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菌菌刷到一個這樣的帖子:
一個5歲的小男孩,有一天突然開始出現: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等一系列古怪的行為。
圖源:網絡
父親發現後,覺得孩子是在惡作劇,就很嚴厲地指責了孩子。
但孩子古怪的表現一點沒減少,反而越來越頻繁,甚至演變成一見到爸爸就忍不住臉部抽動。
家長這才著了急,趕忙去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後發現孩子患上了抽動症。
抽動症(Tic disorders,TD)又叫抽動障礙,指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起病,以運動性抽動(motortics)和(或)發聲性抽動(vocaltics)為特徵的神經精神疾病。
美國最近疾病分類將其歸於神經發育障礙。
目前病因還沒有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如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和環境因素等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
排除了各種原因後,醫生判斷孩子可能是因為精神壓力過大。
最後,在醫生的再三追問下,父母才說出實情:
原來這半年多,因為經濟原因,夫妻兩人經常吵架,甚至有好幾次都是當著孩子的面。
圖源:CanStockPhoto
每次孩子都被嚇的哇哇直哭、臉色發白,只是沒想到,父母關係不和竟對孩子的傷害這麼大。
我們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
但實際上,他們小小的內心很會「察言觀色」,會因為親密關係中的人(比如,媽媽與爸爸)情緒不佳而受到影響,甚至因此背負沉重的精神壓力。
1.我們都低估了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特羅尼克曾做過一個「無表情遊戲」的研究:
媽媽不帶任何表情,用一種完全僵硬的表情看著孩子,孩子先是會表現得慌張無措,繼而轉移視線。
圖源:無表情遊戲」研究
隨後孩子會努力試圖去改變大人這種表情,如果這時媽媽仍然冷冰冰的板著臉,孩子會再次轉移視線,並重新嘗試與媽媽對視。
圖源:無表情遊戲」研究
這樣重複幾次後,孩子就會表現得煩躁,並開始哭泣。
這項研究表明:即便是三個月的嬰兒,都對周圍的情緒環境極其敏感,尤其是父母的情緒,哪怕是微小的變化,都會對孩子情緒產生極大的影響。
知乎上曾經有個話題:「父母關係不和,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那些回答令人心酸不已:
自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自己這麼渺小這麼差怎麼會有人愛上我呢,也不會有人接納這樣的家庭。到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學是從小的願望,不願意回家,不願意打電話,不願意視頻。我現在甚至聽不了別人大聲說話,我害怕。人家音量一上來,我就下意識地想要躲,腦子裡全是當年我父母吵架的情景。
圖源:CanStockPhoto
還有一項研究也曾表明:「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其負面心理症狀的出現頻率,遠高於其他孩子。」
2.父母糟糕的關係對孩子心理傷害是巨大的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最先留下印痕的必然是自己的父母還有成長環境,糟糕的成長環境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
◆ 容易讓孩子成為敏感型人格
敏銳地察覺到周圍人的情緒變化,捕捉到他人的需求並及時滿足。
這是在一個父母不和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所必須練就的技能。
另外,不會拒絕,也是敏感型人格的一大特徵。
圖源:CanStockPhoto
TA們會把別人的評價放在首要位置,TA們害怕拒絕,擔心一旦拒絕他人,他人就會十分厭惡自己,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無形之中就擔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讓自己活得很累。
圖源:CanStockPhoto
並且,孩子如果長期處於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中,久而久之也會形成自卑內向、缺乏安全感的性格。
有位當了很多年班主任的小學老師,也曾經說過:凡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與同學相處不好的孩子,家裡父母大多感情不好。
◆ 容易讓孩子缺乏自控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孩子很會模仿父母的各種行為。
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會讓孩子覺得原來暴力可以解決問題,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會很容易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
圖源:CanStockPhoto
另外,遇事容易衝動,跟同齡人相比自制力比較差,都是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導致的後果。
◆ 更容易讓孩子患病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實驗:
在3年時間內跟蹤調查了169名5歲至10歲的兒童,要求父母記錄孩子的患病情況和體溫狀態,並每半年為父母進行一次心理健康評估。
他們發現,如果父母具有較高的「情緒壓力」,存在焦慮或抑鬱問題,其子女的患病次數會明顯高於其他孩子。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兒童的情緒不佳影響到他們的免疫系統,使他們更易受到疾病侵害。
圖源:CanStockPhoto
但現實生活中,零衝突顯然不可能,所以,最重要的是發生衝突後,採用適當的方式及時「消除」父母衝突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3.如果吵架不可避免請做到這四點
◆ 吵架時儘量避開孩子
生活之中避免不了爭吵,因家庭瑣事產生分歧是正常的。
但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
另外,千萬不要冷戰,並試圖強迫孩子加入自己的陣營。
圖源:CanStockPhoto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父母爭吵,久而久之,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 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如果確實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了,那吵架後,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和好。
圖源:CanStockPhoto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這樣可以抵消掉不少由於爭吵帶給孩子的消極影響。
最後不要忘記告訴孩子,無論爸媽如何爭吵,對你的愛是不會變的。
◆ 不要讓爭吵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敢於認錯
父母的任何行為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吵架後勇於認錯,可以給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榜樣。
有問題要及時解決,儘量不要讓爭吵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要努力減輕孩子內心的恐懼感。
圖源:CanStockPhoto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和睦的家庭氛圍,可以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和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一個糟糕的家庭氛圍,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難以彌補的。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然後孩子才能學會如何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