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美術師苦練30年創鐵板作畫絕技

2021-01-15 環球網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圖為郭海博仔細檢查鐵板畫。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圖為郭海博的工作現場。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圖為郭海博的工作現場。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圖為郭海博的妻子協助其工作。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鐵板浮雕」的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圖為郭海博的工作現場。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他正在用鐵錘在鐵板上「作畫」。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的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3月16日下午,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創始人之一郭海博的工作室,郭海博正為參觀者介紹自己的作品。據了解,郭海博苦練30年,練就了「鐵板浮雕」的絕技。鐵板浮雕是在生冷堅硬的鐵板上,經過拓印、正面鍛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用榔頭、鏨子敲打出一幅幅生動逼真、質感強烈的藝術作品。圖為郭海博展示自己的作品。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相關焦點

  • 消耗上萬雞蛋練習廚藝,30年苦練鐵板燒絕技,徵服慕名前來的食客
    說到鐵板燒,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街邊的鐵板魷魚,夏天夜市裡最暢銷的美食之一,還有鐵板豆腐,鐵板冷麵等等美食,其實鐵板燒這種美食形式,早已經不再局限於街邊大排檔的平民飲食,不知何事悄然走入了高端酒店,成為一種特色美食,今天要說的這位臺灣師傅就把鐵板燒發揚光大,所有慕名前來的食客都被他徵服。
  • 助力非遺傳承 近距離感受鐵板浮雕之美
    燕都融媒體記者康瑞珍11月11日,一場簡約而莊重的拜師儀式在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郭海博鐵板浮雕藝術館舉行,作為燕都融媒體文化創意部記者,我有幸拜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郭海博為師,助力非遺傳承,推廣傳統技藝。
  • 男子苦練6年學會用電烙鐵作畫 作品備受推崇
    42歲的銀川市民劉敏就懷揣這一特技。劉敏用電烙鐵「燙」出的花鳥蟲魚形象逼真,他說,沒有師傅教,全憑他自己的摸索。    沒見劉敏前,記者猜想他的職業肯定和電工有關,要麼咋會想到用電烙鐵作畫呢。見了面才得知,他是銀川市市政管理處的一名汽車駕駛員,自幼愛好繪畫,他幽默地說:「小時侯課本的空白處全讓我畫了畫,所以學習成績一般。」
  • 「創綠巨輪」杯鐵板燒大師名師賽亮相濟南
    --第十七屆美食節颳起「鐵板風」第十七屆中國美食節暨首屆中國魯菜美食文化節於9月2日在濟南開幕,其中由中國飯店協會主辦、中國飯店協會鐵板燒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創綠餐飲設備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第二屆「創綠巨輪」杯鐵板燒大師名師賽正式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名大師名師徵戰鐵板燒頂級榮譽,閃爆全場。
  • 河北鐵板浮雕傳承人 以柔克剛鐵筆傳神 (1/3)
    河北鐵板浮雕傳承人/3) "← →"翻頁 6月4日下午,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郭墨涵鐵板浮雕工作室內
  • 鐵板正反兩面看都是一幅畫
    千錘萬鑿出精品有在石頭上作畫的,有在葫蘆上燙畫的,而在堅硬的鐵板上作畫,實在是讓人稱奇。鐵板上鍛打出浮雕作品,郭海龍不僅被評定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創始人及傳承人,他的鐵板浮雕技藝還成功申請了發明專利。記者帶您走進鐵板浮雕工作室,向您展示郭海龍的獨特技藝。父女攜手鍛打鐵板,精品馬上問世。絕了!
  • 沙畫大師水中作畫驚豔藝術界!
    水中水墨畫水中水墨畫,即在水中作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水中水墨畫創始人水中水墨畫藝術家張明聰,中國著名沙畫表演大師,水中水墨畫的始創人。以他獨特的創新和視覺觀察力,不斷探索著現代藝術的可能性,將這一傳統絕技重新發掘,並融入了新的元素,深入研究水中作畫長達八年之久,經過不斷嘗試,終於研發成功了獨具一格的水中作畫藝術。
  • 兩兄弟突發奇想,發明鐵板藝術畫,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兩兄弟突發奇想,發明鐵板藝術畫,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華勇 眾所周知,我國的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傳承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技藝,所以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承載歷史文明。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沒有悠久的歷史。
  • 吃了30年,這是鐵板魷魚最正宗的做法,看到鐵板噴火多要10串
    吃了30年,這是鐵板魷魚最正宗的做法,看到鐵板噴火多要10串鐵板魷魚是很多吃貨的最愛,很多人聞見燒烤魷魚的味道,就挪不動腳步。作為資深吃貨,吃了近30年魷魚,這個小夥子的魷魚是「源易緣鄉情」小夥伴吃過最正宗的。在河南安陽,鐵板魷魚的生意已經不像前幾年一樣紅火了,但這家的鐵板大魷魚依然十分火爆。
  • 沙畫大師水中作畫震撼藝術界!
