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當代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真正讀懂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2020-12-25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談到關於當代繪畫藝術這一個話題,其實陳丹青是大家所不能忘記的一名繪畫名人。雖然如今的他已經少有作品拿出來,基於被懷疑已經拿不出再像以前《西藏組畫》那樣子的繪畫作品了。

但陳丹青仍舊還在,他仍舊還是很多年輕的學生畫派之中的神人。尤其是關於陳丹青的一些論調,太多年輕人喜歡了,而且他對於當代繪畫界那一種獨特看法與建議也是受人喜歡。

陳丹青:世界上的名畫太多了,但真正懂得欣賞的卻沒有幾個人,太多人都教條了,寧願相信書本上的東西,其他的東西,也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聊到年輕人對於繪畫的理解與欣賞的角度,陳丹青總是提出關於自己的猶豫。

陳丹青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說,他形容如今的繪畫時代已經過去了,任憑大家怎麼努力,怎麼向國際化繪畫市場學習,仍舊達不到前輩們的成績,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當代的繪畫史上太多的成功作品還沒有等待那些真正解讀他的人存在,太多的作品已經過剩了,所以如今的繪畫市場不是一個以繪畫為主的欣賞,大家先要學會懂得欣賞世界名畫就足夠了。

不光是要懂得畫,但前提就是先要懂得如何欣賞世界名畫,當代的年輕學者們太教條了,總是習慣性地想著從書本上了解知識,那絕對是片面的,太少了。年輕人應該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世界,去尋找關於繪畫的真理。

如今的各大美國館,收藏的珍貴名畫太多了,幾乎方便到了一種荒謬的地步。但不管怎麼容易,這些繪畫哪怕是擺在年輕人的面前,他們也不見得真正的解讀出來,真正讀懂當代繪畫藝術的,能分析出市場藝術的沒有幾個。

而這背後的原因,陳丹青解釋是年輕的畫家或者是美術學者們變傻了嗎?其實不是,是因為這些名畫之中,實在是沾滿了歷代美術世家的唾沫。

給講的太多了,所以年輕人幾乎都失去了方向,不懂得用自己的眼睛來解讀關於繪畫的自我理解。

所以當代的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和其他的作品,不能太教條了,想要真正讀懂這些畫,大家需要一起用眼睛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繪畫領域。

所以陳丹青表示自己也就習慣是喜歡撩撥大家,但這一種撩撥就是希望大家在繪畫界,懂得自己把臉掰過去看看別的風景,別的話,不要圍著那些歷史美術學者們吃剩下的東西來回咀嚼,那樣如嚼蠟一樣無味。

有了這一種觀念與欣賞藝術的意識,然後你再去看你的世界名畫,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感覺!

