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它是《救荒本草》中記載的救命野菜,素有「南方人參」的美譽,如今人們大量種植,每斤的市場價格超過20元,而其葉子越多價值就越高!
絞股藍,喜陰溼溫和的氣候,多野生在林下、小溪邊等蔭蔽處,在我國的陝西南部和長江以南各省區都可以見到絞股藍,至於野生的絞股藍,則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廣西金秀縣聖塘山一帶。絞股藍的生長旺盛其是在4-6月,而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經霜打後,絞股藍的地上部分會枯萎,地下部分則宿存,等到第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時候,絞股藍地下宿存部分會萌發出土,重新生長。隨著中國各地氣候的差異和年變化,各個物候期的出現也有差異 。據了解絞股藍的葉子數量剛開始只為3片,到後面就會生長到5片、7片,甚至是9片,5片葉子一般被稱為「5葉參」,至於9片葉子則難得一見。值得一說的是,絞股藍的葉子數量越多,藥用價值越高。
根據《救荒本草》的相關記載,可知絞股藍是古代的救命野菜,在現代,絞股藍多被用於入藥。據研究,絞股藍中的微量元素就有18種,還含有水溶性胺基酸、黃酮類等成分。由於其酸水解產物與人參皂甙的酸水解產物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質,就造就了「南方人參」的美譽,在現在,人們會提取絞股藍葉腋部位的嫩芽和龍鬚,將其製成絞股藍茶。據了解絞股藍茶對人體大有裨益,其湯色清澈程度,達到了即便是連續衝泡4-6杯都能保持成色不減,而且長期飲用也不會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說起絞股藍的出口,就要追溯到1985年,當時秦巴山區產的絞股藍就出口到了日本。絞股藍在由日本多位權威專家們進行化驗後,得出秦巴山區產的絞股藍的理化指標位居全球同類產品中之首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秦巴山區就成為全球公認的絞股藍黃金產區,享有「絞谷」的美譽。在我國,政府也是準確認識到絞股藍的價值,將其列為待開發的名貴中藥材之首,在這之後又被列入保健品名單。
本文由「農本紀」創作,從農本不易,與爾比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