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陝州區:村企攜手 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2020-12-20 人民網河南頻道

「在山溝裡生活了一輩子,早些年都是靠天吃飯,生活很困難。一把年紀出去打工也沒人要,自從二仙坡果業來了以後,六七十歲還能在家門口掙錢的人越來越多。」近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大營鎮寺古窪村,村民王傑偉笑著說。

近年來,陝州區委區政府加強產業扶貧工作整體規劃部署,發動區域內的企業,充分發揮行業特色和優勢,通過工業產業就業、結對幫扶貧困村、產銷對接、科技推廣扶貧等方式,幫助貧困人口加快脫貧致富步伐,逐漸走上了一條產業培育的興農路,吹響了鄉村振興的奏鳴曲。

生態宜居 建好美麗家園

走進三門峽市陝州區原店鎮岔裡村,層層疊疊的窯洞懸掛在黃土高原的崖壁上,大多年久失修,略顯破敗。當遠遠看見「窯遙小院」時,記者頓時眼前一亮。

小院北側院牆和三口窯洞保留了老宅本來的樣貌,原本昏暗的窯洞加裝窗戶,變得亮堂,開放式廚房裡手磨咖啡散發著濃香,夜晚在衛生間泡澡還能放心地欣賞到滿天繁星。窯院一步一景,古老又現代,洋溢著海派小資情調又不失野趣。

輕輕敲擊窯遙小院的院牆,聲音脆而不鈍,觸摸起來不掉渣不掉灰。修復窯院是個細緻活兒,要修舊如舊。「別小看這三口窯洞和院牆,是找了專業人員來修復的,實際上牢固得很,雨下再大不會塌。」原店鎮黨委書記張海東說。

今年5月,上海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欄目組來到岔裡村,發現村裡青年人長年在外打工,許多靠崖窯院破舊荒廢。《夢想改造家》欄目組以「回不去的家」為主題,對該村一座破舊窯院進行精心改造並取名為「窯遙小院」,通過拍攝專題節目,喚醒鄉愁,吸引在外村民返鄉創業,促進鄉村振興。

張海東表示,目前,原店鎮政府與河南匯迪有限公司已籤訂岔裡古村合作開發協議。依託其優質溫泉水和古村落優勢資源,匯迪公司公司採取宅基地租賃、土地流轉的「村企融合、三產結合、管理套合」模式開發,打造「溫泉+民宿」休閒旅遊。下一步,原店鎮將以「夢想改造家」為起點,按照陝州區委、區政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以「一體設計、分期開發、公司化經營、差異化發展」的思路,全面開發岔裡古村。

「『三合』模式上還應再加『資源整合』,讓岔裡村和周邊的高陽山溫泉、地坑院、甘山聯繫起來,但要差異化發展。」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志權介紹,民宿區別於賓館,一定要有「民」元素的存在,除了開發保留窯院老樹、老宅、老門頭的腔調,還要挖掘每個家庭、每口窯洞、每處窯院的故事,尋找情感共鳴,「空心村騰出來的地方或許是別人的詩和遠方啊。」

產業興旺 家門口就能掙錢

在陝州區二仙坡果業基地,蘋果不僅高產,而且金貴,單個就能賣十幾塊錢,是周邊群眾心中的「脫貧致富果」。

60歲的王傑偉是陝州區大營鎮寺古窪村村民,已在二仙坡果業務工十年有餘,最開始只能做點雜活兒,經過不斷的技術培訓,老王種蘋果的經驗也越來越多,說起育苗的標準如數家珍。如今,公司放心地把四個育苗大棚交給他管理,一年工資收入4萬元。不但衣食無憂,連孩子在城裡買房,他都能幫上一把。

像王傑偉這樣,依靠在基地務工脫貧的人員佔二仙坡綠色果業有限公司員工的70%。「公司著力打造高標準蘋果種植基地,帶動發展了100個高質高產蘋果種植示範村,邀請專家為果農免費授課,為參訓果農提供免費食宿,從2012年起培訓省內外果農十餘萬人,新型果農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二仙坡果業董事長趙躍文說。

20年前,二仙坡是一片荒山野嶺,歷時21載、經過5次流轉,從最初的500畝荒地,到現如今的3萬多畝標準化果樹基地,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果山」。前幾年,當地農民種蘋果畝產大約2800斤,而經過二仙坡果業技術指導之後,畝產可達5000斤,給果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帶動全區6061戶貧困戶發展高山蘋果34000畝,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2018年5月,陝州區啟動了推廣複製「二仙坡模式」振興果業行動計劃,計劃3年左右使100個村、6000戶、3萬畝果園改變粗放管理模式,進而帶動陝州區近30萬畝果園提質增效、優化升級。二仙坡果業實行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配送生產資料、統一組織果品銷售。「通過2至3年的實施,使蘋果畝產達到8000斤至1萬斤,每畝淨收入1萬元以上。」二仙坡綠色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李明珠說,得利於「二仙坡」模式的推廣複製,果農的蘋果產量上去了,銷售渠道也更加方便,真正讓果農「坐在家裡數錢」。

