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廣州中考新導向——機遇(三):半開卷改全閉卷

2021-02-15 嶺南教育資訊


2021施行中考新政,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夢想。

夢想能否成真?就看我們是否抓住了機遇。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機遇一:語文「附加題」;

機遇二:增加歷史計分;

機遇三:半開卷改全閉卷;

機遇四:.

2021廣州中考改革新政之一,就是道德與法治科目考試由半開卷改為全閉卷,分數減少,題量減少,考試時間也縮短了。更重要的變化是,與道德與法治課程密切關聯的社會背景風雲變幻——我國的建設成就木秀於林,國際環境空前複雜,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南海局勢波譎雲詭,香港國家安全立法,防疫措施下的生活新常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修身如此,我們就不會在倥傯變化中錯失良機。

道德與法治學業考試,往年實行閉卷和開卷相結合,考試分兩段進行。第Ⅰ卷20道選擇題,限時15分鐘閉卷作答,交卷後間隔15分鐘,再進行第Ⅱ卷4道非選擇題的開卷考試,考生可以攜課本進場,當然課本上的筆記也可供不備之需,寫些什麼——你知道的。開卷閉卷兩結合的考試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熟悉課本、理解課程、掌握常識,對主題探究教學也有良好導向。為何要將考試改為全閉卷——

首要的是與高考改革新模式相銜接。查閱2021年1月25日進行的「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考適應性測試」思想政治試題,我們可以看到,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是在一份試卷上閉卷完成。頂層設計如此,中考當然也要對標靠攏,保持一致,以提前適應。

再就是簡化中考兩科「合考不合卷」程序。《廣州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告,2021-2023連續3年,都將在6月23日下午14:30-16:45進行道德與法治科和歷史科考試,兩科先後各考60分鐘,兩考之間,考生留在原座間歇15分鐘。若是道德與法治還要分閉卷開卷兩段考試,程序就實在太繁複,考生、考務都難以招架。統一閉卷考試,可以減少一次15分鐘間隔,因此全閉卷也就勢在必行。

考試由半開卷改為全閉卷,「你知道的」方法不再靈驗。學生的學,老師的教,自然都要重新適應。面臨不測之險,不預則廢,考生務必審時度勢,作出充分估計,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開卷閉卷孰易孰難,皆因人而異,所謂易者不難難者不易。只有知彼知己,彼此相宜,才能考出真實水平。從答卷評價的角度看,開卷考題更難答。通常開卷考題力求書本沒有現成答案,讓你抄無可抄;答題更具開放性,是非判斷之外,對思辨能力、表達能力要求更高;閱讀量也會適當增大,讓你無暇翻書。就「指揮棒」功能而言,開卷考更有利於導學,思辨更加活潑。如今改為閉卷考,答案的標準要求難免陡然強化,官方對考試方案的說明就特別強調「對標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突出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老師當準確把握其中內涵,指導學生複習時,不必過多憂心背誦記憶負擔,應著力提升學生的讀題能力,準確提取材料信息,據理判斷是非曲直,清晰表達觀點論據。

背景時過境遷,答題點難度會有所變化,題量和考試時長對考試難度也會有直接影響。從下表對比可以看出,2021年試題比上年僅僅減少1題,答題時間卻少了20分鐘。考生不妨自作測試,以掌握合適的答題速度。

考題必然緊密結合時政熱點。無論學習複習,都要注意聯繫熱點,尤以近半年為重點。答題能否做到課本知識與情境材料相結合,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將直接影響得分高下。能否化難為易,還在於我們是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完整掌握學科知識體系,並學會跨章節、跨課本、跨學科去思考知識點的內在聯繫,及其與現實社會的關係。


考試由半開卷改為全閉卷,對於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初中學生,要求也不可能太高。基本的要求還是依據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緊扣課程結構化板塊的教學內容,掌握如何正確處理三層關係——與自我的關係,與他人和集體的關係,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有關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方面的知識與應用,都融匯於三層關係處理之中。

選擇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每個課程板塊都會有布點,10 分時事題和 4 分禁毒知識題循例必考。答選擇題首先要審慎讀題,明白題意,答題要匹配題乾材料冷靜判別,逐一排除故設迷惑的錯項,遴選正確選項。

難度變化應主要體現在非選擇題,重點不在強記,而在辨析、判斷與表達。2020 年試卷主觀題中出現的填空題型,考查了對相關知識的熟悉度和情境事件的判斷力,豐富了主觀題的題型,也增強了主觀題評分的可把握性,對此應當有所準備。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經世致用之學,學習要求緊密聯繫社會生活、時政熱點和科技發展,應用強調結合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須臾不離的各種關係。優秀教師的經驗是以主題引領課程,在情境中指導學習,這種經驗與方法也已體現在統編課本中。學生學習,務求在情境應用中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道德與法治觀念,將書本中的知識和方法用於解決現實中的複雜問題。「結構化」「情景化」的教學要求也將反映在試題中,複習還需多模擬、有預案——

假設根據《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一》的新聞,要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你能否估計會提出什麼問題,我們該如何回答?


