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之父是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妹跟大家聊聊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了解完之後回歸正題,比特幣之父是誰呢?下面幣圈子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誰是比特幣之父?
比特幣之父是誰?
比特幣,英文叫Bitcoin(縮寫BTC),是一種虛擬貨幣、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說穿了,就是一組關聯了比特幣地址的數字。比特幣的概念,最早是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人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是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
在2008年10月,一個名為"中本聰"的人在一篇學術論文上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隨後,比特幣便存在於依據其思路設計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中。它是由一長串計算機代碼組成的"數字貨幣",一度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寵兒。
中本聰是誰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一篇研討陳述,介紹他對電子貨幣的一種最新構想。可是在當時,這些評論組的老資格們從來就沒聽說過有這個人,所以對他(她)的情況一無所知。能夠查詢到的信息也非常可憐,甚至互相矛盾。因此他們斷定,這「中本聰」或許是一個團體或組織。例如,從能夠查到的資料看,中本聰住在日本,可是他的電子郵箱地址卻來自德國的一個免費網站。並且,他的英語太地道了,簡直無懈可擊,「不太像」日本人。即使到「全能」的谷歌網站上去搜索,也找不到他的任何信息。
拉斯勒·豪涅茨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全球第一個用1萬枚比特幣購買了2張比薩餅的人,所以他的話人們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然而,就是這篇中本聰以化名發表的文章,卻一下子就解開了困擾密碼學界10年的難題。
揭秘誰是比特幣之父?
自從這位中本聰出現之後,全球各國就一直沒有停止對其究竟是誰的人肉搜索」。中本聰的名字慢慢開始在比特幣粉絲中津津樂道,並且出現了一大批崇拜者。一些人開始銷售印有「我是中本聰」(Iamsatoshinakamoto)字樣的T恤衫,呼籲把比特幣的最小單位命名為「聰」(satoshi)。也有人開始推出以Satosh為主題的科幻小說和漫畫文學,不斷挖掘中本聰的身世之謎和點點滴滴。2013年5月20日,HYTP之父、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特德·尼爾森(TedNelson)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考證結果,認為中本聰就是日本京都大學數學教授望月真一(Shinichimochizuki),同時高度評價他完全有資格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望月真一又是誰呢?據說他1969年出生,16歲進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本科,23歲讀完博士,32歲時成為日本京都大學全職教授他足夠聰明,完全有能力想出比特幣這樣複雜的系統來。並且,他的工作領域本身也涵蓋比特幣的數學算法。他喜歡獨立工作,不愛拋頭露面,不使用常規學術發表機制。他的論文發表後一般不加評述,而是讓其他人自己去理解。現在回過頭來看,在比特幣上線的第一天,就有一臺計算機在開始不停地挖採比特幣了,這臺機器猜想應該就是他本人的。
雖然中本聰就是望月真一尚待證實,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2013年年初的比特幣身價至少有1億美元。2019年年未將達到數幾十億美元。總的來說,現在,中國的比特幣投資者規模已經一躍成為全球之首。
比特幣之父是誰?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於比特幣之父是誰這個問題已經有所了解,其實無論比特幣之父是誰,對投資者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對於投資者來說只要知道比特幣之父的化名是中本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