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勝芳:沉浸式課堂 讓孩子們感受「非遺」魅力

2020-09-19 網信霸州

「旗袍的盤扣有很多種,有蝴蝶扣、一字扣、琵琶扣等等,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製作琵琶扣」,9月14日上午,勝芳鎮東風小學六年級教室裡,勝芳旗袍製作技藝第四代王明明正繪聲繪色地向同學們講解傳統服飾配件的製作。

同學們手裡拿著紅繩,學的有模有樣。這是勝芳非遺進校園的活動現場。勝芳當地的三位非遺傳承人走進東風小學,跟同學們一起做月餅、編盤扣、縫香囊,同學們在「玩」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秋節就要到了,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製作月餅。」東風小學四年級的課堂裡,廊坊市級非遺薛記糕點的傳承人薛亮和他的團隊正在教孩子們做月餅。

「大家把手裡的麵團分成四等份,揉成團狀,然後包入餡料」,對於許多同學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和麵團「親密接觸」,包餡的時候可是難壞了大家,有的包的薄厚不均,餡料從麵團裡漏出來,有的麵團粘在手上,弄不下來……薛師傅一一幫孩子們解決問題,並叮囑孩子們,露餡的月餅烤熟了一樣美味,一定不能浪費糧食。

二十分鐘過後,月餅烤熟了,同學們拿著剛出鍋的月餅心裡美滋滋的,他們捨不得吃,要回家和媽媽一起分享。「有棗泥和豆沙兩種餡料,我媽媽最愛吃了。」11歲的陳悅銀開心的說。

五年級的課堂裡,勝芳傳統布藝傳承人李鳳霞奶奶正在教孩子們製作香囊。「今天咱們要做一個小葫蘆,諧音『福祿』,取吉祥如意的意思。裡邊有艾草和香料,可以驅趕蚊蟲,每年五月佩戴,是咱們勝芳特有的端午習俗」,李奶奶提前製作好了小葫蘆,同學們要做的是把小葫蘆和葉子縫到一起,並點綴上小鈴鐺。


「穿針可真難!」對於沒有拿過針線的同學來說,光是把線穿到針上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李奶奶也不著急,一步一步教同學們怎樣縫的又結實又漂亮。李奶奶還帶來了她精心製作的虎頭鞋、布老虎等手工藝品給同學們觀賞。同學們圍在李奶奶身邊,歡聲笑語不斷。

「旗袍是咱們國家的傳統服飾,製作精良,盤扣是一大亮點」,在六年級的課堂裡,王明明一邊講述中國傳統服飾,一邊教同學們製作盤扣。沉浸式課堂,不僅讓同學們可以體驗非遺項目,增長知識,更鍛鍊手眼協調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近年來,勝芳鎮不斷探索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模式,東風小學是勝芳首批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課堂的學校之一。孩子們在玩中學習,增長知識的同時,加深了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