「作為農業龍頭企業,我們有能力、有責任、有義務參與到脫貧攻堅當中。我們要叫響二仙坡品牌,帶領老百姓共同富裕奔小康!」趙躍文充滿信心。

企業帶動 攜手振興鄉村

在陝州區西張村鎮窯店村,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甘山晟景」田園綜合體項目,今年「十一」假期開始對外開放,吸引了眾多遊客。

「現在參與園區建設的村民有300多人,其中貧困人員40人,村民能獲得基礎收益和深度合作收益。」窯店村黨支部書記薛增峽介紹,園區下一步還將建設以五味子種植為主的中草藥園、農業高科技展示館、採摘園、窯洞民宿等項目。

緊挨陝州地坑院景區的北營村村口,是一排排單門獨院的二層小樓。「北營村的變化主要是地坑院景區開發帶來的,因交通不便,以前俺村村民長期住在窯洞裡。」北營村老支書張勳讓說。

2012年陝州地坑院景區開始開發,北營村的47座地坑院得到了保護和利用,一邊開發景區一邊建設新村,妥善安置村民,全村貧困勞動力全部實現轉移就業,就業率達100%。

「11月9日白石崖村退出了貧困序列,這也是陝州區最後一個脫貧的村。」陝州區東店子鄉白石崖村駐村第一書記員博說,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白石崖村曾是一個深度貧困村。

白石崖村村口,河南匯迪有限公司深睡眠小鎮建設項目指揮部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原址將建設一個「深睡眠小鎮」。

「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是我們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河南迪信通(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蔣衛紅說。

「脫貧攻堅的經驗告訴我們,實現鄉村振興,單靠一個村是不夠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引導。如何引導?我們就想到了『企帶村』的辦法,讓有實力有情懷有眼界的企業帶著一個村發展,然後然這個村帶動其他村。所以我們說是『企帶村,村帶村,如星火之勢,最後燎原』共同點亮鄉村振興的夢想。」胡志權說。(王佩)

來源:

