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粘……陶藝非遺課程進課堂,江夏實小2000餘小學生「玩泥巴...
長江網10月15日訊揉、搓、捏、貼、刻、壓、粘……老師和學生一起感受千年陶藝傳統文化。15日,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陶藝作品。據悉,江夏區實驗小學是該區4所陶藝基地學校之一,本學期該校開設了非遺文化特色校本課程——陶藝課,覆蓋三至六年級的2000餘名學生。 陶藝始於土,成於火,是土與火的歷練,伴隨著人類生生息息數千年。給陶藝打造一方舞臺,不僅是對陶瓷技藝的傳承,也是對人文精神的延續。
-
揉、搓、捏、貼、刻、壓、粘……陶藝非遺課程進課堂,江夏實小2000...
    長江網10月15日訊揉、搓、捏、貼、刻、壓、粘……老師和學生一起感受千年陶藝傳統文化。15日,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陶藝作品。
-
武漢江夏區實驗小學,非遺課程進課堂,感受陶藝傳統文化
揉、搓、捏、貼、刻、壓、粘……昨天,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教師胡璐的指導下,用手中的泥巴塑造一張奇特的臉,以感受千年的陶藝傳統文化。據胡璐介紹《一張奇特的臉》是陶藝系列課中的一節,同時也是一節浮雕頭像的製作課。課堂上,學生通過欣賞藏族面具、京劇臉譜等,初步感受不同的藝術魅力及背後隱藏的文化內涵。胡璐還手把手指導學生練泥、拉坯、修坯等工藝流程,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
北塘實驗小學 西安路小學分站:皮影陶藝課程 弘揚傳統技藝
今天,我們將走進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和西安路小學兩個分站,一起來了解富有特色的皮影和陶藝課程。眼前是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分站皮影課程孩子們演繹的《老鼠偷油》片段,白色的幕布後面,孩子們靈活的運用竹竿支撐起動物造型,一會兒上下跳動、一會兒左右翻滾,活靈活現的演繹了老鼠和黃貓合夥偷油吃被發現受到懲罰的故事。
-
陶藝課程進校園 「一校一品」新特色
上虞實驗小學傳承並發揚青瓷文化,將這門傳統手工藝引進校園,把「青瓷文化」帶進課堂,陶藝課程也應運而生……陶藝進課堂,培養學生興趣「開設陶藝課程,開展陶藝教學,讓孩子們在陶藝教室中體驗制陶藝術的美好構想已有好多年了。」
-
陶藝教師賈煜:從「玩泥巴」到陶藝 只為保留孩子們的「笑臉」
圖為學生作品 周瑞辰子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8日電 題:陶藝教師賈煜:從「玩泥巴」到陶藝只為保留孩子們的「笑臉」作者 周瑞辰子 潘雨潔今年48歲的賈煜是西寧市勞動路小學的一名陶藝教師為了燒好學生的作品,他整日跟窯、加班加點研究制陶,陶藝教室的燈光常常會亮到午夜。「剛開班的時候,陶藝課只能稱為泥塑課,那時候我也是『小白』,從學校附近山上挖一點本土的紅膠泥,和孩子們一起『玩泥巴』,後來將泥塑成型,讓孩子們根據喜好捏出各種形狀。」賈煜在回憶剛剛成立陶藝班的情形時說道。
-
生活陶藝 陶藝生活
,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閒方式。2013年8月原工作室遷至廣州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腳下南雙玉村,他以「生活陶藝-陶藝生活」的理念,創辦「禺山窯」陶藝工房。 隨著陶藝事業的深入,曾凡翼老師對陶藝的理解越來越透徹,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理念——「生活陶藝-陶藝生活」。曾凡翼老師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生活陶藝,如餐飲器具、燈具、花器以及觀賞類陳設用陶藝作品。
-
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樂淘陶藝工作坊
一、項目簡介(歷史、工藝、價值等)陶藝是陶瓷藝術的簡稱。它是一種生活化並且富有鮮明個性的藝術。陶藝以良好的塑造性能、豐富的質地、肌理表現性能及經高溫燒制後產生化學變化的特性等,構成了這門藝術獨特的表現形式。陶藝作品那種奇特的外觀造型、無限的創造魅力,樸實的原始風味,強烈的時代氣息,讓人為之傾倒。
-
砂石小學:陶藝特色課程 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走進學校的陶藝加工坊,有不少學生正忙著陶藝作品的加工製作。學校開設的陶藝課程不僅鍛鍊了他們的想像力,更讓他們收穫了許多學習的樂趣。「陶藝在我們這裡,是一種傳統習俗,擺放的這些陶藝作品,都是學生自己製作的。
-
甘肅馬家窯:陶藝教育列入校本課程 讓千年文化「活」起來
