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朝鮮的話題,例如朝鮮的經濟特區、朝鮮的女交警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朝鮮首都平壤的生活。平壤是朝鮮的首都,同時也是朝鮮最大的城市。在朝鮮2500多萬人口中,有幾百萬人生活在平壤和平壤周圍地區。那麼,平壤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到底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認真地說,與國外宣傳的情況有很大的差異。
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主要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藩屬國,分別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例如服飾、文字等諸多方面,與中原王朝非常接近,在眾多的韓劇中,經常看到明朝服飾的影子,例如大帽、襖裙、道袍等等。當時,《資治通鑑》《史記》等中國經典書籍,屬於李氏朝鮮貴族子弟們的必讀刊物。朝鮮的科舉考試,幾乎與明清兩朝一樣。
19世紀末期,經歷了30多年的明治維新之後,隔海對望的日本迅速崛起,成為了東亞強國,並且開始了對外擴張道路。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清朝被日本打得一敗塗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迫使清朝籤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隨後,朝鮮半島被日本所吞併,日本在朝鮮半島設立了總督府,一直統治到了1945年。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的時候,蘇聯軍隊已經挺進了朝鮮半島北部,美國軍隊還遠在衝繩列島附近。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和蘇聯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雙方都進行了讓步,以北緯38度線為界限,劃定了雙方的南北勢力範圍,這就是朝鮮和韓國的前身。在朝鮮總計2500多萬人口中,女性數量明顯大於男性,比例為100比96.7。由於女性的數量多於男性,所以,一般的男青年,都不擔心找對象的問題。進入90年代以後,朝鮮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方面發生了明顯變化。在羅先、新義州等等,從90年代開始,朝鮮陸續開放了20多個經濟特區。
在經濟特區內,聚集了各種商人。出現了總計100多家外資企業和幾十家合資企業,註冊的朝鮮個體戶,超過了1萬人。這些個體戶,以推銷朝鮮的蔬菜、水果、菸草、土特產品和各種海鮮、海產品。由於很多中國商人在朝鮮的各個開發區內經商,因此,很多朝鮮商人,為了方便溝通,都在學習漢語和中文。
今天,我們主要聊聊朝鮮首都平壤。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部分西方媒體出現了很多歪曲事實的報導。隨著朝鮮的改革,前往朝鮮旅遊的人們越來越多,朝鮮的實際情況,與想像中的情況完全不同。在朝鮮首都平壤,倉田街屬於地標之一,也被稱為朝鮮平壤的CBD。每逢夜晚,倉田街燈光璀璨、高樓林立,充滿了現代化氣象。在倉田街的地下一層,則是著名的小吃和超市。在這裡能夠買到咖啡、巧克力、各種零食和飲料。
甚至是蛋撻、泡芙和北京烤鴨,基本上都能買到。有人形容在倉田街「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倉田街上,有兩種朝鮮特色美食很受歡迎,那就是土豆饅頭和明太魚乾。朝鮮人喜歡吃狗肉,尤其是狗肉火鍋。在倉田街上,有一家狗肉店遠近聞名。很多朝鮮年輕人,使用朝鮮版的網絡點這家的外賣。至於朝鮮泡菜、朝鮮冷麵、朝鮮綠豆煎餅,基本上都是最地道的口味。很多外國遊客前往平壤,倉田街都是必須去的地方。
最近10多年來,朝鮮平壤建設了一系列對大眾開放的工程,例如運動中心、體育島、滑冰場、柳京院、海棠花館等等。光復街區的超市,是平壤百姓最喜歡去的超市之一。請注意,平壤的社會治安非常好,人們的住房,甚至都不用安裝防盜窗。由於家庭擁有私家車的比例比較低,大部分平壤百姓都是乘坐地鐵或者公交車出行。不過,由於地鐵最晚運行時間10點、公交車最晚運行時間9點,因此,會出現坐不上車的情況。
如果趕不上車,不用著急,平壤百姓有搭順風車的習慣。例如有汽車路過,人們會主動招手。絕大部分司機都非常熱情,只要順路,都會捎上一段。不過,如果是外國人的汽車,百姓們一般不上車,除非是幾個兄弟國家。平壤百姓出門,如果距離近,一般會步行或者騎自行車。如果距離遠,則會乘坐地鐵或者公交車,票價為5元朝鮮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呢?大約不到4分錢。不得不說,這樣的出行價格太良心了。
在21世紀之初,平壤的大街上幾乎沒有任何廣告。但最近10多年,隨著一系列的改革,平壤的大街上,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廣告,例如飲料廣告、飯店廣告等等。對於朝鮮百姓的穿著,很多人都存在誤解,認為朝鮮百姓穿著很保守。認真地說,並不是這樣,尤其是最近10多年,變化非常大。尤其是新一代的朝鮮女孩,基本上都很時尚,例如燙大波浪加上羅馬高跟鞋、海藍色的百褶裙、蕾絲邊的連衣裙,基本上都能看到。
近年來,朝鮮女孩的裙子出現了越來越短的趨勢,側面反映了人們觀念的變化。按照一些留學生的描述,每逢夏季,在大街上,甚至能看到穿吊帶背心和超短裙的小姐姐。在朝鮮語中,男人的發音與漢語中的褲子非常接近。因此,幾個朝鮮小姐妹開玩笑的時候,經常會問「你準備找一個什麼樣的褲子?」
在平壤凱旋門的北塞洞商業街,能夠買到各種奢侈品,專門經營蘭蔻、迪奧等化妝品的商店。咖啡店和酒吧,開始陸續出現。索尼、東芝等品牌的電器,基本上都能買到。關於朝鮮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