相關焦點

  • 馬雲的學校美術是必修課——如何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
    那麼沒有機會上雲谷學校的孩子,家長也沒有藝術底子,孩子也不打算以後成為畫家,怎麼懂得欣賞世界名畫呢?名畫電影——《至愛梵谷》名畫相關電影大多是講述價值連城的名畫如何被江洋大盜偷走的故事。當然也有一批名畫傳記電影,比如《至愛梵谷》、《花落花開》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等。
  • 陳丹青:繪畫它真的過時了,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輕易學習繪畫
    可如今的陳丹青給大家的感覺似乎是在唱反調,對於繪畫他表現出了一種不認可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好好的繪畫卻表示它過時了,如今的素描與油畫,它不香嗎?怎麼就過時了?陳丹青聲稱我們都懂點藝術,也懂得欣賞一點藝術,但真正不要輕易去做,繪畫它真的過時了!
  • 陳丹青,崇拜民國範兒,面對現實舉手投降的公知
    不僅如此,陳丹青曾放言「我們在國外都是奴才」,現在卻說「中國夢慢慢在實現」,「美國夢其實是一個有點過時的東西」。陳丹青,當代的意見領袖,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因其言語狂放,觀點犀利,被很多年輕人崇拜,甚至譽為當代的魯迅。誰能想到,面對現實,陳丹青也要舉手投降。
  • 陳丹青:年輕人空前乏味,這環境和我年輕時候一樣 | 眼光
    陳丹青:我揣測當你問拿這些人對比是不是一個時髦,可能另外一方面說明你看了蠻多的展覽。但其實就是因為時髦,(因為那個展在兩人的聯繫上)並沒有那麼實質性的內容。這也是我對中國現在當代藝術的一個觀感,真的很趕時髦,怎麼時髦怎麼幹,並沒有做到真正像歐美那樣是多元的,就像死去的人也能進入當代藝術。
  • 陳丹青談《文學回憶錄》:木心是我真正的精神導師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著名畫家陳丹青旅居美國紐約,與當時一眾年輕藝術家邀請木心為他們開設文學沙龍,將世界文學史從希臘神話一直貫通到當代,斷斷續續講了五年。這套《文學回憶錄》,就是陳丹青當時逐字逐句記錄下的木心的講課紀實。木心在講到英國19世紀文學中的勃朗特姐妹時,說道:「藝術或有自己的上帝,而藝術家就是上帝的選民。」
  • 《看畫》:近距離觀察,抽象性理解,欣賞世界名畫,品讀名畫魅力
    前不久,有一些因疫情在家上網課的小學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作業:模仿世界名畫。具體操作方法是:自行挑選一幅名畫,真人模仿名畫裡的人物造型、動作、神情,然後將對比照片展示出來。活動一經發布,學校群、家長群立刻掀起一番熱潮,學生和家長都興奮不已。據統計,有3000多名小學生參與到模仿世界名畫的活動中,並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
  • 藝術家陳丹青:繪畫最光榮的時代過去了
    陳丹青被稱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30年前,他以作品「西藏組畫」成名於美術界。自2000年回國後,陳丹青針對美術教育頻頻發聲質疑,更有針對公共問題發表議論,引起眾多關注。  對此,他依然認為自己是一個畫畫的人。「在所謂的公共方面,因為我這些年到處胡說八道,其實是給媒體弄成這個樣子,所以在媒體面前我變成一個不要臉的人。
  • 換個角度看看,其實沒有那麼難,欣賞名畫也可以很簡單
    主要內容是一群小學生通過真人模仿世界名畫,因為相似程度極高,極具藝術效果,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了對藝術的理解,生動且有趣,因此一經發出便火爆了各大朋友圈。在此之前,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世界名畫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這麼緊密,甚至有些遙遠,感覺孩子欣賞世界名畫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欣賞是不分年齡的,只是認知和理解的角度不同。
  • 陳丹青:繪畫藝術是一種直覺與本能,是一種最新鮮的感受力
    陳丹青老師就曾講過關於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是如何形容當代藝術的。藝術到底是什麼?對於這一個主題其實陳丹青老師有屬於他自己的話想要說,而且這一種說法也是他想要跟學院派的學生們所要聊到的。這是錯的,是大錯特錯,在當代的藝術美院之中,關於藝術的真正理解,深入理解太少了。陳丹青老師聲稱藝術是一種直覺,而不是本能!它放到繪畫之中來講,那就是一種最新鮮的感受力,他甚至覺得藝術放到繪畫之中來聊,那就是一種突破教條式的無知感受力!
