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走出焦慮症只需要這3步,時間久了自然就沒了

2020-09-07 阿爾法心理研究所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焦慮症發作時真的太難受了,焦慮症很難受比如頭腦要膨脹爆炸的感覺,喉嚨異物感特別凸顯,以至於讓自己有種窒息和灼熱的感覺,能把人逼到快要崩潰的邊緣;還有心裡莫名的慌張,這種慌張也叫心慌,只有真實得過的人才能了解。

很多人都私信過我:「老師你說焦慮發作時怎麼才能快速恢復正常呀?」

其實我也希望有個萬能方法能夠在焦慮時馬上恢復正常,但很可惜,這世上沒有一個方法能夠在焦慮發作時快速讓自己恢復難受的。

大多數情況,我們必須學會與讓焦慮自行緩解,我們需要採取應對焦慮的態度,這才是走出焦慮症的核心。

所以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焦慮發作時,該如何應對它,以及焦慮症發作後我需要做些什麼:

1、學會傾訴,我建議當你焦慮發作時找你信賴的朋友或者家人把痛苦講出來,好多焦慮症患者害怕自己的問題奇怪所以非常避諱談及症狀,這是非常錯誤的。

將痛苦的症狀找人傾訴不僅能夠獲得情感支持,而且還能轉移你對症狀的關注。這個方法叫轉移痛苦,並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那麼你的焦慮感就會慢慢得到平復。

2、學會讓焦慮在你的身體中「流淌」,要知道心理症狀你越抗拒,它只會來的更兇猛,所以面對強大的焦慮症,你也一樣不能和它正面對抗。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做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 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而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 

很多人的焦慮症越來越嚴重,其實就是由於自己過度抗拒焦慮導致。我這裡建議大家當焦慮症發作時,只需要躺下,閉上眼睛,任他多麼痛苦,我就臣服於此,相信過不了多久,這個感覺就會自行消失。

這也就是森田療法所說的「無為而治」,當你不抗拒症狀後,症狀自己就會消失。

3、為所當為,我們在焦慮發作的時候不能只靠「想」來解決問題,還需要行動起來。

有人會提問了,我需要行動做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當下需要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為所當為的意思就是告訴你不要管症狀帶來的影響,專注生活,因為症狀根本不需要管你也管不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當你學會能夠帶著症狀生活了,久而久之時間夠了焦慮症也就自己遠離你了。

最後我給大家總結一下,焦慮症的康復需要時間,它自己會離開你,不過焦慮症發作時你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去接納、不去對抗、不去糾結,用理性的思維去渡過它,與之合為一體,熬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你如果硬是去對抗,只會讓你更加痛苦,因為你越是反抗,症狀就越是嚴重,反而當你與之合為一體的時候,接納了它、習慣了它,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不在受它的折磨和困擾了。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連結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相關焦點