「文史一家」 「文史哲不分家」 ,是中華學術文化的良好傳統。《春秋左傳》《史記》……既是史學,也是文學。我國在1903年之前,就沒有專設「語文」學科。文史之學也是哲學、政治學,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唐太宗「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宋太宗讀《太平御覽》,謂之「開卷有益」;宋神宗讀《資治通鑑》,喟嘆「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毛澤東感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也當領悟這一定律。若能三科教學共享資源,整合課程,統籌安排,必可相得益彰,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形成整體思維,加強綜合運用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業負擔。我國20年前嘗試建立初中綜合課程,正是據此基本理念。課程建構牽動太大,教學不妨擷取其要。

初中道德與法治,實際上是一門學習如何處理人與社會的關係的綜合課程,只有懂得了人類社會怎樣發展而來,才能真正理解為何要如此處理這些社會關係;因此,與歷史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過去的師範院校曾長期把「政史」合為一個專業。道德與法治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非選擇題, 所呈現的情景事件,需要領會閱讀材料,明辨因果緣由,判別良莠正誤,充分陳述論據,清晰表達觀點,儼然就是語文考試「材料作文」的縮小版。語文是信息載體,是思維工具,素有「一科學好百科通,重中之重是語文」之說。考試當中的讀題信息處理和答題書面表達,也是各科共同的能力要求。文化知識是整體的,能力應用是綜合的,無論哪個學科的學習,能讀會寫都是最重要的基礎,都要關注社會生活、時政熱點和科技發展,將學科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


道德與法治由於課程的性質和任務特殊,教學內容更新較快,學科課程名稱更改也較頻密。在中小學課程方案中,歷年用過的名稱就有「政治」「德育」「公民」「社會」「思想品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歷史與社會」「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等,此外還有「時事政治」「國情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生命教育」等補充課程,足見課程定義之難。名稱種種,實際上都是以偏概全,並不能完整表述學科內涵,非行內之人、特別是家長,往往還不能準確稱謂,習慣上多概稱為「政治課」「思品課」或「德育課」。教師要教導學生準確把握學科本質,認識理解課程內容,並能學以致用。為師也要緊跟課程不落伍,不斷挑戰自我,專業與時俱進,素質持續提升,「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道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人自身發展之需;法治是社會生活的公共規則,也是公民安身立命之本。我們正在進入歷史的新時代,學好道德與法治,才能行穩致遠。

道德與法治科是居於「五育」之首的一門學科,是現代教育的核心課程,有著完整的教學體系,需要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學生服了一個老師,就會愛上一門課程。

為師好神聖,是否有你我?

作者簡介: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廣東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廣東嶺南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員,華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編輯| 趙淑芳



