中國化,巴鐵都羨慕
    而且非洲的奈及利亞不僅願意購買,甚至想讓本國空軍所有的俄制戰機全部退役,換成完全中國化的梟龍,這樣的大手筆真的讓巴鐵羨慕不已。目前,中巴合作的「梟龍」戰機已達到國際第三代機的水平,雖然與主流三代機還有一些差距,但價格便宜,主要針對第三世界國家,目前每架售價約1500-2000萬美元。
  • S500防空飛彈即將量產,專門克制F35戰機,中國或有意採購
    圖為切梅佐夫接受採訪近日,據環球網報導,俄羅斯技術集團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最新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在完成俄羅斯本國軍隊列裝之前不會對外出口。不過,切梅佐夫同時還表示,已經有數個國家向俄羅斯表達了採購意願,其中就包括已經向俄羅斯採購了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國家。截至目前為止,除俄羅斯本國外,世界上僅有三個國家列裝了S-400防空飛彈系統,分別是中國和土耳其兩國。考慮到俄土關係的近況,切梅佐夫所說的國家很有可能正是中國。
  • 美媒斷定:中方戰機已反超俄羅斯,但有一個缺陷!
    現在主力裝備的殲-11等三代機,也是基於蘇-27的設計,此外還大量進口俄羅斯的發動機。但11月11日美國福布斯網站引述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報告稱。中方的戰鬥機技術,已經反超俄羅斯。 該報告稱,從過去對俄羅斯飛機和武器的依賴,到現在中方已經發展出先進的國產戰鬥機、傳感器和航空工業,並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反超。中方已經開始在戰機研發的大部分方面明顯領先於俄羅斯。
  • 中美無人機領先世界,俄羅斯有不同意見:第六代新戰機了解一下?
    前段時間日本宣布投資44億研發微波武器來對付中國的無人機,該計劃在2021年正式實施,於2025年驗收技術成果,可見日本對中國無人機是非常重視的,其實這一點美國也一樣,我國的無人機技術在全世界都是非常超前的,並且核心技術國有化非常高,美國想限制都無從下手。
  • 軍工生產能力差距明顯,中美俄最頂尖戰機組裝線對比!
    作為俄羅斯唯一一家製造蘇-35戰鬥機的工廠,未來出口到國外的蘇-35戰鬥機也將在這裡製造,包括中國的蘇-35。俄羅斯軍工企業近幾年的透明程度大大增加,像航空企業的米格戰機生產線,蘇式戰機生產線都向媒體公開展示。
  • 徐勇凌深度解讀T-50:俄羅斯磕磕碰碰撞出一條路
    隨著蘇-27系列戰機在技術上的成功,俄制三代發動機AL-31F在技術上也日臻成熟,14噸級左右的推力對於三代機而言或許可以稱得上動力強勁,但對五代機而言,要實現超音速巡航與超機動性,這個量級的推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俄羅斯人必須為他的下一代戰機設計一款更大推力的發動機。
  • 印尼放棄俄羅斯蘇35戰機,轉而購買二手貨
    全新的蘇-35顯然比二手"颱風"好然而,購買二手"颱風"並非印尼所願,印尼最初的想法是引進11架全新的俄羅斯製造的蘇-35重型戰鬥機,與早先購買的蘇-27、蘇-30戰機搭配使用,提升印尼在東南亞的話語權。實際上,相較於二手"颱風",全新的蘇-35作為一款集合了俄羅斯頂尖技術的四代半戰機,更具戰鬥力。
  • 面對美國晶片卡脖子,俄羅斯是怎麼做的?巧妙辦法給中國提了醒
    原來它靠自身模擬電路方面的技術優勢,從而克服了沒有高端晶片帶來的缺陷,看來這個亞洲大國終於放出大招,俄羅斯的巧妙辦法給中國也提了醒,一定要自主創新,那樣以後中國再也不怕被美國晶片卡脖子,美國的高技術制裁也會徹底宣告失敗。
  • 烏克蘭坑完中國,連美國都玩了?俄羅斯發出警告
    然而由於克裡米亞危機,烏克蘭不僅對俄羅斯態度大變,甚至開始在與中國的合作上動了手腳。近些年烏克蘭在與中國企業合作上出現了數次毀約,從馬達西奇再到安東諾夫的多次合作時出現了協議籤訂之後遭到烏克蘭官方的阻止,使得原本屬於共贏的中烏雙方變成雙輸的局面,馬達西奇收購案更是耗盡了國人對烏克蘭僅存的好感。而沒有中資注入,馬達西奇前途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