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的你們家裡應該很有錢吧?」論對音樂生的刻板印象,「有錢」不得不說是其中之一。其實,音樂界和其他業界差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寒門出壯傑」的故事也不少,比如中國的音樂家裡面,歌唱家廖昌永、鋼琴家郎朗,孔祥東,吳純等都是典型代表。他們都有在艱苦困頓環境中的成長經歷,最終成為優秀人才。
他們並不是都是有錢人,只是為夢想付出的更多,其中有金錢,但也不僅僅只是金錢而已。
網友@薇薇安:
98年,爺爺工資是幾十塊錢的時候,貸款買了一架鋼琴,一萬五千多,直到現在我還在用。爸媽劇團工作,早些年常年不發工資,一直在外打工。我藝考那一年,一周上課費用一千塊,爸媽給我錢從來沒有皺過眉頭。我大學畢業後還是堅持從事鋼琴教學。沒有什麼是能阻擋夢想和愛好的,哪怕是窮。音樂對於我們家每個人的意義,不是用錢來衡量。
網友@shi.y:
27歲,辭掉了北京待遇收入不錯的工作,在工作了3年後繼續選擇去出國讀研,面對親戚們的不支持,頂著巨大的壓力跟朋友們借了錢湊了學費,我十分感謝媽媽能一直這麼支持我,她說:人生要活給自己看,如果你始終有夢想,媽媽都會支持,學音樂是多麼幸福和心痛的事情,幸福在它可以給你帶來精神上的無窮力量,心痛在它的昂貴使你隨時面臨不得不放棄的邊緣,在別人都結婚生子的時候我還是決定繼續去學習音樂,我能不能站上舞臺我不知道。但如果不去拼一拼 這會讓我遺憾一輩子 ,青春太短,時間太趕,吃苦也要堅持的事情大概就是音樂的魅力吧 !!現在在高鐵上接下來要趕飛機,希望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加油
網友@曾222b:
想當年我讀音樂的時候,家裡條件並不好,爸爸要賣掉股票來給我交學費,每一次漲了一點就要賣出去給我交學費,親戚們都叫我放棄吧,別浪費那麼多錢,可是我和我爸都不理他們一直堅持下去,我爸說就算問人家借錢,都要供我讀下去,那時候真的很感動。讀完出來我是真的覺得我和我其他表親不一樣,也謝謝我爸和我自己當初的不放棄吧。
……
其實很多不是特別有錢的人,因為熱愛,去學音樂。隨著大眾生活水平、審美意識的提高,以及國家對藝術教育的普及,不少家長讓孩子從小學習樂器,培養興趣愛好,某種程度上來說,學音樂不會再是豪門貴族或者有錢人的專屬了。
中音階梯小音之前還在新聞裡看到東北一家小餐館老闆給孩子買了一架鋼琴,直接放餐廳裡讓孩子放學後練習。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一二十年後,學音樂一定會更加普及到每個中國家庭中去。
中音階梯助力全國2020年音樂藝考生,將為每一位學生免費提供名師專業測評,讓考生了解自身情況,幫助考生圓夢大學,你又有什麼樣的學琴經歷呢?學音樂的你是有錢人嗎?歡迎熱愛音樂的你說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