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花長得很像屁股,所以很多朋友都親切的稱呼它為「屁股花」。很多人都說生石花難養,但因為它形態奇特多姿,花色豔麗,還有有一批又一批的愛好者去養它。其實生石花養護很簡單,學會下面幾個要點就可以少掉坑了。
顆粒狀排水好
生石花要養得好,配土很重要。可以採用50%桐生砂、40%赤玉土、10%穀殼炭,桐生砂完全顆粒狀,排水好,含有機制不多,栽培生石花很安全,此外,小的輕石、蘭石也要準備一些,可放在盆地作排水物,也可以鋪在土面上。
要注意的是,播種用土的顆粒不能太粗,不然不易持水,會影響發芽,或者由於不能及時補充水分而使苗乾枯。
高溫會休眠,低溫也休眠
生石花原產南部非洲,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怕低溫,忌強光暴曬,生長適溫是15~25℃,冬季溫度不低於12℃,可以短暫耐受4~5℃的低溫。
夏天33℃以上會進入休眠狀態,冬天氣溫降到7℃一下也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4℃時,就會凍傷而亡。
每階段澆水不一樣,澆水不宜多
春天結束斷水的時期,一般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這個時候要循序漸進的澆水,少量多次頻率保持在1周左右去澆一次度夏階段,6月下旬到10月上旬,要給它遮蔭慢慢減少澆水量,也可以用秒浸盆的方法,浸盆3~5秒讓下面的土保溼。
度夏完成到花季來臨,大概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大部分生石花的花期來了,看著有花苞的,給它來一壺大水;到12月初,就要開始斷水了,「屁股們」要開始蛻皮了,算作狂歡後的休養生息吧。
夏季半蔭葉更靚
生石花在夏季最好放在半蔭處養護,葉色會更加漂亮。春天跟秋天的時候,溫度不是很高,可以放在陽光下養護,有利於進行光合作用,冬天需要放在室內有明亮光線的地方養護。
蛻皮追次肥,生長會健壯
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也可以把少量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放在土壤中供它慢慢吸收,在蛻皮基本結束前可以再追加一次複合肥,使其生長健壯。
播種、分株、扦插法,喜歡哪種用哪種
一般在4~5月份採用室內盆播的方式,播種後為了保證種子存活不要直接澆水和蓋上泥土;另外你也可以採用分株,生石花通常春季會長出新的肉質葉但到夏季會裂開再次長出新的肉質葉,這是找個新盆從底部切開移接就可以了。
還可以用扦插方式,在溫度適宜的春秋季節,準備好完整的基質,把剪下來的莖稈或者葉片晾乾後插入基質就可以了,再澆一點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