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不覺遠,你終將抵達。今天我們繼續聊香港。香港給人們的印象一直是高樓林立富麗堂皇。而在繁華的另一面,普通香港人卻過著市井而平凡的日子。
香港有個獨特的現象,就是一件商品也能賣出一條街。這一條條街,代表著一幅幅生活圖景。在這些圖畫中有花鳥蟲魚,有布匹珠紐,有古玩珍寶,也有老舊家電和各色衣物,它們被稱為雀仔街、金魚街、花邊街、紐扣街、古董街、電器街、女人街、波鞋街....街道的原始名字依然存在,卻不及這些稱呼來得親切自然。好像這些街道並不是買賣的場所,而是城市的呼吸,是活的香港故事。
金魚街上,遊魚在透明塑膠袋中打轉。一張張掛滿遊魚的鐵網,就是一堵堵充滿生氣的多彩水晶牆。
紐扣街上,繽紛多彩的紐扣整齊地被放在一隻只小盒子裡, 像極了放滿糖果的密室。
古董街上,堆放在小店門口的精緻小物,充滿了藝術氣息。亦真亦假的古董,令過往行人頻頻回首。
女人街上,高高低低的棚子裡,掛著琳琅滿目的商品,一家挨著一家,一個個小單位組成了一條多彩的街市。
在這些街市裡,既不長又不寬的道路常常擠滿了圍觀的人群。人們爭相參觀的好像不是商品,而是大家挑選商品時的熱鬧景象。沒有商場光潔泛光的大理石地面,也沒有可以給人代步的升降電梯,每個人在街市中,都得一步 一步走過那些凹凸不平的道路。
遠方不覺遠,你終將抵達。可能那些摩天大樓,驚豔駛過的名車,奢侈品林立的商業街,顏色溫暖的西餐廳,都不過是都市生活的標配。唯有這些最簡陋的街市,才是香港獨有的真實。西方遊客很少出現在香港大型商場中,但是在這些街市上,卻能經常發現他們的身影。大概他們也體會出,華人商業的特色是這裡寶貴的財富。香港華人生活的圖景,按照買賣的物品被有序地分布開來,就像場露天的民間生活「展覽」,每天都盛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