耿馨寧 攝藺博除了「陶藝設計師」的身份,還有「陶藝製作導師」的稱號,她從2013年投身於馬家窯文創產品研發以來,就不斷有陶藝愛好者紛至沓來,學習彩陶及馬家窯文創產品的製作。在臨洮,第三實驗小學就是培養「陶童」的場所之一,該校於2014年創建陶藝特色學校以來,以陶藝為教育突破口,將制陶藝術引入課堂,並將陶藝教育列入學校校本課程,將其辦成集教學、創作、交流、展覽、收藏、研究於一體的小學陶藝教育創作基地,通過體驗陶藝創作和欣賞活動,全方位接受地方文化的感染和薰陶。
-
愛陶藝、精公益 上海00後女生獲評全國「最美中學生」標兵
學了6年陶藝,讓她有了紮實的基本功,也在不斷研究陶藝背後的知識。 姚紫馨研究過陶藝背後的科學,做過釉料試驗,摸索熔劑、著色劑的配比,還被陶瓷工業學深深吸引。她發現工業陶瓷和中學陶藝技術其實存在脫節,於是她進行了課堂研究,天壇力學結構計算、加速升溫與穩定排氣、創新技法「厚泥漿刷製法制細花紋」。作為社長的她想要將工業陶瓷技術引入中學社團。 作品也需要展示的舞臺。
-
陶藝課程滋養「流動的花朵」
很快,第一個難題就來了:學校的幾位美術教師都不是專科出身,對陶藝製作技術都很陌生。為了培養教師,學校通過校企合作,請進來、走出去,使教師迅速掌握了基本的專業技能。接下來,問題又出現了:我校是一所農民工子女就學指定學校,有近98%的學生來自於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民工的家庭。為了不給這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經濟負擔,學校決定所有陶藝製作材料都免費提供。
-
青島文登路小學陶藝教育榮登教育部藝術教育成果展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七一特別節目正式推出,經層層選拔,青島文登路小學作為青島市唯一一所參展學校入選,通過陶藝講述校園裡傳承紅色基因的動人故事,向建黨99周年獻禮。
-
學校建在工廠裡 課堂搬到車間裡!淄博理工學校陶藝分校接地氣傳承活
把學校建在工廠裡,把課堂搬到車間裡。耳濡目染的學生還沒畢業,陶藝作品就嶄露頭角。這就是位於山東省級文創園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的淄博理工學校陶藝分校。短短的3年多時間,就為陶瓷產業輸送了一批技術人才,且成績斐然。
-
烘焙、陶藝、做蠟燭……這群喜憨兒真是多才多藝
目前,光華學校的「職業體驗課程」保留原有的絲網花、手編織、「養殖」,將烹飪課程細化為刀工烹飪和西點製作兩門課程並逐步增設新課程。此外,學校還先後開發出「冷凝皂製作」、「陶藝製作」、「衍紙」、「工藝蠟燭」、「發卡」、「刻紙」、「奶茶製作」、「口風琴」八個課程,並根據學生的能力,將原有的手工製作、養殖等學科內容做了很大調整。
-
教師資格證美術《陶藝製作》說課稿
一、說教材1、地位和作用《陶藝製作》是人美版小學美術八年級下冊第五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課程的要求是了解我國陶瓷文化的發展歷史,學習陶藝成型的三種技法,即泥板成型法、泥條成形法、拉坯成型法,並能採用泥板成型或泥條盤築成型的方法製作一件獨特而有趣的陶藝作品。
-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籌)校園陶藝聯展活動圓滿結束
大洋網訊 2020年12月16日,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籌)在華僑新村校區開展了以2020年校園「致敬抗疫英雄」為主題和以2019年「和諧」「誠信」為主題的陶藝彩繪聯展活動,受到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們的關注與好評。
-
西安長歌行研學|人本課程之視覺藝術—地域文化與兒童陶藝
教學中,我們帶領孩子們參觀半坡遺址博物館,感受先民們初次制陶的樂趣;走進世界第八大奇蹟一秦始皇陵兵 馬俑,揭開古陶俑製作的神秘面紗;藉助視頻和實物教學,探尋寶雞鳳翔泥塑和華縣黑陶的獨特製作工藝...孩子從了解身邊的藝術開始,愛上陶瓷文化,愛上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
-
榮縣「雙龍」捐價值萬元電窯助娃娃學陶藝
四川新聞網消息(蔣兵)7月14日,一臺價值1萬元的電窯送到了榮縣留佳小學校園,這便是榮縣雙龍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世陽向該校捐贈的,用於該校開展陶藝社團課,幫助學生學習陶藝技術。捐贈現場為了支持留佳小學校持續的陶藝社團課開展,劉世陽還向該校捐贈人民幣3000元用於陶藝社團建設發展,並表示每學期資助3000元。
-
當「陶藝捏塑」遇上「垃圾分類」會有什麼火花?渝中區這場陶藝捏塑...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3日18時56分訊(趙桂凱)13日上午,在渝中區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基地,一排排製作精美的陶藝捏塑作品整齊地擺放在展臺上。但和常規陶藝捏塑五花八門的構思不同的是,這一次展出的近600件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