  • 如何走出焦慮
    無論是強迫症還是焦慮症,情緒的主要表現就是焦慮不安,特別是對於強迫症來說,緩解焦慮=緩解強迫。所以緩解焦慮,是我們需要處理的一個重點。那怎麼緩解焦慮呢? 我們首先看看焦慮的由來,就是過去(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和體驗,經過十幾年幾十年的積累,形成的焦慮的自動反應。
  • 焦慮症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從這3個方面徹底解決焦慮問題
    我這麼說是因為我就關注了這幾個心理疾病,發現症狀我都有。說抑鬱症和焦慮症是重度,是因為我測了這兩個症的量表。心理疾病到了重度階段,一定不會是一個單一的問題,都是多症混雜,根本無法分清楚。特別是焦慮情緒,每種心理疾病無論輕度重度,都會有焦慮情緒出現,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嚴重的焦慮症和強迫症,自救走出困局,做不完美的自己
    在我的高中時期,我得過嚴重的強迫症伴焦慮症,強迫性思維。總是擔心努力得不到好的成績會被別人嘲笑成笨蛋,乾脆就破罐子破摔,不想努力學習。自認為長得好看,接觸不漂亮的女生會變醜,於是拒絕跟不好看的女生來往。
  • 《我是怎樣擺平焦慮的》:4招走出焦慮和抑鬱,重獲快樂新生
    在知道方法前,我們先來說說焦慮和抑鬱。關於焦慮和抑鬱這二者,卡爾在書中幽默地形容道:無論你是否意識到,焦慮症和抑鬱症這二者,你只要有其一,就必然有其二。這二者總是出雙入對,就如同草莓和奶油一般(只是沒那麼美味)。
  • 都說焦慮症、強迫症不好治!但是,很多患者通過這四種方法康復了
    、強迫症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長時間處於焦慮、強迫狀態就會導致睡眠障礙等一系列問題。那麼該如何自我治療焦慮症、強迫症呢?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對於長期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焦慮症、強迫症等神經症患者,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是非常必要的。而像輕度焦慮症、強迫症的患者,可已採用一些簡單有效的調適方法來自我調整。
  • 抑鬱、焦慮、強迫症,中國人的三大精神障礙
    精神衛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也越發到大眾的關注,抑鬱、焦慮、強迫症等精神類疾病也逐漸從邊緣地帶走入了大眾視線。其實抑鬱、焦慮、強迫等都屬於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但是通過自我調節一般很快就能從中走出。但是如果遲遲不能從這種心理狀態中走出,形成心理障礙,就會發展成為精神疾病,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並帶來極大的痛苦。
  • 焦慮:焦慮情緒過度了,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
    如果,你的焦慮感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工作與睡眠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因為你的大腦裡,可能無時無刻地在想一些負面的事情和畫面,你總是在擔心一些你害怕恐懼的事情,這種不能放下的焦慮感,就會慢慢地侵蝕著你的精神、認知,讓你一直陷入在一種精神過度緊張的狀態中,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對你的身心造成影響。
  • 「焦慮症會遺傳給孩子嗎?」引發焦慮的3種原因和3種調整方法
    曉瑜聽到同事這番話心裡有點不舒服,卻無言以對,同事也覺得話說得太實誠有點尷尬,趕緊解釋:「可能是他在國外待久了,對國內的一些變化和氛圍還沒適應吧?不過他人真的挺好,特別地禮貌、紳士。」也是在這二天裡,情急之下的男友父母才告訴曉瑜他在出國留學期間患過焦慮症。男友的父母提起這件事很後悔,說當初自作主張給他報了自認為很火的金融專業是誘因,其實他自己一直是喜歡物理專業。
  • 不要讓焦慮「升級」為焦慮症,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2019年2月,《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發布了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中國成人焦慮障礙患病率高達7.57%。在全球範圍內,每14個人中有1人受此影響 。 但是,日常的焦慮與臨床上的焦慮症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需要我們在焦慮升級為焦慮症之前,及時調整和預防。
  • 人小不代表沒煩惱:兒童焦慮症 & 正確的應對方式
    前段時間,吳鎮宇的兒子費曼在社交平臺上坦言自己有舞臺恐懼和社交焦慮,稱自己哪怕是在最熟悉的家人面前表演才藝,都會緊張到發抖。因此緩解孩子的焦慮,只需要做一件事:,幫孩子走出焦慮第①步:要讓孩子感到被傾聽和被愛,同時用支持性的話語來建立他的信心。
  • 《讓孩子遠離焦慮》讓孩子走出焦慮,唯有父母引導