    水中水墨畫,即在水中作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水中水墨畫是中國著名光影藝術家張明聰首創,利用針管在水裡滴墨作畫,以獨特的水中暈染效果和夢幻唯美的意境,使水墨藝術進入更高的審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光影繪畫表演史上的一個創舉,它的成就在國內外引人矚目。
  • 陳柏霖現場秀法語 為張天愛作畫展現「神畫技」
    來源:新浪娛樂《鱷魚與牙籤島》主創合影新浪娛樂訊 11月14日,由滕華濤[微博]監製,張天愛[微博]、陳柏霖[微博]、吳昊宸[微博]、黃一琳[微博]等主演的青春愛情劇《鱷魚與牙籤鳥》宣布定檔,11月18日起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每晚播出
  • 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北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漢風先生來校講學
    近日,河北外國語學院燕趙歷史文物美術研究院邀請河北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漢風先生來校講學。在學校五樓大教室,漢風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以「藝術創造的秘密」為主題的精彩講座,傳媒學院、涉外建築工程學院的同學們積極到場聆聽講座,傳媒學院李金輝院長主持。
  • 河北唐山實力不俗的五所高中,蟾宮折桂正當時,期待再創佳績
    今天編者給大家分享一下唐山實力不俗的五所高中,期待2020高考放榜再創佳績!唐山市第一中學唐山一中,位列河北省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河北省德育工作示範學校、全國勞動技術實驗學校等榮譽名錄。知名校友:教育家、原天津南開中學校長,楊志行。
  • 鐵板上繡花 軟萌妹子以柔克剛
    手工錘鍛是製作一塊鐵板浮雕必不可少的工序,浮雕並不只是把鐵板砸得凸起來那麼簡單,要鼓多高、鼓多大面積、鼓成什麼形狀都要心裡有數,一件作品往往要錘鍛幾萬錘、幾十萬錘、幾百萬錘。郭墨涵常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忘了疲憊,忘了喝水,只剩下與鐵板談心。
  • 遼寧一小學敲鐘的鐵板,竟是專家找了30年的國寶,網友:真奢侈
    1955年,瀋陽博物館派專家去尋找文物,在海城經過一所小學時,正好要上課了,值班老師手裡拿著一塊鐵板在敲上課鈴聲,這一舉動恰好被專家看見,他覺得這塊鐵板非同一般,說好像是古物,此言讓很多人覺得再胡說,這明明就是一塊普普通通的鐵板,沒什麼特別的。
  • 11歲小學生為練「飛牌」絕技,4年用壞400副撲克一出手驚了
    4年來,王凱每天苦練,累計用壞至少400副撲克,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王凱終於練成了,出手驚人,用撲克牌穿透木板,斬切瓜果,全都不在話下。王凱出生於河南南陽,兩歲時父母離婚,從此他就跟著父親生活,雖然在沒有母愛的環境下長大,但擁有滿滿父愛的王凱從小就很樂觀好動,一個人獨處的時間久了,他喜歡上了看電影,上小學一年級時,他看到一部電影裡的男主角可以把普通的撲克牌「飛」得好遠,年少的他不懂這是特效,只覺得帥氣,於是在網上搜索教學視頻一心想要學會這門絕技,父親對兒子的決定從來都是支持的,他主動幫買撲克牌
  • 鐵板浮雕非遺傳承人的「洋學徒」
    【解說】1月17日,在河北石家莊郭氏鐵板浮雕藝術館裡,來自孟加拉國的非瑞、臺敏、阿路和阿圖4位留學生兩兩一組,正忙得熱火朝天:一人扶好鐵板,一人拿著鏨在鐵板上反覆錘打。他們是河北一所高校的大三留學生。臨近春節,他們穿上了傳統服飾,與師傅郭海博一起,「敲敲打打」地準備迎接新年。
  • 工藝美術大師郭海博:鐵板上的凹凸人生
    近年來,在反覆的創作實踐中,郭海博又發現並熟練掌握了利用高溫氧化在鐵板浮雕上進行燒色處理的技法。這是一種利用鐵板可隨溫度的逐漸升高生成出淺黃、暗黃、淺紅、暗紅、紫紅、深藍等多種顏色的自然屬性,用氣焊或噴燈等工具對鐵板實施加熱著色的工藝。這一發現,為郭氏鐵板浮雕增添了絢麗奪目的色彩。
  • 遵化籍美術師蔣繁有畫出68米水滸108將長卷(圖)
    遵化籍美術師蔣繁有畫出68米水滸108將長捲圖為蔣繁有在展示部分《水滸傳》108將長卷。曉健 梁英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他從未進過藝術院校大門,卻憑著對繪畫的熱愛、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過人的天賦,創作出獨具風格的美術、書法、雕刻作品,成為匠心獨運的民間美術師。他利用5年多時間,創作出68米的《水滸傳》108將長卷。他,就是遵化籍美術師蔣繁有。  67歲的蔣繁有出生於遵化一個農民家庭,爺爺曾是私塾的教書先生,父親是中醫,喜歡書法繪畫。
  • 山西麵食達人走進聯合國 做面絕技創世界紀錄
    原標題:山西麵食達人走進聯合國 做面絕技創世界紀錄 麵團吹成氣球、獨輪車上削麵、龍鬚麵可穿針龍鬚麵細如髮絲、麵團能吹氣球、獨輪車上削麵,這些都是太原市迎澤區南巷社區王張龍的拿手絕活,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