  • 如果你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上高中,真該看一看陳丹青這段名言!
    見過太多沒有拿到好的文憑的年輕人的自卑,他們處處比不過人家,就怪自己當初沒有拿一個好文憑。他們運氣不好,沒有找個好工作,也怪當初沒有拿個好文憑。甚至他們賺錢少,也怪當初沒有拿個好文憑。可想多少年輕人對文憑是多麼的執著,沒有拿到好的文憑,好像能後悔一生一樣,這樣的年輕人,真該看一看陳丹青這段語錄,文字如下:世界上的重要藝術家都不是研究生學歷,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連高中都沒上。梵·高就是個病人,畢卡索也沒有大學文憑。當今中國,需要文憑,為了就業,得到社會的認可,你就得拿個文憑。
  • 陳丹青繪畫作品欣賞
    陳丹青繪畫作品欣賞
  • 陳丹青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陳丹青是個非常可愛的人,很多見過陳先生的人都說他像30多歲的人。可是我覺得他的心態甚至比20多歲的人還要年輕。他對很多事情抱著像孩子一樣的好奇心。性格爽朗,談話有鋒機,嬉笑怒罵,字字珠璣。和他在一起聊天是最大的享受。
  • 陳丹青:學院派的繪畫與素描欣賞不了,它是一種反藝術的表達!
    這其實也是沒有問題的,更不能說是怪大家,畢竟每一個人接觸美術的開始地方就是從學校或者是學院開始。但對於美院的素描甚至是其他的繪畫,陳丹青則有屬於他自己的一類看法。身為中國繪畫界裡面的大咖人物,他很早就靠著《西藏組畫》成名,甚至還引起過一種「丹青熱」的討論。
  • 郭文景懟木心,陳丹青又沉不住氣了,到底孰是孰非?
    也正是在教師節這一天,一篇名為《木心是悲劇命運代表,但不是藝術大師——致郭文景兄、陳丹青兄》的文章在網上流傳甚廣,也再一次把陳丹青的恩師木心,推到了風口浪尖。說起木心,當代的年輕人並不陌生。他的詩文有很多已經成了流行「金句」,甚至被改編成了流行金曲。
  • 餘秋雨陳丹青二人齊名,為何陳非但不欣賞,還有些看不起?原因有三
    但是到了陳丹青那裡,卻是:我對餘秋雨最後多的意思尊敬也在這件事中消失殆盡了。為何被眾人如此稱讚的文壇精英人物餘秋雨,陳丹青卻對他如此嗤之以鼻?有人說,當今中國社會領域中有三個領軍人物:餘秋雨是、陳丹青和於丹。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我從來都相信,那些「不會說話」的存在,都背負著很多很多的記憶,譬如文字、影像、畫作,他們從一個又一個或動蕩不安,或繁華祥和的時代中走來,見過了真正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時代和文明的每一次進步。《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從藝術的層面來分析名畫背後所承載的歷史片段,或許我們見識過很多欣賞名畫的角度和方法,技巧、色彩、派別……將歷史和藝術聯繫在一起,不僅角度新穎獨特,也有很硬核的知識內容,可讀性很強。如同法國詩人保羅·瓦勒裡所說:「年輕人會找到自己的詩人,為了找到自己的詩人,他們日夜期盼。」
  • 這樣親近世界名畫,孩子更喜歡
    想讓孩子與世界頂級藝術品親近,但看不懂、不會給孩子講解,拽著孩子聽館內講解,孩子沒興趣……該換換思路了!下次帶孩子去欣賞世界名畫,不妨把孩子放在前面,讓孩子帶你看。不懂藝術也可以跟孩子欣賞名畫帶孩子去美術館,我主張不要跟他們解釋什麼是「美"
  • 他親手毀掉世界名畫,卻呼有趣,這路子很野!丨聚鎂Art0X
    他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如何用刮刀毀掉一幅畫,這樣的思想其實與一位日本收藏家有點相似,這位收藏家叫做齊藤良平,是一位日本富商,曾經斥資10億買下兩幅世界級名畫,而且這兩幅畫都位於世界十大最貴名畫之列,但他卻聲稱去世前要燒掉這兩幅畫,而他去世後,這兩幅畫就徹底地消失了,至今沒有蹤影,其中就有梵谷的名作。
  • 陳丹青諷刺:畫作炒不過晚輩,羞恥啊!
    人就是這樣的,幾十年前,戀愛中的男女在大街上手都不敢牽,隨著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今的人們反而都當成了一種風景去欣賞,當一種現象成為了慣例常態,人們也就逐漸從牴觸變成了習慣,要是突然沒有天價字畫了,人們反而覺得奇怪,就如同你現在突然去到一個空氣清新的原始森林還可能會出現「醉氧」這樣的不良反應。不過,作為藝術圈的「毒舌」,大名家陳丹青對於天價字畫的現象,依然忍不住大聲吐槽。
  • 20幅世界名畫,開啟孩子藝術啟蒙之路!
    真正的藝術培養不僅僅只是技巧訓練,更重要的是孕育一顆,對「審美」保持高度敏感的心。相對於其他藝術形態,色彩是最容易吸引孩子的。因此,培養孩子的藝術感悟,啟蒙孩子的藝術修養,可以從世界名畫開始!這並不意味著,要讓孩子讀懂畫作,而是在最初接觸時,就選擇經典名畫,這樣既不會誤入歧途,也會在藝術萌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