    措施:家長需要知道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挖掘真實的想法,幫助孩子獲取第二反應,現實性反應,強化孩子頭腦中可以做出選擇的這個想法。因為孩子思維錯誤時想到情境的恐怖,而沒想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這不由得我想到了最近國內接二連三兒童自殺事件,如果我們家長能夠早點幫助獲取第二反應,這些孩子本可以在頭腦中做出選擇。
  • 焦慮情緒和焦慮症如何區分?戰勝焦慮情緒的5種方法
    但是,當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超過一定的範圍,對我們的正常生活產生消極影響甚至不能進行正常生活的時候,就需要引起警惕,很可能就是患上焦慮症。  3.持續時間的不同  焦慮症患者焦慮情緒持續時間較長,並不會隨著事件的結束而結束。而單純焦慮情緒通常持續時間較短,隨著事件結束而結束。
  • 孕期焦慮症?煩躁、易怒、缺乏安全感?4招帶你走出焦慮
    如食慾減退、急躁易怒、過於緊張、擔心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安全感,還有可能出現心慌氣短、胸悶、頭疼、失眠等症狀,這些都是孕期焦慮症的表現。有些嚴重的焦慮症孕婦,甚至會有想逃離或者自殺的衝動。孕期焦慮不僅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對於孕婦本身,也更容易發生早產、流產等危險。
  • 焦慮的情緒無法抑制,嚴重的可能會變成焦慮症
    現代人在高壓的生活壓力下很容易變得焦慮,我們都應該學會「慢一點」的藝術,那麼你的人生將會有很大的躍進和翻轉。學會放下焦慮,放下怒氣,去接受生活,去舒適地過好每一天。 常見的焦慮症有5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系列症狀。它們都源於人類最基本的求生本能。
  • 焦慮就是焦慮症嗎?如有這4種情況,提示焦慮症嚴重,及時調整
    而精神問題中最常見的就是焦慮症。據數據顯示焦慮症患病率為5%~20%,12個月的患病率為3.3%~20.4%。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危險或困難時,人自然會表現出焦慮不安、杞人憂天、過度緊張等情況,就像遇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病情一樣,多數人都會出現害怕,擔心自己被感染上,所以更注重個人的防護,那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反映,並不屬於焦慮症。
  • 如何面對焦慮?不是所有的焦慮都需要治療,但焦慮症一定需要
    而這種令人不安,甚至可以對我們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造成影響的情緒就是我們說的焦慮情緒,但焦慮情緒一般不會長時間存在,更不會對生活產生明顯的影響,那麼如果長時間存在,還對生活造成明顯的影響,很可能就達到了醫學上說的焦慮障礙的程度,是需要系統的治療方法去治療的。
  • 焦慮症嚴重時,曾讓我想自殺,《應對焦慮》讓我解脫出來
    認識焦慮當今社會,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包括工作、情感、家庭、生活等等,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焦慮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天生就有的一種普遍感受,也可以說是每個人的自我保護能力,但如果焦慮比較嚴重,醫學上把它叫作焦慮症。所以如果你出現了焦慮症的問題,就一定要小心地去面對和解決。
  • 什麼是焦慮症?根源是什麼呢?從這3個方面緩解焦慮、療愈焦慮
    什麼是焦慮症呢?焦慮症(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這使我們感到挫敗和無力,甚至手足無措。這使我們更加的焦慮:我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得了焦慮症?我怎麼胡思亂想呢?我真的得了焦慮症可怎麼辦?這樣的壓抑會使自己看不到自己在焦慮什麼,而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只是感到焦慮不安,這也就是廣泛性焦慮。
  • 焦慮症和抑鬱症,是精神病嗎?這幾點帶你走出誤區
    抑鬱症、焦慮症患者想要攻擊這個人的時候,他會有很多想法的,比如不道德、被指責、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們的行為可控可自制,只是克制的時候會非常痛苦,這是核心差異。從實際的臨床工作中來看,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病有著很大的區別,具體來說有這幾點:1.
  • 焦慮症伴強迫症患者的自愈:我是如何用這個方法康復的
    焦慮症伴強迫症患者的自愈:我是如何用這個方法康復的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焦慮症、強迫症已經漸漸的離我遠去,我也真真事實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成長,雖然還沒完全走出,但能夠感覺到,我離真正的走出來也許只差一步,也就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