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搓、捏、貼、刻、壓、粘……昨天,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教師胡璐的指導下,用手中的泥巴塑造一張奇特的臉,以感受千年的陶藝傳統文化。
據胡璐介紹
《一張奇特的臉》是陶藝系列課中的一節,同時也是一節浮雕頭像的製作課。課堂上,學生通過欣賞藏族面具、京劇臉譜等,初步感受不同的藝術魅力及背後隱藏的文化內涵。胡璐還手把手指導學生練泥、拉坯、修坯等工藝流程,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胡璐說:「通過陶藝課程,可以教會同學們掌握一些基本的泥塑技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同學們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
江夏區實驗小學學生表示
「我做的這是一個森林精靈,我希望它的眼睛能夠看到更遠的地方,耳朵能聽懂動物說話。」「上這個陶藝課不僅陶冶了我們的情操,而且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也可以豐富我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體會中國陶瓷獨有的文化魅力。我希望這個陶藝可以成為我的一個特長。」
本學期起
江夏區實驗小學作為全區4所陶藝基地學校之一,開設了非遺文化特色校本課程——陶藝課,引導三至六年級的2000多名學生感受土與火的藝術。從2018年起,學校開始探索陶藝進校園活動,目前陶藝課已經成為江夏實驗小學每個學生的必修課。
去年武漢軍運會期間
由該校學生參與創作完成的數百件陶藝作品「入駐」軍運會場館,成為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以及中外遊客推介中華文化的一個窗口。
在此非常時刻,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處於這樣的定會被歷史銘記的特殊時刻。我們相信,真實人物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想讓你的言語表達更有魅力嗎?關注並私信我,私信發送文字「表達」即可獲得《別輸在不會表達上》學習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