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培育新經濟,激發新動能,增創新優勢,引領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泗水縣立足山區實際和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堅持新發展理念,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培育生態循環農業。該縣推進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通過採取秸稈和畜禽糞汙資源化、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等途徑,推進解決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加快農牧一體化進程。推進土壤健康管理,實施農藥、化肥定額「雙減」,構建農業健康產業體系。加大「三品一標」認證,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到2023年底達到150個以上。
培育數字智慧農業。實施農業科技「展翅行動」,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嵌入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鏈條,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水平。科學布局「網際網路+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重點打造一批應用物聯網技術的農業生產基地,建立農產品全程可追溯體系。建設一批智能連棟溫室,引入「植物工廠」。
推動「創意+休閒」農業新業態。加強與專家團隊合作力度,利用特色農業資源稟賦,融入文化、創新、科技元素,加快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農業大型人文景觀。探索「創意+休閒」植入「農業+旅遊」新模式,培育果品採摘、農事體驗、南果北引、藥食同源、魚菜共生等新業態,拓展農業功能。
加快培育甘薯產業集群發展新模式。不斷深化與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省農科院合作,實體化運作甘薯產業技術研究院。創建國家甘薯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種苗繁育、綠色種植、保鮮儲存、精深加工、品牌營銷、文化休閒」為一體的產業鏈,推動甘薯產業接二連三。探索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新模式,推介打造「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甘薯產業全國大數據中心,重點培育利豐食品、海藍農業、金諾種業等龍頭企業,推動甘薯產業向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打造全國品類齊全的甘薯健康種苗繁育基地、全國有影響力的甘薯全產業鏈產品加工集散中心、國際甘薯科技要素集聚高地。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田 通訊員 包慶淼 張浩 報導)