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九幾年的時候,我就曾聽村裡的一些年輕爸媽在討論給孩子買保險的事:
X保險在幾歲的時候能領多少錢,18歲以後又能領多少錢…
那時候是真羨慕啊,別人家的孩子以後讀書是不愁沒錢了。
可我呢,每到臨近開學的日子,就慌得不行,爸媽又得費盡功夫去籌學費了…
待上了大學,學費也是欠著學校的。
學費,已經成了我心裡的一個陰影。
即便大學畢業後都還清了,這個陰影依然揮之不去。
養個孩子太不容易了,為人父母之後才深切體會到。
而養育孩子,教育佔據了很大一塊支出,未來教育成本也是越來越高。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金保險值得買嗎,要不要給孩子買?
中國的父母一向注重孩子的教育,早早就為孩子做好規劃。
比如自律性強的父母,可能會選擇存銀行定期或基金定投,為孩子的教育金完成原始積累。
但這種方式,中途容易挪作他用,比如買房、買車。
而股票、P2P、外匯等風險又極高。
因此教育金保險,也就是通常說的教育金,成為越來越多父母選擇的一種儲備方式。
相比於其他理財方式,教育金的優點在於:強制儲蓄和專款專用。
教育金跟其他保險一樣,安全性極高,前期將保費交給保險公司,到期按約定時間給付教育金。
中途斷交或退保會虧損本金,逼著你必須得存。
而且一般要等到一定年齡後才開始領取,剛好接駁孩子的學業費用,實現專款專用。
不過市面上的教育金百十來種,有的上高中返還,有的上大學返還,還有的是在25歲甚至30歲返還。
你需要用錢的時間和教育金領取的時間匹配,那才買的合適。
不然,到時用不到實處,不就白買了嗎?
為孩子選教育金,除了考慮收益,還要考慮領取時間是否貼合孩子的學業階段。
十二年的義務教育,著實為我們省了不少錢。
不像哆啦的爸媽,以前總為學費發愁。
等孩子進入高中後,才開始交學費和生活費。
雖然費用也不少,但那時的我們年富力壯,工作較為穩定,這些費用自然難不倒我們。
但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不同了,學費和生活費陡增。
步入中年的我們,事業要麼停滯不前,甚至可能被後浪取代,成為失業一族。
試問,除去每年旅遊、各種買買買,以及孩子的輔導班,特色課等花費。
家裡的存款還能有多少?夠支撐孩子的大學費用嗎?如果孩子想繼續深造呢?
每次想到這些,哆啦都焦慮不已,什麼時候才能存夠孩子的教育費用啊。
最近就有款炒得特別火的教育金,我身邊很多年輕爸媽都買了;
能幫我們解決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問題,而且收益也不低。
它就是渤海人壽大富翁教育金,也叫i寶貝教育年金。
看看它長什麼樣:
可以看到,大富翁教育金門檻特別低,1元起投,還能隨時加保;
不限金額,不限次數,啥時投入都可以;
繳費方式也很靈活,可一次性交,也可按月繳,特別適合我們工薪階層。
上周就有位寶媽給半歲的女兒買了這款產品,月繳1000塊。
18-20歲時,每年領2.3萬,領3年;21歲時,一次性領18.8萬;
一共領4年,累計領取25.7萬元,是總保費(14.4萬)的1.79倍。
如果選擇一次性交,收益會更高,最高2.2倍返還。
0歲男寶,一次性交10萬和月繳1000的收益:
每月1千塊的積累,不僅孩子的大學費用不愁,畢業後還有一筆錢,繼續深造或用來創業都沒問題。
不過,大富翁教育金的流動性稍差些,如果想兼顧收益和流動性,可以考慮天天向上教育金。
不過,也不是所有家庭都適合買教育金。
有孩子的家庭花銷本來就很大,房貸車貸、孩子的奶粉錢、老人贍養...
好幾座大山壓下來,手頭很容易拮据。
這個時候最怕什麼?家裡的支柱倒下啊。
所以,買保險的正確順序是:先大人、後孩子;
而買教育金的前提則是:一家人的基礎保障都做好了,還有富餘的錢。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幫到你,也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