人民網-河南頻道

  2020年12月18日09:33

相關焦點

  • 揚州楊廟沿山河村:村企攜手打造「紅色車間」,走活鄉村振興一盤棋
    中國江蘇網6月1日揚州訊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沿山河村「兩委」班子幹事創業熱度不斷升溫,他們通過村企攜手打造「紅色車間」,春耕夏耘培育希望田野,鄉村治理描繪五彩村莊,讓鄉村活起來、靚起來!村企攜手,「紅色車間」動起來「一年快要過半了,還有不少村民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
  • 河南三門峽陝州區岔裡村:夢想基地打造美麗鄉村
    岔裡村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原店鎮,南依巍巍高陽山,東臨民居史上活化石之稱的陝州地坑院景區。有後岔、前岔、仙家、牛曲灣、李家窪、窯烈、土門7個自然村,全村千餘口人,居住在豫西群嶺起伏、層山疊巒的黃土丘陵地區靠崖窯洞院落裡。
  • 【鄉村振興進行時】村強民富 景美人和 ——古田縣奏響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2018年,前洋村被列入古田縣鄉村振興戰略示範點後,加快以「五朝流韻,世外古村」為主題的文化宜居工程建設,保護古村落的整體性與活態性。以此為契機,前洋村黨員幹部群眾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 富陽:新桐村企共建推動鄉村振興
    富陽:新桐村企共建推動鄉村振興 日前,富陽新桐鄉舉行村企合作助力鄉村振興「結對共建」籤約儀式。
  • 奏響復工復產「協奏曲」(一線視角)
    產業鏈環環相扣,扭住龍頭企業「一個點」,連綴產業鏈上「一條線」,從而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才能真正同頻共振,奏響復工復產的「協奏曲」    3月20日72.5%,3月23日85%,3月30日超過95%……最近一段時間,一條加速上行的曲線引發社會關注,它就是湖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
  • 聖農集團黨委:黨建引領企村共建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聖農集團黨委:黨建引領企村共建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0-06-01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縣領導到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範園調研 名村名企強強聯合 高質量...
    8月1日,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張業到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範園調研時強調,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總書記對塔元莊「三化」要求,推動塔元莊與知名企業同福集團的強強聯合,高質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迪信通董事長劉東海到陝州區原店鎮考察岔裡古村合作開發項目
    在岔裡古村遙窯院小院的會客廳,胡志權向劉東海介紹陝州區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轉型規劃,以發掘「鄉村 振興+古村落改造+文化古蹟」為目標,把紅色旅遊文化與特色康養相融合,通過「村企結合、三企融合、管理套合、資源整合」的發展模式,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家投資開發,通過資源整合,發展民宿旅遊,促進鄉村振興,讓鄉村成為在外遊子的回得去的家和遊客的詩和遠方。
  • 鐘山賓館集團與大豐區企地牽手共走振興路
    9月16日下午,鐘山賓館集團與鹽城市大豐區在江蘇省會議中心聯合舉辦2020大豐(南京)企村聯建共建活動暨特色農產品推介會。會上,集中簽約18個企村聯建共建項目。  今年以來,鐘山賓館集團作為省屬國有企業的重要成員,切實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主動承接與鹽城市大豐區「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聯建共建活動,從黨建聯動、經濟幫帶、文明共建等多方面提出興業富民的幫扶舉措,爭當助推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助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在產銷合作上實現新突破;整合鐘山與大豐的雙邊優勢,加大大豐農副產品的宣傳力度,豐富鐘山電商的銷售品類,互惠共贏;充分利用鐘山「紅嶺先鋒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_新華報業網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鄉村振興】同心結碩果 共走振興路 :「村企聯建」育出鮮食玉米
    自「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以來,下蜀鎮迅速行動、精準對接,把村企聯建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同步推進,進一步吸納農民就業、促進村級經濟發展,真正實現「村企聯建」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方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 電影《喜盈代村》: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教材
    電影《喜盈代村》: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教材 原標題: 以鄉村振興為題材的電影《喜盈代村》的創作和上映,恰逢其時。影片不僅生動描繪了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精神風貌,而且真實再現了代村推進鄉村振興的探索歷程,這對於傳播新時代基層的創新創造,進一步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投身於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必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代村是近年來閃耀的一顆新星,是鄉村振興的一面旗幟。
  • 三門峽新聞聯播播出陝州區援疆教師曹龍勤事跡:無愧內心的選擇
    感謝您關注三門峽市陝州區教育體育局官方微信---陝州教育!
  • 鄉村旅遊回暖 近郊民宿火爆[圖]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三門峽文旅企業一派欣欣向榮,呈現出美麗繁盛的春色。    走出喧囂城市,感受大自然魅力,讓心靈回歸寧靜。今年這個特殊的「五一」,鄉村旅遊和民宿成為因疫情居家多日百姓的首選。    「川流不息」「絡繹不絕」「車水馬龍」……「五一」期間,陝州區店子鄉慄子坪村駐村第一書記謝純剛的微信朋友圈裡,每天都用這些詞圖文茂地記錄著慄子坪村的鄉村旅遊情況。
  • 「中部崛起勢正勁:安徽篇」走進滁州市南譙區,從村企聯建看鄉村振興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黃金奇異果、晴王葡萄、法蘭西西梅……位於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的元松村,通過村企聯建流轉近800畝土地,集約化發展高品質水果產業,三年累計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20萬元。9月16日下午,「中部崛起勢正勁」(安徽站)採訪團走進滁州市南譙區章廣湛,探尋「村企聯建」的發展之道。「採摘、分揀、歸類、包裝、搬運,我們這裡成熟的葡萄通過這一系列的流程,最後用冷鏈車運至上海等地銷售。」章廣鎮元松村的滁州煜鮮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 晉安區壽山鄉前洋村:因地制宜,振興鄉村
    前洋村氣候、區位條件優越,山林地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條件良好,先後引進了龍晶(佰利)葡萄觀光園、省農科院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等現代都市農業項目,以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為導向,融合「數字鄉村」建設,重點打造集產、銷、研、學於一體的「農夫集市」,服務全省農業、農村發展,構建出一個政府引導、農企供給、農技農金支撐、民眾消費的生態體系。
  • 農行東阿縣支行:傾情服務「農」字號 奏響鄉村振興曲
    隨著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行東阿縣支行加大了對農村種植大戶、個體工商戶、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的扶持力度,先後推出了農戶信息建檔貸款、強村貸、金穗農擔貸等強村系列貸產品,並先後組建8支營銷團隊開展下鄉上門服務。像姜樓鎮這樣產業基礎好、信用環境好的鄉鎮正是該行服務的重點。
  • 浙江溫嶺:村企結對共促黨建
    為助力鄉村振興,幫助農村有志青年解決就業並實現脫貧致富夢想,企業主動與松建村取得聯繫,以黨建共建的形式,攜手共謀發展。  松建村位於松門鎮南城管理區。在村黨支部的努力下,曾經一貧如洗的貧困村,已發展成為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活富足的省級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這次村企合作,可謂強強聯合。  「村企合作,實現了『多贏』。
  • 全省「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召開
    在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在全省大地風生水起,亮點紛呈。近日,全省「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在鎮江召開。紫荊農莊相關負責人趙冬說,「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項目全面建成後,將給村集體帶來約80萬元增收,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年人均務工收入約5萬元。」「『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後,我們積極響應號召,搶抓村企合作的寶貴機遇,與徐州市賈汪區江莊鎮高村接洽商談,初步達成建設『現代甘薯產業園』的共識。7月31日,雙方進行了項目的現場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