相關焦點

  • 2021中考新政策!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廣州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一、新增考核科目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不過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體育增加筆試、政治改為閉卷
    近日,多地公布了2021年中考改革方案,其他地方的中考政策有了哪些調整?一起來看一看吧!廣州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而道德與法治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中考變成全科都要考?2021中考最新政策
    道德與法治將全閉卷?中考要考所有科目嗎?已經開學半個月了,最近出臺了很多新的中考新政策,努力學習的各位同學也要關注最新的中考資訊呀!今天小星為大家搜集了全國各地的一些中考政策變化,快來看看你的中考有變化嗎?
  • 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不過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2021年廣州中考怎樣改革?新中考政策解讀
    2019年,廣州市教育部門公布了從2021年開始實施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並規定了改革實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為過渡期,2021年至2023年實施改革新政。那麼,2021年中考會發生哪些變化呢?現在的初中生該如何應對新中考呢?一起來看看廣州2021年新中考方案有哪些變化吧。一、錄取計分科目變化在廣東省「全科開考」的要求下,廣州市採用「4+4」模式作為錄取計分科目。按照文理兼顧的原則,對錄取計分科目的分值進行了調整。
  • 2021年廣州中考怎樣改革?新中考政策解讀
    2019年,廣州市教育部門公布了從2021年開始實施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並規定了改革實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為過渡期,2021年至2023年實施改革新政。那麼,2021年中考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 2021年廣州中考新政:共八科,大文科與大理科齊頭並進
    自2021年開始到2023年,廣州將推進中考改革政策,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和新的招生錄取機制。換句話說,今年開始就讀初一的學生開始使用中考改革方案。且2021年的中考改革方案至少是近10年來內最大改動的方案。
  • 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
    廣州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 一、新增考核科目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
  • 多地密集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廣州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 一、新增考核科目 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不過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2021考生及家長,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
    近日,多地公布了2021年中考改革方案 中考政策有哪些調整? 老師及家長們可以看一看! 廣州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 一、新增考核科目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 廣州中考 明年大變
    實行「全科開考」;簡化錄取批次;部分非示範性高中也可自主招生7月26日11時50分,鐘聲敲響,2020年廣州中考落下帷幕,這也意味著廣州度過中考改革過渡期,正式進入實施改革的階段。根據2018年廣州市教育局網站公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21年—2023年中考將發生大的改革,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和新的招生錄取機制。
  • 取消直升生,中考全科考!各地發布最新中考政策,南昌會變嗎?
    開學已過半月,最近多地出臺了2021最新中考政策,有的地方把歷史計入總分,有的地方取消直升生政策,北京更是將全部科目納入中考…2021各地最新中考政策匯總廣州:歷史計入總分,道德與法治實行全閉卷模式。1.
  • 廣州中考新政解讀:採用 「4+4」模式,錄取批次減至4個
    三、七年級學生看過來(關於中考改革政策)在上級統一部署下推進中考改革,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和新的招生錄取機制。(一)關於學業水平考試四、廣州中考改革政策文件的特點「一個導向+四個有利於」:體現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導向;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有利於促進普通高中多元優質辦學;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一)體現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導向
  • 2020廣州中考道德與法治詳評:決勝之年,凝聚中國力量
    卓越教育廣州中考團隊道德與法治專家組 出品2020年的道德與法治試卷構架與去年基本一致,那麼今年是延續往年的出題傳統,還是有所創新呢,廣州卓越教育全體政治老師第一時間做出分析和點評,讓我們一睹為快吧!試題難度保持穩定,全卷基於&34;的課程追求,直面熱點,立足基礎,著眼能力,凸顯學科核心素養。以新聞熱點為背景,把學科內容與時事情境相融合,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念、品格和能力的實際水平。
  • 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中招體育分數再增高?
    1、考試科目增加、總分數增加 新中考(總分800分)=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歷史(100分,新增科目)+道德與法治(100分,新增科目)+體育(40分,增加10分) 其中新增科目歷史和道法為開卷考試,中考從兩天延長到三天。
  • 2021中考體育新變化:考筆試,加10分?各地公布中考新政策
    北京2021北京中考實行全科考試,歷史、地理擇優1門計入中考成績,生物、化學擇優1門計入中考成績;其中地理生物在初二下學期結課,化學、歷史中考結課。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實際的儀器操作以及對實驗流程和細節掌握,都是有一定難度的;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
  • 2021中考體育新變化:考筆試,加10分?
    2020年,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很多省市都沒有將中招體育計入中考成績。武漢則是現場測試取消,按滿分15分計分。那麼2021年中考體育是否還考?會考哪些項目?等問題都是廣大初三生和家長關心的。近日,不少地區都出臺了最新有關2021年的中考體育通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全國多地2021中考改革政策都在這了!
    最近,多地密集公布了2021年中考改革方案,明年中考將發生哪些新變化,你了解清楚了嗎?學科成績以分數+等級呈現,考試形式為:閉卷+開卷;紙筆測試+實驗操作,力求多種形式表達學生的學業成績。廣東廣州中考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2021~2023年,廣州中考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即語文、數學、英語(含英語聽說)、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8個科目作為錄取計分科目。
  • 2021中考新政考點變化能捉摸?各路專家來支招
    2021年新中考,政策變化太大,除了日常對中考知識多掌握之外,考生要如何應對呢?對於相關政策,聽聽專家、老師怎麼說?2021年,歷史學科納入中考計分科目廣州市第一中學特級教師:2021年,歷史學科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 2021中考體育新變化:考筆試,加10分?各地中考新政策
    廣 州2021年廣州新中考改革,在增加歷史一科和語數英總分下調,體育課也一直「被佔用」似乎不被重視的情況下,體育竟然多加了10分!而且這不是在原基礎上增加了10分的總分,那麼到底多在了哪裡呢?北京2021北京中考實行全科考試,歷史、地理擇優1門計入中考成績,生物、化學擇優1門計入中考成績;其中地理生物在初二下學期結課,化學、歷史中考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