相關焦點

  • 霸州勝芳:沉浸式課堂讓孩子們感受非遺魅力
    9月14日上午,霸州市勝芳鎮東風小學六年級教室裡,勝芳旗袍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王明明正繪聲繪色地向同學們講解傳統服飾配件的製作。同學們手裡拿著紅繩,學得有模有樣。當日,作為勝芳鎮首批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課堂的學校之一,東風小學迎來了3位非遺傳承人,同大家一起編盤扣、做月餅、縫香囊。
  • 沉浸式課堂讓孩子們走近「非遺」
    本報記者 楊錦樂 攝廊坊日報訊9月14日上午,霸州市勝芳鎮東風小學六年級教室裡,勝芳旗袍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王明明正繪聲繪色地向同學們講解傳統服飾配件的製作。同學們手裡拿著紅繩,學得有模有樣。這是勝芳鎮非遺進校園活動的現場,勝芳當地三位非遺傳承人走進東風小學,跟同學們一起編盤扣、做月餅、縫香囊,讓同學們在「玩」中感受傳統文化。「中秋節就要到了,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製作月餅。」東風小學四年級的課堂裡,市級非遺薛記糕點傳承人薛亮和他的團隊正在教孩子們做月餅。
  • 活動招募|點亮一盞勝芳花燈,延續千年傳承習俗
    其中,最令鵬鵬期待的還是春節過後的花燈會,尤其是勝芳花燈會。勝芳花燈是集美術、裱糊等藝術於一體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那可是一個鑲嵌在華北平原上的「明珠」。2008年,還被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非遺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通訊員 潘志瑩/文 記者 管強 通訊員 潘志瑩/圖)12月9日,「2020年度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光明區田寮小學開展。本次活動通過抗疫主題非遺展和非遺小課堂兩種不同形式,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讓非遺教育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傳承非遺文化。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光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協辦。
  • 勝芳:迎中秋非遺走進小學校園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9月14日上午,迎中秋非遺進校園活動在霸州市勝芳鎮東風小學舉行來自勝芳的三位非遺傳承人帶來絕活,跟同學們一起做月餅、編盤扣、縫香囊,同學們在玩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記者 馬穎劼 通訊員 邢亞南 編輯 李雨穎)
  • 沉浸式「非遺」活動走進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12月9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首屆大學生藝術節首場活動——「非遺」進校沉浸式體驗活動,邀請了泉州市社科聯、晉江市社科聯作為指導單位,攜手在校師生共赴一場泉州「非遺」文化之旅,品鑑古韻匠心,領略傳統非遺魅力。
  • 走進非遺 感受魅力
    市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近日聯合區關工委開展非遺文化研學活動,我區20餘名中小學生通過體驗非遺文化,感受非遺魅力。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學生們觀看了侯家班帶來的舟山布袋木偶戲表演。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形態各異的木偶伴隨著表演者悠揚婉轉的唱腔,在舞臺上仰天大笑、捶胸頓足、翻騰跳躍。表演結束後,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木偶戲操作,進一步感受非遺文化。
  • 感受貝雕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感受貝雕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2020-12-15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貝雕走進課堂!感受藝術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日前,福建貝雕(平潭)非遺傳承人、平潭貝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詹勝走進平潭賽爾雙語學校,為雙語實驗班學生帶來一節生動的貝雕製作課。課堂上,詹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製作工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項,並在講解中完成了一件貝殼工藝品。
  • 黃浦區非遺暑期課堂即將開課!學茶藝、做衍紙,帶孩子感受傳統文化...
    進入7月,孩子們的暑假也陸續到來。除了躲在空調房裡做作業、玩電腦,有哪些既長知識,又有意思的活動,能讓夏日的休閒時光變得充實?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舉辦的2020年黃浦區非遺暑期學院應運而生。7月4日,第一堂衍紙課將在皓古文化藝術館開講。
  • 霸州一村舉辦盂蘭盆會,中亭河邊各地遊客雲集
    【前言】我們霸州的驕傲,中亭河的驕傲,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薈萃,一年一度的盛況,於2020年9月2日晚,在中亭河上演。數萬人云集,共同在戶外目睹參與這一盛況。應崔莊子音樂會的邀請,今年我們再一次來到勝芳崔莊子村中亭河畔,來參加2020年的盂蘭盆會。
  • 賀州市圖書館開展樂兒課堂「多彩非遺·魅力戲曲」活動
    11月27日,賀州市圖書館開展樂兒課堂「多彩非遺·魅力戲曲」活動。50多名小朋友和家長們齊聚一堂,通過精彩紛呈的課堂共同學習中華民族璀璨的非遺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活動現場。動漫結束後,老師還請小朋友回答問題,讓孩子們對這些戲曲知識愈加清晰深刻。隨後,老師進一步介紹了中國戲曲的五大行當,通過臉譜色彩的運用判斷人物的性格特點,並著重介紹了崑曲。為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最後開展了臉譜製作活動。小朋友根據老師的講解,紛紛拿起了畫筆,調起了顏色,進行臉譜塗鴉。一個個栩栩如生、別具特色的臉譜在小朋友的筆下誕生了。
  • 長沙: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今年暑假,長沙的孩子們有了更多體驗感更強的文化活動。文化人的多年摸索,讓非遺館不僅是看看展、「圍觀」傳承人展示技藝,而是通過傳承人手把手教學,結合電子體驗項目,真真實實體驗非遺項目的點滴細節;博物館的展廳變成了實景解謎場所,文物、藝術品中暗藏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兒童專場音樂會、講座、戲劇演出,則讓藝術與孩子們更親近。沉浸式體驗,讓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 孩子們在第二課堂感受科學魅力
    特約攝影 蘇思  重慶日報訊 (記者楊鈮紫)3月19日上午,300多名來自渝中區精一民族小學的學生走進市少年宮,在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夢想課堂·宮校聯線」活動中,與機器人、科學實驗、動漫製作、球幕影院等豐富多彩的科普項目親密接觸,感受科學帶來的魅力。
  • 文化曲周 | 非遺進校園課堂上演皮影戲
    文化曲周 | 非遺進校園課堂上演皮影戲 2020-12-1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江夏區實驗小學,非遺課程進課堂,感受陶藝傳統文化
    揉、搓、捏、貼、刻、壓、粘……昨天,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教師胡璐的指導下,用手中的泥巴塑造一張奇特的臉,以感受千年的陶藝傳統文化。課堂上,學生通過欣賞藏族面具、京劇臉譜等,初步感受不同的藝術魅力及背後隱藏的文化內涵。胡璐還手把手指導學生練泥、拉坯、修坯等工藝流程,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胡璐說:「通過陶藝課程,可以教會同學們掌握一些基本的泥塑技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同學們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
  • 勝芳大雜燴 -《 盂蘭燈會現場》
    勝芳大雜燴(微信號:Sfdzh8)讓信息查詢變的如此簡單!船上搭起荷花棚,四周全部掛上燈籠,搭上柳枝,船上放燈人,將事先做好的荷花燈點燃蠟燭後一個接一個的放入水中,供兩岸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幼觀賞。漂浮在河道上的荷花燈,似一條條彩龍。 而如今,放荷花燈的習俗又被勤勞勇敢的勝芳人民賦予了新的含義。它不僅僅是寄託著人們對親人的哀思,更多是是蘊涵著我鎮人民對勝芳美好未來的嚮往與期盼。
  • 勝芳朋友圈傳瘋了的「桃園車禍」你真的了解嗎?
    和霸州有毛線的關係!孩子出了這樣的事,任憑誰都擔心和難過,幫忙找家屬情有可原。但是咱哪怕多思考幾秒鐘,也不會在霸州去擴散這條和本地根本無關的視頻吧?這不是造成恐慌嗎,甚至還有人故意造謠稱是霸州桃園。而這種情況下,即便發生在咱們身邊,第一要做的是趕緊報警撥打120,第二是趕緊根據情況對孩子救援。而不是拿起手機去錄像發到網上。
  • 河北石家莊:暑期體驗非遺魅力
    8月10日,在石家莊市橋西區冀臺聯文化產業園,孩子們在體驗木藝加工。 暑假期間,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面向少年兒童開展「體驗非遺魅力」活動。孩子們在冀臺聯文化產業園開展研學活動,感受射箭、蛋雕、古箏等非遺文化的魅力。
  • 通訊:在比利時幼兒園感受「沉浸式」漢語教學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21日電 通訊:在比利時感受「沉浸式」漢語教學  新華社記者 潘革平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20日,當記者來到比利時一所幼兒園參觀時,立刻被孩子們地道的中文歌聲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