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去朝鮮,導遊會不停告訴你朝鮮的各種福利制度,或許接待中國遊客太多,掌握了遊客心理的原因,她們會重點解說:看病、住房和上學。透過導遊的解說,通過自己的觀察,我們發現,三大福利在朝鮮農村和城市,差別很大,含金量不一樣。
從1953年起,朝鮮就在實行免費醫療制度了,據說到了目前,從鄉村到城市,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你看個病,動個手術,生個孩子,直接到就近的醫院即可,不用問價格,也不用問流程,反正不要錢。
圖片中是在平壤的醫院裡生孩子的產婦,家屬可以通過視頻,隨時觀察大人和孩子的情況。
為了保障患者的營養,很多醫院裡還提供營養餐,發放豬肉、米麵等營養品。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這些好的措施,還僅僅局限在平壤這樣的大城市中,偏遠地區,雖然說實現了免費醫療,但人們有個頭疼腦熱的,還是習慣硬抗。由於醫療水平有限,一些扛不住的大病,醫院裡也治不了。
朝鮮的房子是免費提供的。這一點讓大家感觸很深,據了解,一般情況下,孩子小的時候和大人住,結婚後就能分到免費住房了,申請的方式很簡單,在單位裡填一張表格就可以。每月象徵性交租金。
在平壤,這些住房基本都有照明的,老百姓家裡的用電,被優先供應。即便偶爾停電,配上太陽能蓄電池,晚上看電視也沒問題。
農村的房子就不是這樣了。從丹東到平壤,220公裡的距離,火車一路穿行在大山、村莊之間,朝鮮的很多村子就建在鐵路旁邊,隔幾個村子就有個火車站,火車是農民出行的主要工具,相當於城裡的公交車。
由於朝鮮山地多、平地少,因此這些建在鐵路沿線的房屋零散分布著,不集中。在房子的周圍,我們並沒有看到通向住家戶的電線桿和電線,偶爾有,似乎也是通向大隊部的。也就是說,這裡的老百姓還沒有用上電,這一點和平壤差別就明顯了。
但是,這些房屋和平壤的老房子一樣,面向鐵路的一面被粉刷上了鮮豔的油漆。據說,這是為了給外國遊客一個好印象,是形象工程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參觀平壤近郊千三合作化農場的時候,也看到了成排的小洋樓,樓頂統一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陽臺安裝有統一的太陽能蓄電池板,導遊說,這些房子也是農村的住宅。
但是我們後來知道,這種合作化農場是朝鮮的樣板農場,並沒有完全普及到每個鄉村。同時,這裡還是特色旅遊鄉村景點,也是打造的形象工程之一。
朝鮮實行12年義務教育,這一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貫徹。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裡,適齡兒童都會得到受教育的機會,並且,這個機會是有相關制度嚴格規定的,如果你違反了,會受到嚴肅處理。
導遊介紹說,在任何一個居民區裡,你看到的最好房子都是學校的,3公裡範圍內,肯定會有一個學校,孩子們會就近入學。
在平壤,我們參觀了69中學。學校的老師介紹,上午學生們上文化課,中午不回家的有營養午餐,下午就是興趣小組了,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而學校裡有美術、縫紉、舞蹈、聲樂等多種形式可供選擇。這些培訓都是免費的。
看著寬敞明亮的教室和先進的3D設備,我們不由感嘆,條件可以啊。
導遊沒有安排我們去普通農村小學參觀,不知道那裡的孩子們是否有這樣好的培訓環境。
但是,在去開城的高速公路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在路邊玩耍的孩子們,他們在幫著家裡人晾曬糧食。無論穿著還是曬得黝黑的皮膚,和平壤學生都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